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三山帽之阎罗样:《老赵从二郎神花钱谈二郎神三山帽》下篇

乐艺会 2024-12-22 05:54:53

四、二郎神三山帽之:阎罗样

《夷坚志-夷坚丁志卷十七 阎罗城》中有一段有趣的描述,”腆问何官,绯衣摇手低语曰此阎罗天子也。腆曰,适观状貌,与人间所画不同,却与清元真君甚相似。“也就是说,至少在当事人眼中,阎罗王竟然跟作为二郎神的清元(源)真君的外貌打扮非常类似。当然,书中的观念是,类似二郎神的阎王,并非人间多见的形态款式。当然,二郎神也常有狰狞如阎王的面目。比如《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中,二郎神"身长万余丈,腰阔数千围,面青发赤,巨口獠牙";《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二郎神虽然"头戴三山帽,蟒衣玉带,手执如意",但是却"青脸红髯,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在《西游记》里,二郎神"法天象地"变身,就变得无比狰狞:"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在二郎神花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狰狞相貌的二郎神的呈现:

二郎花钱 王宁藏品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除了阎王长相面目上相似二郎神的可能性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冠服上的接近类似。也就是说,可能就是阎王的冠服与常见的阎王不同,而与二郎神的冠服产生了近似的恍惚。既然宋代的笔记中,把阎罗王混淆为二郎神,那么我们先来推导一下阎王的冠服与二郎神的冠服,会有哪些可能造成近似的视觉混淆呢?一种可能,阎王的头冠本身就是有三山之势的王冠,所以与二郎神的三山帽就非常接近。这种三山的组成,我们从土地公公式三山帽的包菜心式的结构就很容易去理解了。

敦煌遗珍中的十王图

采用天王冠式的阎王第二种可能,是类似皮弁、梁冠之类的冠服造成的近似。比如,下图中的二郎神的三山帽,细看其实可能还是破额富贵巾,但是由于帽巾为平顶,破额、后檐所形成的多条竖线,类似梁冠。所以可能造成与阎王的王冠进行了混淆。

宋张唐英《蜀祷杌》载云:

“(乾德)二年,八月,(王)衍北巡,以宰相王锴判六军诸卫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绝。衍戎装,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百姓望之,谓如‘灌口神’。

这里所记载的蜀主模拟灌口二郎神的打扮,就是珠帽,五代的珠帽,除了胡人的缀珠之帽,大致也就是宋代描摹摩合罗时候所说的短檐珠帽了。而短檐珠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颇额富贵帽。宋代无名氏一首《失调名》中有云:

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孩儿,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晴底、工夫不少,引得人爱後如痴。

在二郎神花钱中,此类短檐破额三山帽,帽顶趋于平缓,没有高耸之态,也是很大的一类。

陆昕藏品

老赵旧藏

玄商拍卖拍品

李宇涛藏品

星星供图

胡坚藏品

刘源旧藏

吾道鼠藏品

南宋《十王图》中十王冠服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泰山王

阎罗王

仵官王

秦广王

明末清初 《十王图》

山西博物院藏 花脚大仙拍摄

花钱中着通天冠的阎大王

玄商拍卖拍品资料

思考题6:三山飞凤帽在《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中有对二郎神的一段外貌描写:”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那么,这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山飞凤帽,到底是啥样的呢?一种可能,是把飞凤比附为三山帽的背后向两边对称斜飞的后耳形态。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帽上绣着的飞凤纹样,而在明代,这样的飞凤帽,是有明确所指的。下图为山东博物馆藏明代孔府旧藏梁冠,不仅在后面冠耳处有对称的飞凤,在冠武颜题两侧也有对称飞凤。而这种梁冠与花钱中的平顶帽,也有近似之处。而《续小五义》中包公的三山帽也明确有细丝叠,金龙绕的描述。

文物首饰研究资料

第三种可能,让二郎冠与阎罗王冠帽产生近似的形态,就是具有展脚形态的帽巾幞头。

巧了,在野史笔记中曾经死后当过阎罗王的包拯,在《续小五义》中也竟然戴着三山帽:

东方亮抬头一看,这开封府如森罗殿一般,包公居中落座,类若冥府阎君,怎见得,有赞为证:堂咸振,东方亮细把包公看,难免贼人心中有些动摇。分明是五殿阎君居中坐,令人一见怎不发毛。带一顶,三山帽,明珠嵌,镶异宝,细丝叠,金龙绕,如意翅,花儿巧,正面上,有绒桃,原来是颤颤微微一顶金镶貂。

