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科学研究对计算性能的无限追求,一直在不断冲击和超越摩尔定律的想象。而高校作为科研成果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计算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自身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实力、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中南大学的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机房内,一排排机柜排列有序,一台台服务器高速运转,在机器内高速传输的算力正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新生产力”。天翼云依托高性能、高可靠的算力资源为中南大学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关键支撑,让中南大学的计算能力跃居国内高校顶尖水平,持续引领着高校智慧化发展潮流。
撬动高校“科研生产力”
算力资源高效利用成关键
中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下、湘江之畔,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及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拥有一系列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成果丰硕。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建设领先的算力平台设施已成为全球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发力方向,中南大学也顺势建设了一批硬件先进、资源丰富的算力资源平台。然而,随着科研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与科研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中南大学意识到,算力资源平台建设,不仅要解决算力“从无到有”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算力资源合理利用、高效共享等问题。
目前,中南大学拥有HPC高性能计算平台、各院自建云平台等算力资源,但分散的算力基础设施难以统一管理,容易造成算力资源重复建设、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中南大学亟需以统一算力调度平台,提升学校算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收益。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中南大学对于AI应用的研究和教学日益重视,需要更多的智能算力资源,支撑全校师生的使用需求。
面对中南大学的痛点及需求,天翼云以算力互联调度平台“息壤”为底座,按照“分步走”战略,为中南大学建设完成了高效统一的算力调度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助力中南大学算力资源建设提质升级。
破解算力建设之困
“息壤”助力中南大学算力调度畅通无阻
针对中南大学算力资源多元化的问题,天翼云基于“息壤”算力服务能力,以算力插件方式接入算力资源,并通过算力网关构建资源池间的互连网络,助力中南大学不同厂商、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算力资源并网,打造覆盖全校的算力调度管控平台,实现校内多个资源池的统一纳管。
在算力资源调度方面
中南大学的算力调度管控平台支持对通用计算、智算、超算和网络进行一体化调度;通过算数协同和多级算力互联调度,实现算数网的一体化调度,让学校的算力调度区域更广,算力更泛在。此外,在“息壤”大模型认知能力和业务调度能力加持下,平台能够让算力选择和应用部署简单化,使中南大学的算力资源更快捷、更易用。
在算力使用方面
中南大学的算力调度管控平台不仅可以将计算任务和数据调度到最优节点,进一步降低全校算力使用成本;同时,通过接入天翼云丰富的智算资源,平台能够有效支撑中南大学的教学辅助、实验研究和模型训练等AI应用场景,助力学校科研工作。
在天翼云的帮助下,中南大学实现了校园自有资源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了学校“智算+超算+通算”全覆盖的布局。未来,双方还将在此基础上接入超算中心及其他院校资源,实现湖南高校算力“一盘棋”,以算力服务赋能科研范式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高校间新一轮的“算力革命”全面开启。站在高校算力建设的新起点,未来,天翼云将继续发挥智算能力优势,助力更多高校打造安全稳定的算力底座,为科研创新与教育实践注入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