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意思,俄方终于懂了。在年度记者会上,普京公开交底,表示中俄不会组建任何联盟,释放明确信号。普京的表态意味着什么?中俄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不结盟?
当地时间1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年度记者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记者会上,普京当着多国媒体的面,公开交底,表示中俄两国不会组建任何联盟,中俄之间的友谊也不会针对第三国。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正在中俄周边加强行动,通过组建各种新军事政治联盟,试图将北约的活动范围扩大至亚洲。普京表示,中俄“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两国虽然在军事经济和人文领域进行合作,但不会组建任何联盟。中俄深化关系,是为了给自身带来好处,并非针对第三国。
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开始担忧“中俄结盟”的可能性,并以此为借口,大肆抹黑中俄之间的正常外交关系。西方将中俄列为假想敌,并大肆渲染反华反俄情绪,只会让地区和平稳定局势遭受更为严峻的挑战。
而普京的表态,不仅是对西方的反击,同时也表明了中俄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的决心。此前,在西方的围堵下,俄罗斯深陷内忧外患的处境,为了突破西方封锁,俄罗斯频频暗示中方,希望能和中方结盟,但一直没能得到中方的正面回应。为什么中俄关系这么好,却不能结盟?对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搞明白。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中方多次强调,中方奉行的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原则,这是中国从历史中总结的经验。但不结盟并不意味着中俄关系会踩下刹车,相反,中俄两国将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发展外交关系上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随着中俄关系的发展,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已经被证实其可行性。
根据普京的表态,中俄之间的合作水平处于空前的高度。两国在包括军事经济人文在内的各个领域进行合作,推动两国增强互信,为两国成功合作打下基础。仅在2023年,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就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与去年同比暴涨30%,这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证明了中俄加强合作关系,符合双方利益。
虽然中俄不会结盟,但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这种不带意识形态色彩互不干涉内政,也不针对第三国的独立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中方向来主张和平发展的理念,反对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纷争,用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外交关系发展,推动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方的愿景。
中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正如中方向来强调的那样,中俄发展友好关系,是为了造福两国人民,而不是针对第三方。如果中俄“结盟”,反而会有违初心,并影响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如今,普京公开交底,说明俄方已经弄懂中方的意思,放弃了和中国结盟的打算。
在国际大变局的背景下,中俄进一步深化关系,不断扩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以此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才是双方更应该关注的焦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携手应对更复杂的国际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