金镶貂冠,具体长啥样,值得探索,古代巾帽中有一款金貂巾的,二郎神曾经在后世插图中也戴过。可以做一个参照。何况,此类金貂巾的形制,其实就是类似朝天幞头的模样,怪不得《醒世恒言》中描写假扮二郎神的打扮时说:“头裹金花幞头,身穿赭衣绣袍,腰系蓝田玉带,足登飞凤乌靴。虽然土木形骸,却也丰神俊雅,明眸皓齿,但少一口气儿,说出话来“。

山东杨家埠木板年画中的二郎神

《清彩绘全本西游记》中的二郎神

包公的三山帽,应该在类似金貂巾的幞头的基础上,更强调三山之形,以及文中所提到的如意翘。那么,什么是如意翘呢?

阎罗王艺术图像的帽式中,也的确存在冠服上的左右横向装饰物。这种两边横出的装饰,也许一开始是从冠簪出发的。见下图所示:

敦煌遗珍中的十王图

单簪再被夸大,其头尾粗细是有渐变的,无法对称展开,所以,逐渐的,有了双簪装饰,而一旦双簪并存,则使得冠服左右的展开装饰物有了对称的前提。阎王的冠帽两侧,也可以看到双边对称的装饰物。见下图所示:

《阎魔大王净玻璃镜图》

日本江户时代木制阎王造像

歌川国明绘阎罗王浮世绘

然后这种由双簪形成的横向对称的装饰,就逐渐与官服中的双翅,双展脚进行了勾兑,逐渐变形了。而到了下图中的帽式,两侧的展脚就完全成了如意形态,而完全吻合了作为阎王化身的包公的有“如意翅”的三山帽的特征了。

西明寺阎王造像

纸马 增福财神

当然,阎王帽式的演变未必是如此简明而有序的,更可能是并存嬗变而多元的,而阎王的打扮,说白了,他既然是王爵,无论中外,都会去比附当时社会观念中现实生活中的王侯的冠服,最多其中存在神灵世界的特种装扮要素,以及特殊时空的延迟效应。

所以中国文化中的阎王的冠服,也大致就是人间王侯的冠服,日本阎王的装扮,是否也有日本王侯冠服要素的关联呢?供大家探索。

北宋慈云寺塔出土十王图

日本阎王

被中原王朝封为日本国王的丰臣秀吉木像

镰仓幕府首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武家政权,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源赖朝

我们从下图二郎神七圣刀第一品花钱中的二郎神头上冠帽中就可以看见,也存在帽式两边对称装饰的横向物,那么,这是不是就是二郎神被混淆为阎王的缘故呢?因为从帽式看,也接近金貂巾,而两侧有横出的双翅,则类似如意翘。

花钱中存在的展脚一字巾式的二郎帽有两款,分别存在于二郎神驭龙主题花钱与七圣刀第一品之中:

二郎花钱 王宁藏品

田丰藏品 老赵旧藏

胡坚藏品

网络资料

综上前后所述,我们对二郎神的三山冠有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得出一些重要认识:1、二郎神的三山帽大致分为鱼尾顶、曲瓦顶、土地卷心菜式与阎罗式四大类。这四类中,笼统来说,鱼尾顶应流行稍早,但是流行时间也很长。曲瓦顶大致略后。2、二郎神的鱼尾顶类三山帽具有官家身份。不仅存在于官方文武官员公服服饰上,也兼顾尊卑,应用广泛。而曲瓦顶式三山帽越来越多地存在于武将、杂役、中官身上。至于土地公公式三山帽,主要是尊者身份所服,也属于富贵帽范畴,对官员来说,是非正式上班所用的休闲燕服,对于士大夫来说,则是闲游冠帽,对于民间乡绅来说,则是一种典型服饰。3、二郎神的三山帽也不未必是二郎神首创与独享的,反而更大的可能是,宋金时期广泛存在于文武官员的破额鱼尾顶三山帽形制,由于二郎神本身被尊崇,获得了王侯的神爵,成为了天帝后裔,从而获得了宋金朝廷官身身份象征、王侯身份适用的三山帽的要素,并且由于二郎神的被社会追捧推崇,鱼尾顶三山帽逐渐成为二郎神的最显著的标配,二郎神的三山帽的双耳也比常见的三山帽更为夸张。4、从三山帽与二郎神的紧密关联看,由于二郎神的年轻英俊。破额三山帽,也成为社会上青少年喜欢穿着的帽式。参见:老赵 管月晖:毬路纹中的转官与小官人的富贵帽5、《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本身就是道教神灵,所以二郎神出来的时候,作者就称为“这道人”如何如何。由于二郎神的宗教性质。三山帽也频频存在于道教人物的装饰中。比如《道法会元》中就描写二田太尉都是三山帽,巧合的是,二田元帅与作为清源妙道真君的二郎神赵昱一样,都是戏神:冲天风火院昭烈侯田大太尉苟,白面笑容,口边黑如意,头戴三山帽,半红半绿,双钱花袍,皂靴,双手执金合。冲天风火院昭信侯田二太尉留,白面笑容,口边黑如意,头戴三山帽,半黄半紫。

