刘学辉:学习腾讯,我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

砺石商业评论 2023-07-25 09:34:46

导语:“产品、人、战略与文化”,是腾讯公司背后的四个最核心关键词。

刘学辉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

1

笔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一直都聚焦在商业研究领域。

对于一位商业研究者而言,生活在中国是幸运的。因为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45年时间里,中国商业界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优秀企业案例。

同时,在这个阶段,能遇到腾讯这样的一家企业也是幸运的,因为它的商业实践,大大拓宽了中国商业研究者们的视野边界。如果不是腾讯的出现,任凭商业研究者们再展开想象力,也很难想象到会有这样一家企业的出现。

例如,从财务角度来看,腾讯年度超过5500亿人民币的营收,近2000亿人民币的净利润,以及曾经超过4万亿港元的市值,都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多项纪录。

从用户维度来看,腾讯旗下的核心产品微信超过13亿用户,QQ、腾讯视频、QQ音乐与QQ浏览器等产品也都拥有数亿用户,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触网人群。其用户覆盖度之广,是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

从业务维度来看,腾讯横跨了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两大领域。

消费互联网领域,腾讯在通信与社交、游戏、视频、音乐、文学、工具与金融科技等多个维度都处于行业领导者位置。产业互联网领域,腾讯云、企业微信、腾讯会议与腾讯文档组成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产品矩阵。另外,以微信与企业微信两大产品为基石,腾讯的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两大板块也在加速协同,正在创造着一个贯通C端与B端的新商业物种。

从时间维度来看,腾讯从1998年创建至今的近25年时间,已经穿越了多个经济周期与技术周期。无论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它都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导者的位置。

另外,腾讯还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积极布局,如果接下来出现新的技术机遇,腾讯也仍有可能是科技产业中获益最大的企业......

笔者深度研究过许多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只是在某一阶段,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很少遇到一家像腾讯这样,在多个技术周期,多个业务领域都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还将继续创造更大的成功。

在如此杰出的商业成就背后,很多人都会好奇,腾讯成功背后的密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企业实现如此辉煌的成绩?其带给中国商业界最重要的启示到底是什么?

要想回答这一组问题并不容易,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试图《腾讯传》这本书中给出答案,但最终选择放弃。吴晓波坦言,“在任何一个文化创作领域,所有的从事者都面临着描述事实与发现本质的双重困境”,而腾讯极为复杂的业务全景不仅让发现本质变得极为困难,仅是做到陈述事实也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所以吴晓波最终放弃了挖掘本质,而是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细节的挖掘和铺陈。

笔者长期关注与研究腾讯这家企业,对其整个发展历程以及背后的底层逻辑都较为熟悉。所以,笔者试着梳理下腾讯这家企业成功的最底层密码,以期帮助中国商业界的其他企业可以更好地向腾讯学习。

2

复盘很多优秀企业的成长过程,我们发现其在创业早期的前瞻“战略”往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但腾讯公司是一个例外,它在最初创建时的战略,却是一个一度让腾讯陷入经营困境的错误选择。

由于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职业生涯早期从事寻呼系统开发的工作经历与热衷互联网的业余爱好,让他最早选择了以网络寻呼系统作为腾讯公司的主营业务。但这个业务模式,在当时寻呼机市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很快就被证明是一个逆时代趋势的选择,这也导致腾讯在创建初期一直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创业第一年收入不过100万人民币。

所以,腾讯的成功,并非战略的成功。其真正的转机而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为了竞标广州电信公司的一款软件而开发了QQ的原型产品OICQ,但由于这个项目已经提前内定了供应商,所以腾讯竞标失败。

竞标失败,就意味着没有客户为腾讯的这个产品买单。虽然还没有完全想清楚QQ应该怎么赚钱,但马化腾较为敏锐地洞察到QQ的长期可能性,于是和张志东等联合创始人商定,用从事传统业务赚来的微薄利润先将它养起来。正是这一决定,才有了QQ这个后来对腾讯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产品的诞生。

QQ的诞生并不意味着腾讯的必然成功,因为当时在市场上还有多款类似的产品,真正决定腾讯命运的是QQ团队对用户体验的密切关注。据《腾讯传》记载,在QQ产品上线之后,张志东带领的团队便根据用户的体验,不断发现和修复Bug,在第一周就连续完成了三个迭代版本,平均每两天发布一个,这激发了用户的使用热情,在后来的10多年里,腾讯在技术研发上所坚持的“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原则,便肇始于此。之后,马化腾和张志东还经常去到网吧,现场观察用户的使用状况。

正是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让 QQ 逐渐在网民中形成口碑,最终带来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这才为腾讯之后的融资、商业化与公司上市奠定基础。所以,笔者认为,腾讯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产品的成功,而非战略的成功。

并且在QQ之后,腾讯将 QQ 发展过程中经验转化为体系化的产品方法论,继续将重视用户体验,一切以用户为价值依归的产品理念发扬光大,带来腾讯在后续产品上的生生不息。例如,从PC互联网时代的QQ秀、QQ空间、腾讯游戏、腾讯网、QQ音乐与腾讯视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应用宝与QQ浏览器,再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微信、腾讯会议与腾讯文档。放眼全球,一家互联网企业能够做出如此多爆款产品是绝无仅有的。

