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诚回家看父亲最后一面,7年不见的发妻想与他同房遭拒,母亲好说歹说,才勉强跨入房门,结果他反应冷淡,没丝毫兴致,妻子觉得丈夫现在看不起自己,气不过拿剪刀刺破喉咙,流了满地的血!
权威资料来源:《陈诚的两次婚姻》、《陈诚的妻妾儿女》
1917年,这一年,陈诚从师范学校毕业。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他可以去父亲担任校长的青田敬业小学任教,就业无忧。但他父亲为人正派,拒绝让他走后门,没办法陈诚只能来到一所农村小学教书。
但是农村毕竟比不得城市,陈诚无法忍受这种苦闷。他敬佩父亲的操守,可实在不愿意自己就这么埋没在犄角旮旯里,于是就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的体育学校谋生。
没想到,此举惹怒了父亲,他找到陈诚,对他一顿训斥。眼见父子两人要吵起来,陈诚的好友吴子漪赶忙站出来打圆场,还说:陈诚有能力,未来必定是青田的大伟人!
而吴子漪的这番话,也被周围人起哄,同校的孙潜贞笑着说:既然陈诚是大伟人,恰好你的妹妹吴舜莲也是一个良女子,何不干脆两人许为婚姻,结一个天作之合。
一听这话,原本怒气冲冲的陈父也不生气了,转头就笑着要与吴子漪立婚约。
本是劝架,突然变成了嫁妹,吴子漪也是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好歹熟知陈诚的人品,吴子漪干脆也把玩笑当真,双方就此敲定了这件大事。
就这样一个意外,陈诚突然讨得一个老婆。虽然有些懵,但他并不反对。
毕竟这位未婚妻出身富贵之家,这场婚姻势必会给他带来丰厚嫁妆,所以虽然他与吴舜莲没有任何感情基础,但默许了这个安排。
刚开始,陈诚对自己这位并不熟悉的妻子还是很满意的。
资料记载:1919年他考入保定学校第8期炮兵科,1920年他从吴家载着满满的嫁妆还乡。在回家的路上,意气风发,学业和婚姻双丰收,可谓是羡煞旁人。
而结婚后,陈诚对吴舜莲也并无恶感,双方和谐度过了一个比较短暂的蜜月期,彼此间感情也一直慢慢升温。
不过作为未来国民党内部的风云人物,陈诚自然不可能一直沉溺温柔乡,结婚仅5个月后,他就来到广东谋求发展,留下妻子独守空房。
陈诚的能力不错,运气也很好,他先后遇到了邓演达、蒋介石,这两人都对其十分欣赏。尤其是蒋介石,极为看重他的能力,当时索性将他提拔为新成立的炮兵营第一连连长。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赶上了“棉湖大战”,这是他崭露头角的一战——在教导团1000余人对抗2万敌军的艰难局势下,抓住机会连开三炮打中陈炯明大本营,帮助蒋介石彻底扭转战局。
经此一战,蒋介石对陈诚开始委以重任。照此轨迹发展,陈诚很快能完成人生的一大跨越。但1925年他的父亲去世,本处事业上升期的他不得不回家料理丧事。
回家后,他看着父亲的遗像,想到自己未能尽孝,也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内心无比悲痛。加上自己身上作战时期的伤口还未痊愈,自然没有功夫去想男女之事。
可一直独守空房的妻子,却觉得丈夫难得回来一次,对自己却这般冷淡,这不太正常。她丝毫没有注意到丈夫此刻在想什么,只是觉得热脸贴了冷屁股,甚至还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新情人,看不上自己了。
就这样,双方大吵起来,之后妻子忽然情绪失控,居然抄起剪刀刺破喉咙。霎时间,鲜血四溅,妻子就这样倒在血泊当中。幸亏陈诚的母亲及时发现请郎中出手止血,这才保住一命。
闹了这么一出后,陈诚和妻子吴舜莲的关系彻底降至冰点,彼此间再难回到从前。没过多久,陈诚就离家,全身心投入到北伐战争当中。
虽然婚姻失败,但陈诚的事业却发展很顺利,1928年他已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独居且无子的陈诚动起了另娶的念头。
于是他找到吴家人协商,希望能够和离。虽然此举遭到吴家坚决反对,但吴舜莲最终还是选择让步,她和陈诚约定:两人不离婚,但允许陈诚加娶一个妻子,为陈家延续后代。
有了吴舜莲的默认后,陈诚便有了找新妻子的盘算。由于蒋介石很看好他,所以当得知陈诚要另娶妻时,他果断出面,把自己和宋美龄的干女儿谭祥介绍给对方。
谭祥的身份很特殊,此人不仅深得蒋介石、宋美龄的宠爱,还是民国著名人物谭延闿的女儿。毫无疑问,娶了谭祥,往后陈诚将一片坦途。
而陈诚也把握住了这次机会,积极对女方发动攻势,并在1931年抱得美人归。
而谭详的确是个贤内助,她为陈诚生下6个子女,帮陈诚带来不少政治资源的同时,还将陈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
即使是面对情敌吴舜莲,谭详也能放下身段,称呼对方为“姐姐”。
在她的协调下,陈诚妥善安置了吴舜莲,还把自己老家房产权转给对方,并许诺离婚不离家,依旧承认吴舜莲是陈家的媳妇,陈氏族人也依旧对她尊敬有加,称呼她为“大奶奶”。
根据知情人士回忆,对于这个“大奶奶”,陈诚还会每个月寄给她100银元,所以余生还算过得不错。她最终在1978年去世,享年82岁,也算是有个不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