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地区遍地二郎神:老赵闲聊广胜寺水神庙壁画3

乐艺会 2024-10-14 07:00:44

二郎花钱 李宇涛藏品

4、霍山地区遍地二郎神

在本地,二郎神既不仅是霍山神的二子观堆二郎,而是在洪洞地区一串一堆,动辄就是。林林总总。蔚为大观。简直像极了二郎神系列神灵的大”产房“。

据王尧撰文叙述,当地人能喊出名称的就有:通天二郎、杨戬二郎、青州二郎、沁州二郎、东方二郎、南天二郎、西方二郎、北方二郎、荆州二郎、锦州二郎、过山二郎、飞海二郎、揽(兰)天二郎、协天(薛天)二郎、红纱二郎、治水二郎……他们分布在各个村镇,各有说法。所以该地俗有“七十二个二郎”之说。

这些二郎之间还有四兄弟、十八兄弟、五兄弟和八兄弟等说法。其中最具声望的是“通天二郎”。

由此我们获得了一个观察本地二郎神因素流播的生态:第一,因为霍山山神从上古时期就是苍帝的次子,本身就是标准的二郎神,第二,霍山山神分封三子于三地,其中次子二郎封岳阳,称真君,由此造成了与宋代赵昱这个清源真君的二郎真君称呼完全一样的客观后果,第三,霍山山神家的二郎真君地在观塠,不断拓展香火,使得其他大郎、三郎乃至老爸地界上也出现了观塠二郎的分庙行宫,造成了二郎蔓延影响力的交错,第四,观塠二郎庙无论在史料还是民俗中都简称二郎庙;更加容易与大众意义上的二郎神进行融合;第五,本地存在二郎神供奉的强大偏好,遍地都是各类二郎神,第六,民间思维作用下,作为霍山山神的二郎,与自己儿子的观塠二郎进行了勾兑,霍山山神儿子的二郎真君与宋代作为赵昱、李冰次子李二郎的二郎神进行了勾兑,霍泉神观塠二郎与《封神演义》中的三眼杨戬二郎进行了勾兑,本地二郎神与民间传说中担太阳赶月亮的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进行了勾兑,这一通民间乱炖,真是荡气回肠,让人瞠目结舌。回到洪洞霍泉的水神庙明应王殿,现在我们大致明白,在上述要素的融合、糅杂、干扰、衍变中,也充分体现了地区民众,在与其它地区的竞争中,希望自己地区的神灵更加有名,神格更高,法力更强,更有面子的内心需求,所以,霍山山神次子的二郎,通过各种衍变而变身成了大众更为熟悉的、更加体面更加强大的三眼二郎神,充分体现了地区民意,那么,本来是作为霍山山神长子的明应王,既然以长子身份而被称了大郎,而李冰恰好也曾经被称为了大郎,那么,明应王被辗转演变为了李冰,乃至在霍山二郎不断越界拓展、同时二郎文化遍地扎堆的本地,去演变为了李冰的更加有名,法力更强的二郎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体。

二郎花钱 吾道鼠藏品

5、霍泉水神与神断价值那么,为什么霍山山神分封的三子,只有大儿子明应王的庙宇如此恢宏辉煌,熠熠生辉呢?因为霍泉的缘故。水资源一向是社会最急需的重要生存性资源,历史上为争夺水资源而爆发的国家战争、族群对立、团体械斗频频发生,不待多言。在洪洞地区也是一样,霍泉霍渠不仅是所在地区人们的生存仰仗,也是从事农业灌溉所急需的重大保障。但是,所在地区的人们,并不是一个纯天然的存在,而是被各种行政区划、姓氏种族所划分好的一个个小团体。所以,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必然存在各自对资源的争夺,但是,无序的争斗,其实必然两败俱伤,所以到后来大家也领悟到,必须寻找一个水资源进行分配的大家都服膺的规则。这种分配,其实虽然必须大致公平,但是也永远无法做到绝对公平,那么,怎样才能让不同的小集体都服从这种分配规则呢?光靠人间政府的行政力量还远远不够,因为传统社会其实是基层自治,宗族与地方社会精英才是地方治理的主导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由大家都信仰、尊奉、供养、祭祀的共同神灵来作裁断,就算有些客观上的不公,大家也就没话说了。谁还能去违拗神的意志呢?不想活了。这回你吃了亏,肯定是你要么私德有愧,干了坏事,被神灵察觉,要么上辈子没有积德。有啥好说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每个地区的人们,都想把自己地区上的神灵,去攀附更有影响力的神灵,有神灵升舱升格的动机,除了面子,除了竞争,也是为了有影响力的神灵,才能更加对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神断的时刻,更具威慑力、说服力。所以,在这个层面上,霍山山神的儿子,就真的不如《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来得酷毙,来得威风,也来得服众。霍山山神父子,也同样不如从秦汉就开始被人们怀念纪念传扬的李冰父子了。

陆昕藏品

据《山西通志》记载:“洪赵争水,岁久,至二县不相婚嫁”。长期争水,长期互相争夺生存权的结果,是两县简直成了世仇。清代时,洪赵分水之争依旧激烈,雍正二年洪洞人将限水石击碎,赵城县令江承諴连夜复立,遂又击碎,赵城人也把逼水石拔出,纠纷愈烈。