道教中也有直接称三山冠的头衣。《事物紺珠》卷13“道释冠类条”:“芙蓉冠、 鱼尾冠、七星冠、三山冠、掩月冠、披云冠、卷云冠、玉叶冠、降魔冠、椰子冠、黄冠、华阳冠、 交泰冠、两仪冠,以上皆道冠。”

明代《大字应用碎金》也记载道教冠服中有三山帽:

当然,道家冠式中的三山,未必一定与二郎神的三山帽有关,因为仙家的三山仙岛,早就成为道家教文化要素。

唐代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中提到了仙道之家的新款鹿胎三山冠云:

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元代王冕《春晚客怀其二》中也写到了三山帽:落落穷途客,年年不在家。寄眠听夜雨,借景看春花。空著三山帽,难防两鬓华。清晨览明镜,载笑复咨嗟。

这里所说的空著三山帽,难防两鬓华。意思是说,我白白戴了三山帽,也难以阻止两鬓花白。所以,从这个语意推导,这里的三山帽,应该具有保持年轻的功能,那什么样的三山帽具有永葆青春的功能呢,大致也就是仙家道家的三山帽了。况且王冕曾经隐居山林,偏好仙家风范。

宋代周文璞《瞿塘神君歌》中,对二郎神进行了叙述描绘云:

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

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

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

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

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

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

为人定似李太白,学道定似葛稚川。

孙翁走避乖崖叟,遣仆送画不取钱。

神君庙食与画像,千古万古当流传。

我昔梦上神君殿,偶值蓬莱众真宴。

洛阳开尽姚黄花,铜驼陌上难相见。

在这里,二郎神戴三山纱帽,翩翩少年,寻神仙,为人如谪仙李白,学道如葛洪,神君殿上,蓬莱众仙真齐聚。这是在说,二郎神就是仙道,而二郎纱帽在此也就是翩翩仙道的服饰无疑。6、由于三山帽本身是一种宽泛的俗称,只要象三山,都可以叫三山帽,就比如只要排行老二,都可以叫二郎一样。所以,品种多元。但是二郎神本身的三山帽按理应该有定制,但是不巧,也与社会的变迁,审美的嬗变,与多元的社会上的三山帽进行了互动,所以更加繁多不一,造成各种误解。7、不仅道家有三山帽,佛家也有三山帽。《包公传(百家公案)》有描述云:宋氏悬望不回,因出门首等候,忽见一僧人远远来到。那僧人:头顶三山帽,身穿百纳衣。钵盂随手捧,诵偈不暂离。《荐福承古禅师语录》有云:千里同风君道好。正是将身入荒草。直饶显在众人前。想应未见黄龙老。贴肉汗衫新复新。三山帽子何曾倒。无銙腰带两头垂。没底麻鞋踏未破。来来。与你瓢苗石上栽。来年収得大冬瓜。快斧利刀斫不破。寒山拍手笑呵呵。指出南岳让和尚。《古尊宿语录》有云:“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三山帽子大袖布衫。”

7、所以,三山帽由于是民间俗称,并非一定是单一的朝廷服制,所有的三山之形,无论后面是鱼尾顶,还是曲瓦顶,无论前面是包菜心的土地公公帽,还是两侧展翅的阎王金貂巾,都可以统称为三山帽。文也可用,武也可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基层吏员,上至神灵,下至太监,都被三山雨露均沾了。

而二郎神不仅将三山帽的影响力与自己捆绑得如此紧密而成了自己形象的重要特征,而且在众多三山帽式中,也顺应时代发展与趣味的多元化,二郎神自己头上固然戴的一直是三山帽,但是款式上的变化,也不断紧跟,不断变化,忙得不亦乐乎,与社会趣味同乐,与众多施主随喜着了。

(全文完)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0 阅读:1
乐艺会

乐艺会

鉴赏艺术,分享人文创造之美,推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