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18日,面对解放军的凌厉攻势,吴化文在司令部不断地喊着:“顶住,顶住,要与阵地共存亡。没有我的命令,谁退下来,就枪毙谁!” 这时的吴化文,不得不将被他派人监视的地下党黄志平、辛光叫来,以极为客气的语气说:“解放军在簸箕山消灭了我一个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这都是误会,希望能马上停火。” 黄志平说:“贵军不执行协议一再拖延,致使今天发生了冲突,责任全在贵军。” 吴化文说:“请允许我在二十四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起义,请老弟快发一急电,请贵军立即停止进攻。” 辛光说:“电台已被炮弹炸坏,正在修理,暂时无法发报。” 吴化文焦急地说:“还有什么办法吗?” 黄志平沉思片刻,说:“这样吧,我们穿越火线请示上级。” 吴化文连连点头说:“很好,很好,请老弟多多辛苦!打算从哪里通过?我下命令,让他们送你们出去。” 黄志平说:“顺着段店公路一直往西走就可以出去。” 吴化文说:“那是四六三团郑民新团长的防区。”说着,他拿起了电话,下令说:“有两个副官是他们的人,通过你的防区,到对方去联络,你把他们送过去,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黄志平说:“我们需要联络信号:一个手电筒,一块白布”。吴化文一面命令一个副官去拿手电筒,一面顺手扯下白桌布,递给辛光说:“请坐我的汽车去吧!” 深夜11点左右,黄志平、辛光等人乘车沿公路向井家沟方向疾驰而去,接近前沿时,双方的炮弹不时从头顶呼啸而过,各色的曳光弹象火蝇一样穿来穿去。忽然一排密集的枪弹从汽车周围穿过,向西方射去,汽车吱的一声停下了。司机说机器坏了开不动了,黄志平非常生气,吓唬说要枪毙司机,司机战战兢兢地又开了一段后,哀求说:“副官!我实在不能开了,没油了。” 黄志平、辛光只好跳下汽车,向四六三团团部跑去。在井家沟的大路口上站着一个中尉,他说:“长官,我叫张洪善,是团长派我来迎接你们的。”张洪善领着黄志平、辛光到了团部,团部的五间北上房里坐着许多军官,桌子上点着蜡烛,气氛十分紧张,好像正在开紧急会议。团长郑民新见黄志平、辛光进来,立即中止了会议,很客气地领两人到一个小房内,深深向两人鞠了一躬说:“请二位为八十四师的弟兄们避免流血而多多努力!” 黄志平说:“请郑团长放心,这是我们的责任。” 郑民新当即把黄志平等人送出团部又陪着走了很远一段路,分手时,他再次说:“请二位为为八十四师的弟兄们避免流血努力到底。” 黄志平等人在张洪善陪同下进了交通沟,向任家山口连部走去。这时炮弹不断在身边不远的地方爆炸,越是靠近前沿子弹越密集,不一会几人爬上山坡,弯着腰钻进一个大地堡里。一个上尉连长在等着他们,报告说:“团长已来了电话,说二位副官要在我的阵地通过。” 接着,连长很为难地说:“这里确实有困难,一是对方攻得很猛,枪打得很紧。二是夜间通过布雷区十分危险。” 黄志平说:“我们可以打信号让解放军停止射击,但你们要首先停止打枪。”连长满口答应,又说:“通过布雷区无法保证二位的安全。” 这时一个挎着冲锋枪的士兵,忽然站起来说:“报告连长,在埋设地雷的时候我参加了,我熟悉地雷的位置,我可以做向导。” 连长犹豫了一下说:“你能行吗?” 这个士兵斩钉截铁地说:“行!”只见他把冲锋枪一扔,又把上衣猛地脱下,说了声“走!”就和黄志平等人钻出了地堡。枪打得依然很猛,子弹在身边嗖嗖地飞过,同时夹杂着手榴弹的爆炸,黄志平用力地摇着拴在枪探条上的白布,辛光不停地用手电打信号,并喊着:“不要打枪,有人过去了!” 这个带路的士兵,也不断地大声疾呼:“别打枪了,你们的人过去了。” 几人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奔跑。不一会,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几人紧跟着那个士兵,沿着田埂,小心地向山坡下走去。下了山坡,就穿过了布雷区,黄志平等人热情地和这个士兵握手表示感谢。后来得知,这个士兵是济南人,自幼跟父亲拉洋车,因生活所迫而当兵,曾在大汶口被俘受过解放军优待,对解放军很有好感。 然后,黄志平等人又爬过了铁丝网,走向一片开阔地,大约走了十几步,到了解放军阵地。这时,从隐蔽沟里跳出十几名战士把黄志平等人包围了,只听一声口令便缴了几人的枪。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过来说:“原来是两个军官。” 黄志平说:“你先别急,我们也有任务,赶快送我们去纵队司令部。” 这个干部执意不肯,这时候来了一个大个子高级指挥员,后面还跟着一个警卫员,他在听了黄志平的解释后,把自己的马给黄志平让骑着去司令部。 黄志平到司令部后,解放军首长指示:已命令部队暂停进攻,给吴化文时间,进行准备。你们回去继续工作,他不敢杀你们,我们打得越好,你们越安全。 回到九十六军军部后,黄志平让吴化文不要再反复,吴化文严肃地说:“兄弟已下了决心,今晚召开紧急会议,马上部署。” 当晚,吴化文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宣布所部二万余人起义。
1948年9月18日,面对解放军的凌厉攻势,吴化文在司令部不断地喊着:“顶住,顶
麒阁史观
2025-01-16 19:35:18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