后经平阳府知府查勘。乃于雍正三年铸造铁柱十一根,分设十洞,洪三赵七,各洞之间广狭有准,十一根铁柱与铁铸的地袱与额梁,联成一栅,十洞门槛一律等平,水无浅深,宽窄相同。栅上挡木成墩式桥梁,取分水平均之意,桥名曰“平政”,平政桥上建有卷棚顶的凉亭三间,桥南北各有洋式门楼一座,南边刻有对联:“分三分七分隔铁柱,水清水秀水成银涛,横批:梅花逊雪”,对联首、三、五字藏分水二字,横批取李白“梅花逊雪三分白,雪逊梅花七分香”诗句,蕴含三七分水之意。北门楼亦有对联一副:分列十柱各正经界,水流万年永观波澜,横批:蕤宾徵变。

广胜寺分水亭现存碑文“霍泉分水铁栅记”记载:“霍麓出泉,溉田千顷,唐贞观间,分南北二渠,赵城十之七,洪洞十之三。因分不均。屡争屡讼,雍正三年乙巳夏,余署府篆,诣渠相度,创制铁栅,分为十洞,界以墙,南三北七,秋九月起工,四年丙午春告竣,水均民悦,相率面清。”这是广胜寺洪三赵七分水的历史记录。

在洪洞当地,有一个著名的“油锅里捞钱分三七”的故事,相传洪洞、赵城两县人为了争取自家从霍泉霍渠获得更多浇灌水源,常常因争水而发生打架斗殴,死伤无数。上级管辖机构平阳府也难以公断,于是就采取了一个在水神庙前进行油锅捞钱的策略。将十枚铜板掷入油锅,两方派出代表,各自去油锅内捞钱,按双方捞钱的比例来分配用水比例。为什么知府要在水神庙前进行这样的抓阄分配呢?就是要借助水神的神力去慑服各方,将衙门公廨的一桩公断,转化成了一桩神断案件。以强化裁断的公信力与强制力。由于赵城代表抢先在油锅内捞出了七枚铜钱,所以,霍泉分水赵七洪三就由此成为定制、铁律。为纪念这位争水好汉,人们在分水亭西侧,建起了“好汉庙”。所以当地有一首民谣说:“洪赵二县人性硬,为争浇地敢拼命,油锅捞钱断输赢,分三分七也公平“。本来两县人为了争水,连命都敢搭上,按理说,就算五五分账,还未必能平此事,但是现在有了神灵的裁断,就算一方只得了三分,一方却得到七分,吃亏的一方也不敢吱声,因为神灵的意志,怎么着也是公平的。这就是社会观念中对于分水故事的文化解读与风俗理解。而基层政府在进行重大资源分配协调以及民事裁决的时候,也巧妙地借助共同神灵,加以统摄、推动决议、形成共识。所以在传统基层社会,其实是官府、宗族、士绅联手,借助神灵力量,实施共治的格局。这就是霍山山神固然有三个儿子,还各有分地,但是其长子明应王却能脱颖而出,成为地方尊奉,官府祭祀,民众香火不断的大神灵的理由,因为他不仅是掌管当地生命所赖的水资源的维护者,也是仲裁水资源分配的决策者,还是官府、宗族、士绅实施基层管理的襄助者。他不红谁红。

二郎花钱  心心藏品在神断之后,也需要具体的操作实施手册,这个操作手册,就是渠册或称水册,在洪洞县,几乎每村都存有渠册一部(水册)。每部渠册使用之始,皆要先呈知县衙门,通过知县验册,并由县衙钤印后,才可正式执行,从明代到清代,全县一直如此。册子损害后要重修,一般不动条例,只做一些补充。同时水神祭祀的时候,祭品也由各渠摊派,而摊派祭品的数量则是根据霍泉灌溉面积的大小来确定的,即某个村享受霍泉灌溉面积较大,则需摊派的祭品较多。

在当地,农历三月十八日是水神的生日,也是水神庙的庙会。那个时节,杀猪宰羊,唱戏数天,锣鼓喧天,有隆重的水神明应王祭典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幸福、国泰民安,沿袭至今。元至二十年(1283)重修明应王庙碑记载:“每岁季春中旬八日,谓神隆日,萧鼓香楮,骈阗来享者甚众。”这是水神诞生日和庙会的最早记载和生动写照。

元延祐六年(1318年)重修明应王殿之碑记载:“每岁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节令为期,适当群卉含英,彝倫攸叙时也,远而城镇,近而村落,贵者以轮蹄,下者以杖履,挚妻子、舆老赢而至者,可胜既哉!争以酒肴香纸、聊答神惠。而两渠资助乐艺,牲币献礼,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饫,而后顾瞻恋恋,犹而忘归也,此则习以为常。”俭曰:“古今之胜,游嘉赏根,其人心所向,然设以励禁莫能也。”祭典水神,不仅是村民的事情,也是官府的事情,每年三月十八日,赵城县令、值年掌例、掌例婆婆分乘三顶八抬大轿,抬上宗猪全羊,时鲜水果,食罗果盒、祭祀香表,自赵城县敲锣打鼓,威风凛凛,来到广胜寺祭典水神。而且只有赵城县令和北霍渠掌例才能从正门进入水神庙,洪洞县令和南霍渠渠民则只能从侧门进入。这种赵城与洪洞的不同权重,其实在分水的时候的赵七洪三的分配中就可以体会一二了。自明、清以来,水神庙庙会规模逐渐扩大,每年从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庙会期间,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全国各地的马戏团、杂技团、歌舞团各展风采。水神庙好戏连台,临汾、运城的戏剧名伶领衔演出。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十里飘香。前来游览的有灵石、霍州、临汾、侯马的游客。山上山下、海池周围,人山人海,游客高达三十万之众。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0 阅读:2
乐艺会

乐艺会

鉴赏艺术,分享人文创造之美,推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