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刺绣“绣”出好日子

孙文来摄影报道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市人大代表、彝族妇女张吉花,从事彝族特色刺绣40余年,带领身边的妇女同胞不断创新发展,将传统零碎的刺绣工艺带上了规模化、商品化之路,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合作社,从刚开始的20余名绣娘,发展到现在的近千名绣娘。

多年来,家住麒麟区东山镇拖古村委会大罗白村的张吉花将刺绣的手艺教给本村及周边村寨的农妇,让大家成为技艺精湛的绣娘。绣娘们按件计酬,有的绣娘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即使有的绣娘白天忙农活,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刺绣,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补贴家用。

目前,刺绣产品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妇女们不再赋闲在家无收入,而成为“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的绣娘,用自己的巧手“绣”出了好日子。

0 阅读:1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