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是什么意思,能转正吗?

凡波职场 2024-08-19 21:28:43

借调,顾名思义,借来并调动。借钱、借东西,有借有还,借了还要还;也有不还的,比如借荆州而不还,最终并没有好结果。但现实中,借调可以作为一种升迁的手段,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是隐蔽提拔关系户的一种方法。

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借兄弟公司的资源尤其人力,来我们这里做事,但仍然发兄弟公司的工资,尤其总公司借调分公司的人来做事,被借调之人并享受不到总公司的相关福利,这里总公司就沾光并省钱了。所以,在当代的人力资眼领域,“借调”通常是母公司低成本用工的一种方式,类似互联网大厂和500强外企喜欢用外包员工,大致是一个思路,主要目的是省钱。

有个冷知识,抗美援朝时,美国部队其实真实死伤数据,远远不止他们自称的那些。在华盛顿的韩战纪念碑上,记录了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情况,具体为美军阵亡36634人,失踪8177人,被俘7140人,受伤103284人。这些数据并没有反映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损失情况,因为美军“借调”了大量的韩国士兵来补充自己的编制,而韩国兵死亡后就是炮灰,并不纳入美军的统计数据。

在国内的公务机关,也有借调的说法和实践。乡镇县市的公务员,都期待被往上一级甚至几级借调到省城和中央机关部门工作,但是编制、人事和组织关系仍然在来处即低级别的单位。有了紧急项目、突发事件、新冠疫情等等,都可能会借调,因为可以满足临时的人员调配,而招新人显然时间上来不及,也缺少体系内的经验,并且浪费了闲置的人力资源。

其实再引申一下,离开人力资源领域,很多人并不明白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资源重新配置以达到效率优先的更好状态。举个例子,不缺钱的企业你拼命给它发贷款,导致缺钱的企业贷款却贷不到,这里的矛盾就需要去调整下,将资金“借调”一下,从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不是偏要远水解近渴,效率就低下了。

回到人事借调上来,被借调的人会得到一些好处,主要是去了上级部门更加能开阔眼界,也锻炼了业务能力,认识更多的大领导,拓展了人脉,增加了跨部门甚至跨事业部的经验,提升了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借调对于当事人,也会有些弊端,比如人事关系和编制始终不能落地,类似去大城市待了多年还不能落户,身份比较尴尬,转正比较困难,仍然领着原单位较低的工资,升职困难,远离原单位多年后再回去,发现当初同龄同资历的平级人甚至学弟学妹同事,成了自己的领导。

到了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甚至学校、医院等等,也都有借调这个现象,而且很普遍。如上文所分析,借调对当事人来说,有利有弊。

极端的情况,比如借调你去特工部,虽然级别提高了,但你要去敌方做卧底,多年后你想再回来,就很难了。即使愿意让你回来了,物是人非,已经没有人知道你究竟叫“郑耀先”还是“周志乾”了。这就是个巨大的尴尬,因为一个工作上的借调操作,改写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放到体制外,借调也好理解,总部将子公司的人借过来工作,但是劳动合同、人事关系和五险一金等都不变,让该员工继续维持跟子公司签署、续约,只是暂时借你来总公司上班,一旦项目结束或者需求减少,仍然会派你回子公司原岗位。如果你想留在总公司,得主动提出申请,最好趁着总公司开始招人且你有工作业绩和项目成就之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但是在其他组织和单位,被借调的人想留在上级部门,则相对比较困难,要派遣单、各部门的意见书、大领导的评语、上级部门的推荐信、同意转入和转出的信函等等,也要双边人力部门的许可、签章和签字,包括调档和组织关系的调整,手续比较繁琐,无缘无故也不会批准你的“借调转正”申请。

我们来看今天的借调例子,你看下是发生在大致什么样的单位,借调了几年,这位星友下一步该怎么办。

“幽哥,您好!想咨询下跳槽问题。

基本情况:二本毕业6年了,毕业时校招进入沿海城市国有大行郊区网点当柜员,”

