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重生之我在武汉挖野菜!

关于武汉人的松弛感,我最佩服的还是“当一群人涌入不大的油菜花田里的同时,另有三五个人在广阔的江滩边上挖野菜。”

昨天兴冲冲地跑去打卡铁机路江滩油菜花的时候,顿时被现场环境愣住了:工作日的人从众,油菜花田“开满了”游客,头顶有三五架无人机发出蜜蜂的嗡嗡声,陆地上的长枪短炮不计其数。
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可能不该特地来。

对于眼前的花丛热闹,不是说不好,毕竟没人舍得错过这春和景明。但人太多,难免会闹心(我以为工作日会相对少些的),所以,我拍了几张后就沿着江滩离开了。

往二桥方向,绿油油的江滩迸发着春泥的气息,视线里不时闪过三五个正蹲着“挖野菜”的人。
春日挖野菜?我突然又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心情顿时愉悦起来,迎面吹来的江风都是满满地野菜味。

不由想起,近日看到的一个新闻,大概内容就是上海年轻人的松弛感是去近郊挖野菜,就跟city walk一样,是另一种周末生活方式。
很显然,这样的新闻在武汉并不鲜见。武汉人早就具备了这种松弛感,这可不是贬义词,这是实打实的赞美。
我见识过的“武汉野菜”或“江滩特产”有野茼蒿、野芹菜以及眼下正在挖的三叶草,也叫苜蓿草。想不到,三叶草也能食。

路上,忍不住和一个正在挖野菜的阿姨攀谈起来。阿姨说,这叫苜蓿草,也叫三叶草,掐其最嫩的部分。说着,还跟我“显摆”了一下她的成果(装了一袋子呢),她表示,这一袋子就能清炒一盘,味道很不错,能清热去火。
阿姨还说,武昌江滩这边不多,汉口江滩的二桥下面有很多。过些日子,地菜就出来了。
我一愣,忍不住想制定一份“武汉挖野菜指南”了,比如在天兴洲挖野泥蒿,去汉阳江滩摘野芹菜等,还得注明采摘时间和路线,就跟旅游攻略一样。

武汉人的春天,大抵就两件闲事,不是在赏花,就是在挖野菜。赏花很雅,挖野菜也不俗,甚至我觉得它比前者更具有“松弛感”,深入泥土的春味总让人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我第一次体会到“挖野菜”的乐趣,是在武汉的江夏区。江夏有个樱花村,相对近郊,不及闹市的樱花胜地那么拥挤。

往樱花村的路上,有一条颇为乡野的小路,路边栽了不少樱花树,只是没那么密集,但很有“自然的原始之感”。树下的草地上有野花,也有野菜。一些自驾游人士将车停在路边,便去挖野菜了。
我也停下了脚步,深入其中。

有个母亲领着孩子挖野菜的场景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那个孩子看起来两三岁吧,埋头探索的背影特别认真。我看着入迷,眼前的春景就像一幅画,清新的绿野里,粉白的樱花随风飘散,不见踪迹的鸟啼不断回绕耳畔,或远或近。

当时,我就在想,等以后有了孩子,也带他在这春天里挖野菜,去感受大自然的这堂课程。
她们挖得是什么野菜?
我不知道。

当时的目光只顾着沉醉在这春风里了。后来,又来了几个人,她们支起小桌椅,拿出了水果和茶饮,索性就在这里赏樱了。
真好,我喜欢这样的。

我第一次吃自己挖的野菜,是来自汉阳江滩的野芹菜。我特别迷恋它的味道,如果有一种香水是野芹菜味的,我肯定会买。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挖野菜,也不能叫“挖”,真正的说法是“掐”,只是“掐野菜”不如“挖野菜”更有风物的自然感。我挖了满满一大袋,当天晚上就同腊肉一块炒了,香得啊恨不得连吃三碗饭。

现如今,又有点馋苜蓿草的味道了。我觉得拿它炒鸡蛋肯定也不错,就像香椿炒鸡蛋一样,满满“春味”四溢人间。
这春天可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