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气根空气捕集,居家高二氧化碳,十五天实测,千万注意效率

春天华尔兹 2025-02-22 16:56:02

多肉气根空气捕集,居家高二氧化碳,十五天实测,千万注意效率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在家里种了好多花花草草,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养才能让它们长得更好?有时候看着那些心爱的绿植叶子渐渐发黄、枯萎,心里别提多难受了。你知道吗,这其中有个关键的“凶手”可能就是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在居家环境里,高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不小。

有位来自成都的朋友,他说自己家里有好几盆绿植,养了好几年。原本那些植物长得还挺精神的,可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叶子越来越小,而且颜色也变得灰暗无光。他试过各种办法,浇水、施肥都没落下,可就是不见好转。这让他特别纳闷,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其实啊,就像多肉植物,很多人以为把它们养在盆里,稍微浇点水,偶尔晒晒太阳就行。可多肉植物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其中气根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部分。多肉的气根就像它们的“小呼吸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还能帮助它们更好地呼吸。可是,在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下,它们的气根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十五天实测的事儿。在一个类似北京的北方城市,气温相对较为干燥的地区,有个网友在自家阳台上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想看看不同绿植在高二氧化碳的居家环境里,在十五天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他选了多肉、龟背竹、绿萝、散尾葵和虎刺梅这几种比较常见的绿植。

先来说说多肉。多肉的叶片大多肥厚,能储存一定的水分和养分。在这十五天里,除了给它正常的少量浇水,没有太多其他操作。开始的三天,多肉的状态看着还算可以,叶片饱满,颜色也正常。可到了第七天,就发现有些叶片边缘开始有点发干,微微萎缩。到了十五天,虽然没出现掉叶或者大面积病变的情况,但整体的生机感明显不如开始。

龟背竹可就不一样啦。龟背竹的叶子又大又漂亮,像一艘艘绿色的小船。刚开始三天的时候,它的叶子舒展得特别好,新叶也有点冒头的迹象。可是到了第七天,它的新叶生长速度就慢了下来,而原本舒展的大叶子的边缘好像也微微卷曲。十五天的时候,和开始的状态相比,就好像少了之前那种蓬勃的生长劲儿。

绿萝呢,大家都知道,它特别皮实,在很多家庭里都有种植。在这十五天里,三天的时候绿萝的新枝藤条还在努力地往上爬,新叶子也长得嫩绿嫩绿的,长得可欢快了。然而到了第七天,新叶子长出来的速度没那么快了,而且还发现地上掉了一些小的绿萝叶子。十五天后,掉叶的情况更明显了,整体的叶片也有点发暗,没有了刚开始那种清新的感觉。

散尾葵的情况也比较典型。在北方干燥的大环境里,散尾葵的叶子有点往下耷拉,像是没睡醒一样。开始三天还勉强能保持那种好看的扇形,到了第七天,就发现叶子上有一点点小黄斑,而且原本整齐的羽状叶片,有些小分支开始变得松散。十五天地时候,整个植株看起来就没那么精神,叶子耷拉得更厉害了。

虎刺梅就更有意思了。虎刺梅平时看着没啥动静,可在这十五天里也有变化。刚开始三天,它那红色的小花苞看起来还挺鲜艳的。可到了第七天,小花苞的开放速度变慢了,而且颜色也不如刚开始那么鲜亮。十五天的时候,有些已经开放的小花苞花瓣边缘有点发干的迹象。

从这些绿植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在居家这种相对封闭、可能存在高二氧化碳的环境里,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这就像我们在一个房间里待久了要出来透透气一样,植物也需要更优质的空气环境。

再对比一下生长环境比较好的,像在南方的某个海滨城市的一位网友分享说,他在家里阳台养同样的这些绿植,因为那边气候湿润,空气比较清新,而且经常开窗通风,所以在同样十五天的时间里,绿植们大多是茁壮成长的。就拿龟背竹来说,在南方城市那十五天里,龟背竹的新叶长得又快又好,边缘一直舒展着,叶片颜色也一直翠绿翠绿的;绿萝的新叶就像不要钱似的,一个劲儿地往上长,而且掉叶的情况几乎没怎么发生;散尾葵也是,整个植株的叶子都是舒展向上,没有一点耷拉的意思,新长出来的叶子还在慢慢展开,充满了生机。

这就是不同空气环境对绿植生长的巨大影响。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比如像有条件的可以经常给房间通风换气,要是没条件的,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改善。像放一些能增加空气湿度的小物件,还可以偶尔给植物周边喷喷水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哦。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在多种绿植养护中要注意对比和分析,比如多肉和虎刺梅,它们的生长环境要求就有很大差别;散尾葵和绿萝,一个更适合湿润环境,一个相对比较耐旱但在高湿度下生长更好。

那大家有没有类似这样在居家环境中发现植物生长异常的经历呢?或者有没有尝试过什么特别的方法来改善环境,让植物茁壮成长的呢?快来一起分享交流一下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