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7名弹尽粮绝的志愿军战士,被200名英军重重包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19岁小战士郑起用足最后一丝力气,吹响了冲锋号,没想到这一吹,却吹出了一个特等功。
怀仁堂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一片祥和的景象。1951年国庆,这本是一个举国欢庆,歌舞升平的日子。可是就在此刻,一个年轻人的举动,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一个穿着朴素军装,脸上还带着稚气的19岁青年,竟然径直走向了主桌,端起酒杯,向毛主席敬酒。
“主席,我敬您一杯!”年轻人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酒杯,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我早就知道你。”
在场的所有人都一头雾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到底是谁?为何能得到毛主席如此的关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倒回到1950年,朝鲜战场,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年轻人的名字叫郑起,当时他只是志愿军39军116团347团七连的一名司号员。
他出生在黑龙江省海伦县,14岁就参了军,起初只是一个卫生员和理发员。也许他不甘于平凡,也许是那颗想要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他坚决要求到一线作战部队,最后被分配到了号兵班。
对于这个岗位,郑起是极其珍惜与热爱的,他知道号兵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战场上,军号不仅仅是用来传递命令的工具,更是鼓舞士气的战歌。
为了能熟练掌握各种号谱,郑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刻苦练习,嘴唇都吹肿了也不肯休息。
老号兵曾告诉他,战场上的号声,是生死攸关的。吹错一个音符,都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郑起将这句话牢记在心,时刻告诫自己,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
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锦州战役中,郑起不畏炮火,爬上屋顶吹响冲锋号,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却也因此被炮火击伤,头部受伤。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伤愈后,又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家卫国,郑起再次报名参战。
1951年1月初,郑起所在的七连在行军途中,遭遇到了英军的阻击。七连临危受命,需要在釜谷里的一处高地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战斗开始后,英军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向七连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七连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的进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七连的伤亡越来越大,指导员、排长相继牺牲,连长也身负重伤,被迫撤离战场。
此时七连的阵地上只剩下了19名战士,而且失去了指挥官,和上级也失去了联系。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危难之际,郑起挺身而出,他把剩下的19名战士组织起来,分成三个战斗小组,配备了机枪,继续抵抗敌军的进攻。他深知此时自己肩上的责任,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号兵,他要带领剩下的战友,守住阵地完成任务。
在郑起的带领下,七连的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但是,随着弹药的消耗殆尽,七连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此时,英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200多名敌人将七连的阵地团团包围。七连只剩下了包括郑起在内的7名战士,弹尽粮绝,前路艰难。
郑起摸着身上冰冷的军号,心想,即使牺牲,也要让战友们再听一听,这代表着冲锋的号声。他拿起军号,跑到阵地最高的地方,用尽全身力气,吹响了冲锋号。
“嘀嘀嗒,嘀嘀嗒……”嘹亮的号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仿佛一道惊雷,震撼着敌人的心魄。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原本正要冲上山顶的英军,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号声,竟然停止了进攻,慌乱地调头撤退。
他们以为是中国军队的大部队赶到了,所以才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号声。
直到退到山脚下,英军才反应过来,七连根本就没有援军。他们再次集结,准备发起再一次的冲锋。
就在这时,七连的后方升起了五颗红色的信号弹,那是中国军队的主攻开始了。
郑起再次吹响了冲锋号,和战友们一起向敌人发起了反击。最终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他们成功地击退了敌人,守住了阵地。
这一战,七连的战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捍卫了阵地,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而郑起,凭借他最后吹响的那一声冲锋号,扭转了乾坤,创造了奇迹。
战斗结束后,郑起荣立特等功,并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的名字,也随着那一声响彻云霄的号声,传遍了整个中国。
毛主席听到郑起的事迹后,深感震撼,亲自邀请他参加国庆宴会,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郑起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战斗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的忠诚奉献,都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而那一声冲锋号,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郑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