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日军攻陷宜昌,“土木系”的郭忏、彭善被撤职,何应钦不满陈诚未受处

史记峰会 2025-01-10 22:12:54

1940年6月,日军攻陷宜昌,“土木系”的郭忏、彭善被撤职,何应钦不满陈诚未受处理,大骂说:“叫陈诚去驾船,他把船员丢了,把船沉了,处分了将领,难道他就没有一点责任?” 6月初,日军逼进宜昌,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郭忏大惊失色,因为两个主力军,被调往襄樊战场了。郭忏向军委会、第五战区长官李宗仁、第六战区长官陈诚分别求援。 蒋介石指令,让郑洞国的新十一军(后改番为第八军)、彭善的十八军增援宜昌。新十一军的主力荣誉一师,急行军赶到宜都时,尚来不及喘息,就和日军大部队遭遇,一番激战后,荣一师退守宜昌以东的门户土门垭。 土门垭并无工事,荣一师在日军围攻下,伤亡惨重,师长舒适存率部突围。日军攻占土门垭后,继续进攻,于6月12日占领了宜昌。 这时,十八军的两个师相继抵达,在宜昌和日军展开拉锯战。6月17日,十八军攻入宜昌,日军撤离,但到了下午,在日军的反扑下,宜昌再次失守。 宜昌位置重要,被老蒋视为江防门户,暴怒的他召开军事检讨,要追究失守战败之责。荣誉一师在土门垭战败,导致宜昌门户大开,师长舒适存被撤职查办,判刑五年。十八军军长彭善,作战不利,被撤职。 舒适存在郑洞国的奔走下,以“带罪服役”的身份,在新十一军行使参谋长职权(军委会未任命)。后来郑洞国去印度组建新一军时,将舒适存一并要走,让他正式担任新一军参谋长。 彭善是“土木系”骨干,当过十一师师长,是十八军继陈诚、罗卓英、黄维之后的第四任军长,他被撤职后,十八军官兵纷纷鸣不平。彭善后来虽然复起,但却淡出了陈诚的视线,未再获重用。 连增援宜昌的舒适存、彭善都被处理了,郭忏这个江防总司令自然是难逃追责。老蒋在检讨会上痛骂郭忏,郭忏低头听骂,并不解释。会后,虽经陈诚极力求情,老蒋还是下令将郭忏押送去重庆接受军法审判。 公允的讲,宜昌失守,郭忏不能说没有责任,但也确实有苦衷。郭忏是陈诚的亲信不假,但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归第五战区节制。 本来,江防力量尚算充足,部署了四个军,兵力有八万余人,但在枣宜会战打响后,李宗仁见江防部队当面没有敌情,便让郭忏抽调两个主力军支援前线。郭忏去电说明江防要地的重要性,但在连番催促下,不得不让周碞的第75军、李及兰的第94军渡过汉水,在襄樊以北,新野一线集结。 两个军调走后,日军两个师团突然调头,轻易撕破了江防防线,进而宜昌沦陷。 但此事,李宗仁也有难处,因为老蒋在枣宜会战中,插手指挥,经常给前线将领发去和第五战区长官部相左的命令,搞得将领们无所适从。5月中旬,老蒋又一连给李宗仁发去数封急电,让集中兵力和日军决战,手头兵力已近调光的李宗仁,若要再增兵襄樊战场,只能从江防部队调兵了。 正因如此,郭忏在会上一言不发,在被抓押去重庆时,也不进行申辩。 军政部长何应钦,力主将郭忏“正法以肃军纪”,并指使人员,到处散布陈诚“三昌将军”的称呼,“三昌”指的是武昌、南昌、宜昌这三座先后沦陷城市,都曾是陈诚的防区,这个称呼可谓是充满羞辱。 郭忏被押走后,陈诚心中不安,叫来樊崧甫(六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问计,樊崧甫说:“此役实乃委员长遥控,李长官和你在前线分头指挥,以致兵败。不过,你和李长官都不会有事,只可惜 悔吾(郭忏的字)兄,恐怕是要当替罪羔羊了。” 陈诚一面给军法总监何成浚发去电报,让他务必关照郭忏,一面派樊崧甫去重庆斡旋。 老蒋让何应钦、何成浚、陈调元(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充当郭忏的会审官,何应钦力主将郭忏枪决,但何成浚、陈调元都认为郭忏罪不至死。 三人意见难以统一,便上报老蒋,老蒋批示“严审重判”。何应钦以老蒋的批示为由,再次提出枪决郭忏,何成浚反对说:“重判又不是只有死刑,如何量刑,尚需商榷。” 樊崧甫到重庆见到郭忏,了解情况后,给他出主意:“宜昌丢失之责任,你不管别人怎么说,必须全部承担。只有这样,委员长才会心生恻隐,陈长官也会极力保全你。” 郭忏听后,马上提笔写了一封认罪书,委托何成浚交给老蒋。老蒋见郭忏一人承担宜昌丢失之责,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叫来何成浚让他相机处理。 一个多月后,何成浚见风头已过,便去找郭忏说:“判处你七年徒刑,已上报委员长。后面的事情,你无须担心,舒适存判了五年,不照样给郑洞国当参谋长。” 又关了几个月后,郭忏被放了出来,这时六战区参谋长施北衡调任75军军长,陈诚便让郭忏代理参谋长职权。由于有“七年徒刑”在身,郭忏以少校标准支付薪水,参谋长也未得军委会任命,同僚们戏称他为“少校参谋长郭长官”。 在陈诚的关照下,两年后郭忏“服刑结束”,正式就任六战区中将参谋长,一年后又升任战区副长官。 郭忏和陈诚既是保定军校同学,又是浙江老乡,陈诚对他本就信任,在宜昌沦陷后,老蒋追责的这场风波中,郭忏的表现让陈诚很是满意,此后对他更为信任。抗战胜利后,郭忏就任联勤总司令,成为“土木系”的主要骨干。(图片:郭忏)

0 阅读:118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