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观察:金城、三湘净利润承压;苏商、众邦逆势增长

金融界 2025-02-20 11:21:46

2024年全球银行业在多重“不确定性”中展现出韧性。地缘政治冲突、监管分化、经济增速放缓及技术变革挑战交织,但行业通过严控成本、优化资产质量实现了业绩稳健增长。步入2025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性未减,全球银行业仍有望通过战略聚焦与模式转型维持营收两位数增长,而民营银行分化加剧、政策与技术风险交织则成为关键变量。

民营银行业绩分化加剧,战略调整迫在眉睫

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呈现显著分化。以天津金城银行为例,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83%,净利润却大幅下降59.53%;湖南三湘银行营收与净利润亦双双下滑。网商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等同样面临“增收不增利”困境,主要受净息差收窄拖累。据披露,金城银行净息差较2023年下滑0.3个百分点至4.68%,头部民营银行利润空间持续受压。

然而,部分银行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逆势增长。苏商银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11.11%和10.34%,众邦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超26%。这类机构通过优化客群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及强化风险管控,在行业调整期中脱颖而出。值得注意的是,民营银行在“开门红”期间普遍选择下调存款利率,如辽宁振兴银行年内两度调降,旨在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与中小银行“高息揽储”形成鲜明对比。

政策与技术双重挑战,全球银行业承压转型

美联储政策动向持续扰动全球银行业。2025年初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对通胀风险保持警惕,强调需进一步确认通胀降温趋势后再启动降息。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潜在的关税政策可能推升企业成本并传导至终端价格,加剧通胀波动性。业内分析指出,若关税长期化,银行资产定价与信贷成本管理将面临更大挑战,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延缓利率决策窗口。

技术变革成为另一核心变量。DeepSeek等AI技术加速渗透信贷审核、合同管理等场景,推动效率提升与生态重构。例如,该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优化信贷材料解析,将审核周期缩短30%以上。然而,数据安全与模型风险亦引发关注。银行通过数据脱敏、访问控制及多模型校验等手段应对风险,但如何在创新与合规间取得平衡仍需长期探索。监管层面,《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技术应用中的信息披露与应急机制,为行业划定了安全边界。

2025年,全球银行业需在业绩分化、政策波动与技术迭代中寻找新平衡。头部机构凭借战略定力与敏捷转型能力或进一步巩固优势,而中小银行则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行业的未来增长,将取决于其能否在不确定性中精准捕捉结构性机遇。

本文源自:金融界

0 阅读:4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