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帝国最后的“倔强”—四式反战车肉搏暴雷(刺雷)

啊佬莮骇 2025-01-16 03:34:24

日本刺雷,全称为四式反战车肉搏暴雷,其形制似木棍,长约2.21米,并在木棍的尽头安装有一个三角圆锥形战斗部,该战斗部的内部装有日式反坦克手榴弹,并在三式反坦克手榴弹的基础上再次缩短了长度,增加了装药,其头部为锥形罩,直径90毫米,并还装有三根尖刺,其设计破甲深度为150毫米。

四式反战车肉搏暴雷

刺雷的工作原理是想通过一根长长的木棍接上一颗特制的反坦克地雷,并利用士兵作为推进系统撞击坦克从而引爆炸药。

在实际作战时,日军的敢死队员们通常也会藏于暗处,等盟军坦克经过时,立刻拔下保险销,像拼刺刀一样冲向坦克,用尖刺抵住坦克装甲防止打滑,并等待地雷最终爆发并从摧毁坦克,当然,该敢死队员最终也将“如愿以偿”。

可以说,刺雷是一种使用简单,但危险系数极高的自杀式攻击武器,它的爆炸威力很大,其破片和金属射流可以覆盖周围的10米范围内的地区,威力差不多可以穿透150mm的钢板,是专门为了日军的自杀式冲锋而特别研制的,在面对美、苏等军事强国的钢铁装甲洪流时,无助的日军试图想通过这种“玉石俱焚”的方式来打击敌军的心理防线,想通过用一颗反坦克地雷+一根木棍的成本来消耗掉对方一辆价格不菲的坦克,并最终达到其疯狂的“一亿玉碎”的战术目的。

但是在实战中,这款武器的威力很难真正的摧毁坦克,顶多炸毁坦克的履带,而且面对坦克强大的火力,刺雷几乎很难接近坦克,哪怕接近了也不能保证能够100%引爆;在1944年的菲律宾战役中,日本陆军第十四方面军开始率先使用刺雷进行反坦克作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战后大量的刺雷被美军缴获,而到了1945年,除少部份运到南洋战场外,大部分刺雷则留在日本本土,最终因日本的投降而被销毁。

毕竟,在绝对火力面前,再强大的武士道精神也犹如草芥一般,刺雷的设计与发明,无不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后期中的疯狂与绝望……

0 阅读:35

评论列表

Muse

Muse

5
2025-02-07 06:12

标题有问题什么大日本帝国,是小日子

啊佬莮骇

啊佬莮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