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逍遥津之战中,凌统为孙权死战,让孙权得以逃出生天。而在战后,凌统损失惨重,一蹶不振。公元217年,凌统病逝,时年二十九岁。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每个有能力的人,都会留下他们的身影。而江东大将凌统,在三国这段历史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只不过,因为英年早逝,凌统留下的记录,是在没那么多。
当年,孙权第二次攻打合肥,但十万大军被张辽击溃,孙权险些被生擒。在危难关头,凌统率兵出击,阻挡了张辽的去路。就这样,孙权才得以逃脱。
但是,在逍遥津之战后,凌统这位护主有功的大将,却销声匿迹了。有的人猜测,说是孙权此次大败,脸面上过不去,就把这口黑锅甩给了凌统。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逍遥津之战结束后,凌统基本一蹶不振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麾下的精兵,被一战打空了。用了两年的时间,依旧没能振作起来。最后,这位江东大将,病死了。
而要想了解这段历史,就让我们慢慢讲解。
凌统,是东吴大将凌操之子。凌操这个人,在孙策执政时,就大放异彩。每逢出征,孙策必然以凌操为先锋。有这柄尖刀在,孙策作战无往不利。
后来,孙策病死,孙权继承大统,江东大权在握。公元203年,孙权率兵出击,前去攻打黄祖。在战斗中,凌操作为先锋,一马当先,率领部将冲锋陷阵,斩杀了黄祖的先锋。但是,因为孤军深入,被甘宁一箭射死。
父亲死的这年,凌统年仅十五岁。因为父亲的功绩,孙权任命凌统为别部司马。而凌操曾经的将士,也划分到凌统的麾下。
虽然也是依仗父辈功勋,但是凌统可不是纨绔子弟。恰恰相反,若是比拼能力,凌统也不逊色于他人。
在战斗时,凌统和他父亲一样,都是身先士卒,领兵冲锋。攻打山贼时,凌统所负责的那面,被强大的攻势压制,就算有援兵赶来,也是土崩瓦解。在战斗后,孙权也称赞凌统的勇武。
公元208年,孙权出征江夏,再次征讨黄祖。而这次,凌统主动请命,愿为先锋,为父报仇。
面对江东大军,黄祖根本无力抵抗。凌统身为先锋,也是攻城略地,立下了大功。唯一可惜的,就是没能杀了甘宁。
但是,更让他心里暗恨的,是甘宁投降孙权,成了孙权的部将。虽然恨不得杀了他,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同为孙权效命,凌统也不好下手。
公元215年,孙权领兵北上,讨伐合肥。此次出兵,孙权亲领十万大军。但是,不知道孙权怎么想的,明知道凌统、甘宁有仇,却还让他们两个一起出征。
不出预料,东吴的这十万大军,虽然气势磅礴,但是军队的战斗力,是要看指挥官的。
而东吴这次的指挥官,正是孙权。在孙权的指挥下,这十万大军七零八碎,完全不成阵型。麾下虽有大将,但也不敢违抗孙权的命令。
最重要的是,在孙权的大将里面,甘宁、凌统二人合不来。准确点来说,这都不算是合不来,在激战中,他们没给对方两刀,就算是和睦相处了。
所以,在张辽看来,江东大军人数虽多,但全是破绽,根本不堪一击。事实也的确如此,张辽率领精锐出城,前去袭击孙权。在张辽的面前,一众东吴将领,显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在这一战中,张辽率领八百虎贲,轻松击溃了十万大军。甚至在被包围的情况下,还能率部下冲出重围。就此一战,张辽达成了“八百破十万”的成就。
而孙权一方,则被张辽一路追赶,一直跑到了逍遥津渡口。追兵在后,情况本就危机,更糟糕的是,渡口的桥梁被破坏。一时之间,孙权难以渡河。
为了给孙权争取时间,让他脱险,凌统只能率部掩护,与张辽死战。十万大军虽然松散,但凌统的亲卫可不是。
双方的这场战斗,打的异常激烈。仅是凌统一个人,就击杀了几十名敌军。在交战中,凌统身中数创,有些难以招架了。他估计孙权已经脱险,这才开始撤退。
但是,渡口没有桥,更没有船。所以,他只能选择游到对岸。而到了对岸,凌统才发现,他率领的那三百亲卫,都死在了交战的过程中。他一时之间心痛万分,在河边痛哭流涕。
而孙权见到凌统,也感到十分惊喜。他没想到,面对那种绝境,凌统还能杀出一条生路出来。而面对痛哭的凌统,孙权也擦去他的眼泪,安慰道:“你还活着就好,只要有你在,还怕没有精锐吗?”
在简单的安慰凌统后,孙权赶紧找来医者,命其为凌统疗伤。为了掩护孙权撤退,凌统的亲卫都战死了。而凌统本人,也是力有不逮,这才选择撤退。但等到脱战了,凌统才发现,自己也身受重伤,几近死亡。好在医疗及时,让他脱离了濒死状态。
回到江东后,孙权为了安慰凌统,升其为偏将军,麾下士兵数目翻倍。要知道,在这一年,凌统不过二十七岁。称其一句年少有为,完全不为过。
按理来说,孙权如此器重他,他也应当振作起来,好再次出征,证明自己才是。可是前面也说了,在逍遥津之战后,凌统就一蹶不振了。
而凌统一蹶不振的主因,就是亲卫的阵亡。要知道,这三百亲卫,是凌操曾经的部下,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一战都战死了,对于凌统而言,是个巨大的损失。而且对他来说,这是辜负了父亲的期待。
凌统年少有为,同样也年轻气盛。他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成就,自然是心比天高的。头一次面对失败,甚至是没有逆转机会的大败,在凌统看来,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即便待遇比之前好了,他也没觉得欣喜。反倒是一转常态,变得忧郁了起来。对于平时的行动,他也没了往常的兴趣。
对于凌统的郁闷,孙权心里也清楚。但是孙权觉得,年轻人心高气傲,经历一些失败,对未来的成长有好处,所以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平日里需要出兵,凌统也没有拒绝。
而且,在凌统的麾下,又召集了一万精锐。在孙权看来,这就是凌统振作起来,已经重整旗鼓的证明。
但是,孙权应该是忙于国事,忘记了在掩护他撤退时,凌统身负重伤,濒临死亡这件事。
要知道,凌统身中数创,为了逃脱,还是从河里游过去的。而当时的医疗条件,面对凌统这样的患者,应该只能治好外伤。至于其他的,只能靠自己调养了。
但很显然,调养的结果并不好。所以,在战场上的重伤,成了困扰凌统的健康问题。
而从现代医学上讲,情绪不好,也会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先是重伤未愈,又是心情郁结。种种因素交杂在一起,使得凌统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只不过,凌统身体壮实,这些问题没暴露出来,所以,他也就没有在意。而等到问题爆发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谁也没想到,逍遥津之战两年后,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凌统就病逝了。这一年,他只有二十九岁。
当得知凌统逝世后,孙权异常伤心,他拍着床痛哭不已。连着数日,都茶饭不思。甚至每次提到凌统,都痛哭流涕。
在凌统时候,他麾下的那些精锐,被交给了他的儿子——凌烈。后来,凌烈因为犯罪,被夺去了兵权。而这些人,又被送到了凌封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