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关注!
预判1:单元整体教学,将是课改主旋律
若把2023年看作大单元教学理论研究年、设计年(路线图变成设计图),2024年看作大单元课型实践年(设计图变成施工图),2025年将成为常态化推进年,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将是2025年课改的主旋律。
预判2:对大单元认知将更加深化
单元是学习单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是一种微课程。大概念背景下的大单元与过去的内容整合单元区别将更加明晰,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关系将逐步理顺。
预判3:“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将成为年度课改的新聚焦
“把学科打开”,就是以素养导向重塑教学,让学科向内贯通、向外联通,让教师从学科意识走向课程意识,让教学从学科逻辑走向学习逻辑,进而走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综合学习。
“让课堂变大”,不只是从课时教学走向大单元教学,更重要的是,走向学科实践、走向生活,让知识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实现实践性认识和认识性实践的统一,即“用以致学“和“学以致用”的统一。
“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就是通过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和学科实践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让学生不仅像专家一样思考,还要像专家一样实践。
预判4:新课堂标志的这六个新走向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1)由关注知识点走向关注核心素养。(2)由课时教学设计走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由注重学科逻辑走向兼顾关注生活逻辑。(4)由学科教学走向跨学科学习。(5)由面向全体走向关注因材施教。(6)由关注结果评价走向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融合。
预判5:深度剖析与破解大单元教学核心环节,打通素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校本教研的主攻方向
教材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分解、学情分析建议、学习目标叙写、大概念大主题设计、教学活动结构、情境创设与问题引领、跨学科实践活动、学教评一致性、单元作业设计……微格专题研究必将成为教研新常态,成为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规定动作”与“关键技术”。
预判6:新教材、新课标、新评价相互兼容将进入新常态
又一年级新教材投以使用,符合课标理念的命题将更加成熟,新教材、新课标、新评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出现质的突破。每个环节、一节课整体学习流程、一个单元整体设计,学期考试处理,四层级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得到认同和贯彻;同时,整体化单元作业设计理念将会进一步普及,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也会进一步加强。
预判7:学校层面研发《学校课程实施纲要》、教师层面研发《学期教师课程纲要》意识得到认可与普及
表现在:学期教师课程纲要替代了原先的教学进度表。学期课程纲要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课时、资源等要素科学规划学期的课程,并用纲要的形式呈现该学科课程的校本化文本。它的内容主要涉及某课程一个学期的课程目标、内容安排(相当于教学进度)、教学实施与学业评价四个方面。它是学校、教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用教材教”、参与课程开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关键表现。
预判8:对这次新课标最大亮点之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将成为年度热点,同时AI技术在教学中运用探索会进一步强化
有更多学校、教师会关注这一项目,学科实践将从专家、教研员个案研究变成一批学科教师主动实践。同时对学科实践活动教师、学生、学科考评也会有所突破,尤其是一线教师从单一使用新课标推荐跨学科学习案例迭代升级为自主开发的案例会进一步增多。
探索运用单元备课、学情调研、作业批改、课堂教学等利用AI技术减负增效的教师会越来越多,数字赋能教学理念会快速普及。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新的增长极。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走向融合、共生共长(内化)。教育+互联网会做到两个关注:关注AI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关注AI思维对教学的深层影响。
预判9:会发现一批教学方式成果显著、有效落实课标新要求的教学案例,会涌现一批实施新课程的典型学校
校级层面如何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会有初步探索解。
校级层面会更到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校依据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带动各个专项课程方案和科目层面的学期课程纲要研制;教研组研发以单元大概念统领、内容重新整合的单元微课程及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
越来越多学校构建校本化学校课程体系,从点状、碎片化课程走向立体、系统课程生态体系。课程图谱、学科课程宣言的梳理、特色课程模块打造的学校会进一步深化。跨学科学习周或每月每一学科安排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统筹,定会出现典型经验。
你认为呢?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变压器王红顺
作者|王红顺郑州晨钟教科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