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抢烟谜案:民警如何抽丝剥茧锁定真凶?

大嘴巴说故事 2025-01-15 17:12:41

1992或1993年春节前夕,某小卖部遭遇抢夺案。一中年男子借口买一箱中华烟忘带钱,将烟抢走,仅留下一个包、手套和写有“某某灯具厂”的纸条,现场无其他有价值线索。 民警赶到后,因现场勘查收获寥寥,便向店主与店员毛毛询问,得知嫌疑人三十六七岁、微胖、身高约1米72、皮肤白净,且自称灯具厂员工,包内杂志也有相关字样。 民警依据线索走访当地三家灯具厂,却一无所获。随后从包内的葵花籽和大量零钱推断,嫌疑人或许是贩卖葵花籽的小贩。经四处询问,得到一条关键线索:有个与嫌疑人特征相符且骑红色雅马哈摩托车的人。 民警来到嫌疑人家中蹲守。待其归来,民警安排毛毛在路上辨认。意外的是,毛毛没认出嫌疑人王某,可民警却留意到王某脸色瞬间刷白、说话结巴,疑似认出了毛毛。 在乡政府,民警让王某写联系方式,小杨发现其字迹前后变化,前面与写“某某灯具厂”时一致,后面突然潦草,嫌疑愈发增大。 民警将王某传唤至派出所,经审讯,王某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犯罪事实。最终,这起抢夺案在案发当天成功告破 。二十多年前,公安凭借传统侦破手段,依靠细致观察、逻辑分析与心理洞察,让真相大白。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