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静心百年录 2024-04-19 03:36:50
前言

1940年,李井泉和肖里在延安相识。次年,两人走到了一起。

多年来,夫妻俩的感情都很好。在战争年代,他们先后生育了五个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孩子的名字,全都来源于毛主席的文章,或者是讲话。

老大叫“黎风”,老二叫“清明”,出自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讲得“黎明清风”。

老三叫“巨一”,是毛主席在七大会上,说得“巨大统一”。

老四叫“新桅”,毛主席有写过“新中国的桅杆,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话。

老五叫“在望”,毛主席曾在新年祝词上,有写“胜利在望”。

后来,老五改了名字,特殊年代过去后,老五把“在”改成了“再”,寓意也非常明显。

申在望为何不跟着父亲姓呢?这也有插曲。这里讲,申在望长大后,他了解了很多关于父亲李井泉的事迹。

有关于调粮出川的事情,申在望决定写信给邓小平,请中央给予一个公正的评判。

李井泉对儿子申在望的教诲

李井泉出生在江西临川县仓下村,他这一辈是“泉”字辈,与他一般大的人,有的叫“金泉”、“思泉”、“涌泉”等,比较有趣。

1960年,李井泉时隔多年回到了家乡。

当他看到村里的孩童到县城上学,要走好远的路,他就请示当地政府,建设一所村小,让周边的小孩就近上学。

学校落成后,乡亲们对李井泉的做法都很赞许。

李井泉的老家附近有条河,河对岸是个粮站。很早以前,有个石桥。但后来被洪水给冲垮了。人们过河就要摆渡去。

可一旦汛期到来,村民的出行就遇到了困难。

李井泉在1974年再度回乡后,村民们就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李井泉很挂心,便建议当地政府修桥。

桥修好后,甚得民心。

李井泉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关怀备至,却不曾厚待自己的亲属。李井泉的弟弟,在战争年代,遭国民党毒手,去世后留下了子女两人。

建国后,两个孩子都被李井泉接到成都读书,毕业后,一个在工厂当工人,一个回老家当供销社售货员。

李井泉没有动用自己的职权,把两个小辈安排在重要岗位上。

李井泉在四川执政时期,一直推广种植棉花。当时,有不少人质疑,四川的雨水多,日照少,适合种棉吗?

李井泉一边在自家院子搞试验,一边请来民间种棉高手指点。那段日子,那位民间专家成了李井泉家的座上客,院里负责执勤的解放军,成了民间专家的得力助手。

那年,申在望所在的学校为了响应省委的号召,在校园的足球场的空地上,种上了棉花。

李井泉知道后,让儿子把两盆新品种的棉苗带到学校去。申在望不情愿,嘴里嘟嘟囔囔的。

李井泉批评儿子,不爱劳动,思想有问题。由于此事,申在望将在五四青年节入团的事,也被耽搁了。

由于李井泉带头种棉,四川不能种棉的禁忌被打破。往后,四川的棉花生产一直是重头戏。

申在望就父亲调粮出川的事,向邓小平写信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人开始关注四川调粮问题。对于此事,李井泉的态度很淡漠。

申在望曾经恳求父亲写一篇回忆录,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李井泉拒绝了。

他那天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叮嘱全家人,谁都不许写他的回忆录。

后来,申在望就四处走访,从旁人讲述中,探知当时的情况。

1989年4月,李井泉去世了,享年79岁。父亲去世后,申在望和家人们商量后,决定给邓小平写一封信,希望中央对李井泉的功过,作一个公正的评价。

以及对调粮问题,也给出一个说明。

邓小平对于这件事作了批示,请当时的中办主任阅办。不久,相关部门的人员来到了李井泉的家,同申在望等人进行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之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李井泉同志生平》的文章。上面有这样一段评价:

“他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对于工作中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

申在望评说父亲很低调

申在望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的敬佩自己的父亲了。

战争年代,李井泉的战友们,由于种种缘故没有子女。李井泉的儿子多,夫妻俩就把儿子送人。

据申在望说,他三哥送给了原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孙志远,他弟弟送给了原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而他则送给了原成都市委监委常务委员申国藩。

这也是他姓“申”的原因。

李井泉一年到头,实在是太忙了,很少过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他总是说:“读书、生活,将来的工作,都要靠你们自己。”

这就是李井泉对于子女们的要求。

申在望和兄弟姐妹考大学选专业,征询父亲的意见。李井泉就一句话,全部学数理化,学技术,今后都不准从政、从商。

几个孩子都很争气,在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值得一提的是,申在望的三哥在美国读完博士,取得了两项技术专利。

当时,美国想要留用他,给他开出了很高的薪酬。

李井泉知道后,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国工作。”

在申在望看来,父亲是非常低调的,他很少向子女们谈论自己的革命生涯。

申在望曾多次问父亲长征的经历,李井泉都不肯说。

申在望觉得父亲的经历对研究中国现代史很有价值,就提议为父亲录音,把父亲的回忆保留下来。

可是,李井泉直接拒绝了。李井泉说,好多人写得回忆录都不符合事实,编造故事。有的人把自己写得很了不起,吹得过了头。

那么多先烈牺牲了,要写历史,就写那些牺牲了的同志们,让人民永远得记住他们!

很明显,李井泉在儿子申在望的心里,形象是非常高大的。申在望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都是通过父辈们的老战友了解的。

申在望说,在他的心中,父亲永远是那座无言的青山。

参考资料:《青山无言 回忆父亲李井泉》

0 阅读:1

静心百年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