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浸盆浇水玄机,办公室干燥环境,三周促根计,90%人忽略
在咱们日常接触的绿植里呀,多肉那可是相当受欢迎的。它小小的、萌萌的,而且种类特别多,什么静夜、胧月,这俩可都是比较热门的品种,很多人家里或者办公室都养着。除了它们,还有佛珠、玉露、熊童子这些也很不错,特别是佛珠,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像绿色的珠帘,玉露呢,晶莹剔透就像翡翠珠子似的,熊童子叶片顶端带着红红的爪子,特可爱。
可是啊,好多人在养多肉的时候都遇到了问题,尤其是浇水这事儿。你能想象吗?据说有90%的多肉死亡都是因为浇水不当呢。就拿办公室养多肉来说吧,这地儿环境可干燥了,我有个朋友啊,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盆多肉,刚开始那小多肉可精神了,嫩绿嫩绿的,胖嘟嘟的。可过了没多久,这多肉就开始焉了,叶子都发黄了,整盆多肉看起来都没了生气。他在网上查阅了好多资料,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发现是浇水出了大问题。
咱们身边的很多办公族啊,其实都想在办公室弄点绿色植物来点缀一下环境,让单调的办公空间有点生机。我自己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分享,他说在他所在的那个大城市写字楼里,大家都很喜欢把多肉放在办公桌上,一来好看,二来看着它也心情好。但是因为这办公室环境干燥,而且大家工作的时候忙起来就顾不上照顾多肉了,浇水的频率和量就很难把握。
其实啊,不同的多肉品种习性还是有点区别的。像生长在沙漠边缘地区的多肉品种,比如一些老桩的多肉,它们的根系比较发达,在水分充足的时候能储存大量的水分,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很强;而像东云属的一些多肉,它们的根相对比较细,水分太多就容易烂根。这就好比不同地方的人适应不同的气候一样,北方干些,南方湿些,人的体质和穿着也有区别。
那多肉浸盆浇水到底有啥玄机呢?先说说这浸盆的原理吧。浸盆就是把花盆放在装满水的容器里,让水从底部的排水孔慢慢渗透土壤,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土壤均匀地吸收水分,避免局部积水。咱们举个时间例子,拿一盆比较小巧的多肉来说,如果用普通浇水方法,在干燥的办公室环境里,3天的时间可能水就从盆底流走了,但是这中间的土壤并没有完全被浸湿,多肉的根就吸饱水分了。而浸盆呢,15分钟左右就能让土壤充分吸收到足够的水分。
如果是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多肉的蒸发量大,浇水的频率可能就要高一点。但如果是刚入手的那种很小的多肉苗,7天左右浇一次水就可以了。这期间要注意观察,比如说咱们在南方的湿润地区和北方的干燥地区,同样养多肉,浇水的量和频率都要有所调整。在干燥的北方,可能多浇一点也无妨,但是在潮湿的南方,稍微多浇一点水,就很容易烂根。
我再给大家说说不同品种多肉在同一个办公室环境下的表现。就拿佛珠和熊童子来说吧。佛珠的茎特别长,叶片一节一节的,垂下来特别好看。它在干燥的办公室里,只要土壤不过于干燥,就能保持一定的生机。熊童子呢,叶片上有那种像小熊爪子一样的红点。它相对来说更需要稳定的湿度环境。我发现有个同事在办公室养佛珠的时候就比较顺利,因为佛珠对水分需求相对少一点,不用太频繁浇水。而另一个同事养熊童子就老是失败,就是浇水没把握好。
下面再给大家说说那三周促根计。一般来说,在多肉刚换盆或者移栽的时候,这个时候根系受到了损伤,需要好好养护让根系重新生长。如果是在办公室的环境下,第一周呢,就先不要浇水,让多肉适应一下新环境。这时候如果给它浇水,很可能会因为伤口感染而烂根。过个三天的时候呢,可以简单地在花盆边缘喷一点点水,保持一点点湿度。
到了第二周,这时候如果土壤已经明显干得发硬了,就可以用浸盆的方法让土壤微微潮湿。这个过程就类似咱们给受伤的人慢慢调养身体一样。比如说在那种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湿度变化相对小一点,三周的时间根可能就会长得很稳定了;但如果是在一些海拔较高或者气候多变的地区,可能三周后的根的状态会有波动。在第二周结束时,可以拿小铲子轻轻拨一点土壤看看根的生长情况,如果没有烂根,根有了一些新生的白色部分,那这周的养护就算成功一部分了。
然后到第三周,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多肉整体的状态适当浇少量的水。如果土壤没有完全干透,就只是边缘稍微干一点,可以在边缘给点一点点水。再拿花盆轻晃一下,感受一下整体的重量,如果重量合适,说明土壤湿度就刚刚好。
这里还有个冷门多肉可以对比一下,像玉扇这种,它和别的多肉不太一样,它的形状像扇子,叶子厚实。玉扇在办公室干燥环境里,土壤稍微湿一点就不好了,因为它很容易闷根。而静夜呢,在同样的环境里只要湿度在适当范围内,只要光照条件合适,就比较好养。这就是不同多肉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不一样的体现。
其实啊,多肉养殖还有很多小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究。像不同的养殖场景,像居家环境就比较多样化,有的家庭湿度比较高,养多肉的水分控制就和在干燥的办公室不一样;还有在阳台这个场景下,如果是在南方的一些多雨地区,阳台可能会有雨水淋到多肉,这时候就要想办法遮雨,不然水积得太多了也很容易出问题。再比如在咖啡厅里,环境相对稳定一些,但人来人往可能会带进来灰尘或者碰到多肉,这也需要特别注意。
那我们就来思考一个问题吧,在不同的城市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养护多肉的浸盆浇水方法会不会因为当地的气候、水质等因素而有更大的差异呢?比如说在北欧一些湿度比较高的国家,和我们干旱地区相比,在养多肉的时候,浸盆的水量、频率是不是要完全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