产品能力奠定了腾讯公司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大优势,但产品是由人做出来的,所以,腾讯产品的成功,更深层次上是“人”的成功。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QQ的出现,腾讯这家公司还会成功吗?很多人可能认为腾讯很难成功,但笔者认为腾讯即使没有QQ依然会取得非常可观的成就。这是源于腾讯在诞生初期就建立起一支由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陈一丹与许晨晔组成的,后来被誉为“腾讯5虎将”的杰出创始团队。

腾讯后来的发展已经证明,上述创始团队成员中的任何一位都能力出众。例如,马化腾在战略、组织与文化方面是腾讯的定海神针,张志东在技术与产品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曾李青在融资与商业化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陈一丹在企业行政后勤与人力资源领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后勤保障,许晨晔则在公共关系与客户关系方面贡献颇多。

另外,这5位创始人之间协作默契,价值观一致,这就形成了更大的合力。目前放眼全中国,在创始团队的能力配置与亲密合作上,可能除了阿里巴巴集团的“18罗汉”,是没有企业能与腾讯创始团队所媲美的。

对的人,对的工作方式,便会有对的决策与结果。所以在腾讯早期的业务模式虽然存在重大问题时,腾讯的团队也会迅速纠偏,调整到对的方向并落地执行。即使没有QQ,也会有其他的替代性机会与产品出现。

在创始团队的“5虎将”之后,腾讯也继续将其在人才建设上的基因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在总办层,便有任宇昕、张小龙与汤道生等融合技术与产品特长的优秀高管不断涌现,在中基层更是数不胜数。人才的生生不息,带来产品的生生不息,产品的生生不息带来业务的生生不息。

在“产品”与“人”这两个最核心要素之后,笔者认为腾讯最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第三个要素才是“战略”。

虽然腾讯开局战略不顺,但在度过生存期后的战略上却表现出很少企业能与之媲美的迭代与进化能力,在此背后首先是源于腾讯这家企业的危机意识。

腾讯的危机意识从马化腾的马化腾在行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些话中可见一斑,“千亿元公司的没落是很常见的事情,我常说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 ,“人要清醒,外面掌声最响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马化腾的这种危机意识,让腾讯始终对技术趋势与用户需求的变化保持着敏锐的洞察。例如,腾讯早期虽然依靠移动梦网率先在行业内实现规模化盈利,但马化腾深刻地意识到这种模式受制于人,不可持续,便力主公司进军网络游戏与新闻门户业务。在之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每一个新技术趋势刚萌芽的阶段,腾讯也都是行业内最先知先觉的企业。

对变化保持敏锐的同时,腾讯更值得学习的是它应对变化的速度、决心与耐心。很多企业也会较为敏锐地意识到变化,但在应对变化带来的巨大威胁时,却往往表现得犹豫不决,行动迟缓,这就导致企业最后贻误战机,错失机会。而腾讯这家公司在意识到重大变化的威胁时,便会极为果断与坚定,迅速组织公司最优势资源进行饱和攻击。

例如,在面对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阶段,腾讯一方面通过腾讯微博力拼新浪微博,另一方面在内部安排了三个团队开发“微信”产品,最终张小龙带领的广州研究院脱颖而出。

在面对信息流与短视频冲击的时代,腾讯一方面通过微视、天天头条等产品与竞争对手进行正面对抗,另外一方面通过微信平台的看一看与视频号功能成功突围。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腾讯于2018年更是大举推出930变革,重注To B业务,在强大的组织资源支撑下,腾讯很快就成果显著,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由企业微信、腾讯会议与腾讯文档三个协同办公领域爆品形成的“一门三杰”。如果不是这种果断决策、快速行动与坚定投入,腾讯很难在上述每一个阶段都最终把握住机遇,避开威胁。

最后,笔者想重点强调的是腾讯这家企业的文化。对的产品,对的人,对的战略,都离不开文化这一核心土壤。

一个企业在字面上的企业文化表述会有多个部分组成,腾讯亦是如此。其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与管理理念4个主体部分。其中,腾讯的使命愿景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核心价值观为“正直、进取、协作、创造”,经营理念为“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管理理念为“关心员工成长”。

“用户”、“向善”、“正直”、“进取”、“员工”等关键词较为精准地概括了腾讯公司的文化精髓,但如果进一步精简的话,笔者认为以极致的利他思维来对待“用户”、“员工”与“社会”,才是腾讯这家公司最突出的文化特征,而这种利他思维又是建立在“正直”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好的组织文化,能够激发组织内人才的最大潜能,做出最极致的产品,完成宏大战略的落地。当腾讯真正拥有了“正直”为底层价值观的利他思维,其取得的各种成绩便水到渠成。

3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腾讯最值得外界企业学习的便是“产品”、“人”、“战略”与“文化”这四个关键词。

在“产品”上,要真正重视用户体验,做出最极致的产品,形成口碑效应,从而实现公司的业务突破。

在“人”上,要建立团队协同作战的机制。一方面尽可能地寻找十分人才,另一方面要做到尊重人、信任人与授权人,让人才释放出最大潜能。

在“战略”上,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对外界变化的敏锐,并对重大变化产生的机会与威胁敏捷行动,饱和攻击。

在“文化”上,要坚持正道成功。以“正直”为文化底色,以利他思维对待用户,对待员工,对待社会,让企业富有理想主义组织的激情与活力。

上述4 个要素不是相互独立,而是构成一个相互协同的经营系统。只要有企业能复制上述系统,笔者相信无论在任何领域,其都一定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 阅读:452
评论列表

砺石商业评论

简介:在这里,读懂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