沿海城市有很多,我们就以厦门为例,这位星友本科校招时,进了四大银行比如工商银行厦门分行的郊区网点工作,主要工作是柜员,就是你去银行办事接触过多次的坐在柜台后面的员工,有时被戏称为“桂圆”,这属于前台的一线岗位,直接跟客户接触。我一直说比较难转行的岗位之一,就有柜员。

“一年多后机缘巧合借调到省分行某后台部门工作,借调已将近五年。”

前台工作比较苦逼,付出大量情绪价值,还要拉存款,所以星友23岁进去做柜员后,就一直在寻找内部转岗尤其去后台的机会。现在上级单位也就是福建省行有个借调的名额,他申请到了,则一下子实现了去上级单位并转岗两个目的。

星友这里的“机缘巧合”是违心的说法,明明是他自己千方百计争取后才达成的,还淘汰了其他几个想借调的柜员同事,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大概率还送了礼。

24岁终于来到了省行,尽管是借调,他仍然准备待一待,寻找将人事关系转到省行的机会。这一等就等到了29岁。

“五年来一直拿的是行里最基础的工资,绩效什么的都是没有的。”

大家注意下,这跟某种“外包”岗位类似,他的人事关系不属于省行,而继续留在市行甚至郊区那个网点,当然这借调的五年仍然领着市行的工资,省行的相关绩效和福利是轮不到他的。

他自己知道这就是借调的弊端之一。但他不愿意明说,而是用“一直拿的是行里最基础的工资”来描述,其实不是省行最基础的工资,他是拿的市级分行的工资,当然很基础。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谁都想去省行甚至工行总部,但是二本应届生,当时你的学历不符合省行的校招要求,没能进得去,这才是最根本原因。出生问题,并不是入职后通过一个“借调”的基础操作,就可以轻易改变的。有人借调二三十年,也仍然是借调状态,没能获得总部的正式编制。

“省行一直是有在画饼说择机转到省行编制(省行待遇会比辖内行好很多),但这么多年来也没一个人转进来。”

刚刚说过了,省行的校招要求更高,大多数人不能满足要求,此后想通过内部转刚或者“借调”来省行的人,比比皆是,大多无法如愿,不仅仅我们星友一个,其他类似的人也不少,都一直被借调着ing时态。

前文说过,省行花了最低的人工成本来使用着干劲十足的市分行借调过来的员工,他们何乐而不为呢?他们也知道没多少机会给你转正(转省行正式员工),但是画饼还是要画的,否则你就失去了希望,工作就开始推诿、躺平、成老油条了。在驴面前挂一块肉,驴才会不停地往前拉磨啊!

其实也要想得开,全国各行各业几乎都有类似现象,你搜下“代课教师”,看下他们的现状。当初可是有成千上百万的代课教师,大部分并不能转教师编制,退休工资不但不能一视同仁,甚至都没有。

“然后本人今年也结婚了,家里老婆压力比较大,”

这里是省略句,意思是今年结婚了,也接近30岁了,家里开销逐渐变大,老婆即将生子,老婆不断在耳边给于压力,说你收入不高,埋怨你“怎么还没转省行的编制?”“当初结婚忽悠说你在省行上班的,原来你个借调是不能转正的,福利待遇也没有”......这里才是“老婆压力比较大”的真实意思,不是老婆压力大,是老婆絮絮叨变多了,给了老公强大的压力。

“等转正也是遥遥无期。最近找到一份民企工资提升20%左右,没有谈到幽哥说的国企跳槽翻番。”

不是你一个,借调的人十有八九是不能在上级单位转正式编制的。你不是没有编制,你也是校招的,只不过你的编制在厦门市郊区的那个网点,不在福建省行。

工商银行这样的大行,显然属于央企,不仅仅是国企了,你就是央企孙公司的员工,只不过肉身被借调到了子公司工作。这也算半体制内工作,如果跳到体制外的比如外资500强,建议加薪50%可跳;如果去民企私企,因为加班多且系统不健全,建议加薪至少80%才不至于后悔,都没要求你工资翻番。

