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粮食中转物流量预计达293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8%……”2月9日晚,在浙江省舟山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报到日,一系列重要数据从“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政协之声融媒专访现场传出。
舟山市政协委员胡寒萍指出,舟山区位优势显著、港口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坚实。谈及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落户舟山后粮食供应链产业链的突破性进展时,她建议,提升大豆、玉米等粮食精深加工水平,谋划建设粮食产业功能岛;强化江海联运物流体系建设,构建辐射长江经济带的高效粮食全程物流体系;推动多层次期现货市场建设,实现舟山粮食中转基地向交割与贸易集散中心转型。
作为深耕石化产业研发一线、手握多项专利的“新舟山人”,舟山市政协委员、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杨晓峰亲历了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从零起步到跻身世界级产业基地的跨越。针对做大“一滴油”全产业链文章,她提出,加强塑料加工业技术支撑,拓展炼化产品不同应用领域的客户黏性;聚焦石化产品储运安全与效率,创新应用超声波、无线传感、无人机及物联网技术。
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首批入驻企业之一,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目前拥有3500余家会员企业,年贸易额约5000亿元。舟山市政协委员、浙江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赖新表示,未来将巩固拓展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深化期现联动,推动期现一体化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价格指数体系,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提升“舟山价格”影响力;以更优质的会员服务能力、更完善的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大宗商品企业落户。
舟山市政协委员、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路辉强调,落实国家战略需多方协同。他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税收优惠与金融政策支持等政策引导;加强高端化工及国际贸易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长三角区域协作,探索智慧港口与数字化交易平台建设。
自2024年11月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以来,舟山市政协已开展多次专题调研。2025年,舟山市政协将聚焦“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主线,依托“听见舟商”政企协商平台,运用民主监督、提案督办、社情民意反映等履职形式,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智慧力量。(赵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