你现在获得了一家民企的只加薪20%的Offer,那太少了,不建议去。你必然去了就后悔,入职一周就想开溜,入职一个月就上班如上坟,入职半年想跳楼甚至真的跳。

因此,不是不建议你跳槽,你得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再考虑跳。目前这家民企显然不行,坚决不能去。如果你还不懂是啥原理,看下这篇《同样是年薪20万,国企外企民企,选哪个?》。

“然后跟行里提了离职,现在劝我留下,答应我说可以给我在辖内行提升一个职级,工资有提升,会比我现在offer的工资多点,但转省行编制的事依然是遥遥无期。”

蛮好,只用了一招“假辞职”,你就换来了加薪20%,还提升了一级职位,这是同时获得了加薪晋级了,比大多数人的跳槽都收获都更大。我建议你继续待着。

也许有人问“不是在辞职后坚决不能接受领导的挽留吗?”那是在体制外不能接受挽留,现在是体制内,国有银行几乎100%是国家控股,所以更偏向于体制内的成色,体制内可以接受领导和单位的挽留。

这里因企业性质所致的区别,跟“要不要主动向领导提出加薪”类似,体制内外是完全相反的操作:体制外不能向领导提出加薪,领导会假装答应给你加薪然后拖着你不兑现并等秋后跟你算账;体制内要多多向领导提出加薪,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多卖惨会表演才有钱。

“想请问幽哥:1.是留下来等编制还是跳槽好?因为这样提离职后,估计领导心里也埋雷的了,以后也不好混了。”

当然留下来等编制,跳槽你得找到加薪80%的机会才能跳,要么继续找。

你提出离职后,领导给你加薪并晋级了,这是对你过去五年兢兢业业工作的补偿,也是领导对你多次画饼的弥补,而且你类似在体制内单位,不会在领导那里埋多大的雷,发给你的工资也不是领导家里的钱,你不提出辞职领导就不见兔子不撒鹰,领导才更坏,你没啥对不起他的。不要怕小鞋,你在国有大行,可不是体制外小私企民企。

“2.对于这种长期借调的,怎么解决比较好”

你现在的编制还在市级分行,给你加薪晋级了,也是在分行的加薪晋级,因此,一旦有了下一次分行的经理、主任甚至部长等职位空缺出来,你可以立即申请这个职位并回到分行去,这就是回分行做领导。

如果想跟过去五年一样,苦等转省行的机会,那是等不到的。机会在于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等、靠、要。

你如果一定要的话,你得结交大大小小的领导,甚至跟他们一起做局,搞走一个校招进来的大学生,比如去年前年校招进了省行的海归、硕士、985大学生,欺负、甩锅甚至一起围攻这个毕业生,引导他或她主动辞职,那么省行的这个编制就空缺出来了,你从而转正获得了省行这个编制。

其实,这招叫“逼走校招生”,当下各行各业都在运用,主要是利用了刚毕业大学生对社会的不了解、自尊心强、不珍惜校招身份的特点,其实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校招编制岗位,是多少人都在盯着的事实。

除此之外,就是做出比较大的业绩并关联上大领导,业绩+大领导关系,这也是转编制的一个方法。但是需要做好捕捉时机的准备,一旦有新的名额下来,你得第一时间争取到,别被他人摘了桃。

其实这就是在抢机会,否则那么多人在等,机会为何轮到你呢?也都需要成本,否则校招的清华学子为何不被提升而来给你转编呢?守得穷,才能耐得富。

总之,机会在于自己主动去捕捉,无论是调回升职的机会,还是借调后留下转编的机会,有时没有机会也得自己创造机会。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迂回往复甚至曲直的过程,待了5年不能实现,那就再待5年、10年甚至20年,只要你时刻捕捉机会,总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祝你好运!

0 阅读:29

凡波职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