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蜀汉可能会面临以下三种情况。
1. 最佳情况 如果魏延能在10日抵长安,且夏侯楙弃城,同时蜀军控制潼关,那么诸葛亮可在20日内会师。这样的话,蜀汉将占据关中,但也需应对张郃和曹真的反扑。
2. 最可能情况 如果魏延在15日抵长安,夏侯楙闭城死守,且张郃援军在20日抵达,那么魏延将面临粮尽溃退的局面,诸葛亮的主力也无法及时支援。
3. 最坏情况 如果魏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长安,或者夏侯楙坚守城池,那么蜀汉将损失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北伐将彻底失败。
如果诸葛亮采用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蜀汉可能会面临以下三种情况。
1. 最佳情况 如果魏延能在10日抵长安,且夏侯楙弃城,同时蜀军控制潼关,那么诸葛亮可在20日内会师。这样的话,蜀汉将占据关中,但也需应对张郃和曹真的反扑。
2. 最可能情况 如果魏延在15日抵长安,夏侯楙闭城死守,且张郃援军在20日抵达,那么魏延将面临粮尽溃退的局面,诸葛亮的主力也无法及时支援。
3. 最坏情况 如果魏延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抵达长安,或者夏侯楙坚守城池,那么蜀汉将损失大量的兵力和物资,北伐将彻底失败。
评论列表
历史TOP
历史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微風中的雨
相当于提前决战了。丞相的想法是堵街亭和祁山,陇右五郡包饺子拿下,然后慢慢蚕食关中;魏延的想法是堵潼关阻延曹魏关东援军,丞相率领主力快速抵达关中,消灭迫降曹魏的雍凉兵团,一战拿下长安以西的雍凉地区。现实是丞相出祁山后,陇右五郡三个直接降了,说明曹魏在雍凉方向并不稳定;魏延方案是寄希望长安投降,遥想关羽威震华夏就是因为曹魏中原地区“群盗”响应,丞相大军抵达关中,魏延固守潼关,来个“威震关中”感觉也不是不可能。后来曹睿亲自坐镇长安,感觉就是要震慑关中亲汉势力
用户15xxx61 回复 03-19 22:53
我觉得还是很不可行,做个假设,魏延拿下潼关,但洛阳和西安是一马平川,很近,河南陕西的朋友应该很理解。曹睿就在洛阳,肯定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骑兵快的话就两三天能到达潼关,估计丞相还在山路上。我们再作个假设,就算魏延几千人镇守到丞相到达,以丞相那点人估计也只能加入防守潼关,难以抽兵去降伏陇右那几个城,虽然有几座是投降的,但那是丞相大部队跟进的情况下,至于小部队来,别人也会审时度势,衡量利弊,评估你守住潼关的概率,退一步说,那几个城池还是投降了,但毕竟还有几个没投降的,丞相分兵的情况下吃不吃得下?什么时候吃下,潼关可是一直在战斗着的,并不是驻扎等你消化陇右。这里未知变数可不能不考虑。再退一步假设,潼关守住了,也控制了西北,打起消耗战,那粮食呢?曹魏的地盘在粮食大省河南,地貌主要是平原,粮食运输快捷。而西安肯定已经坚壁清野,粮食是没有,靠陇右那几个城不一定供应的蜀汉大部队的消耗,如果从成都运粮,路远崎岖,如果再和第四次北伐一样连下几月雨,这里变数太大。假设这些因素不存在,但魏军除掉边防军还能是蜀军的三倍,打消耗战蜀汉能否打得起?蜀汉九十多万人口,兵数已经限定了,死一个少一个,蜀汉能否消耗的起?
微風中的雨 回复 用户15xxx61 03-20 09:42
子午谷奇谋本就是一个赌,赌谁更兵贵神速,谁先拿下长安和潼关。当年曹操长坂坡击败刘备后为何放弃刘备去抢江陵?因为江陵是荆州军的粮草军械水军集散地,而长安就是关西雍凉军的后勤中心和指挥部。郝昭凭借千余人低于丞相几万人近一个月的围攻,魏延五千人守潼关,守关比守城简单。一出祁山雍凉兵力薄弱且分散,没有威望高的人坐镇,关西一盘散沙,长安是汉朝故都,声望极大,一旦收复长安潼关,对雍凉百姓的震撼可想而知(比如姜维等),陇右几乎传檄而定,少数顽固分子缺兵少粮,成不了气候。一出祁山曹魏篡汉不到8年,相比400年炎汉,谁号召力更大?雍凉降军就地征用+招兵。蜀汉军的成败就是堵住潼关,同时丞相大军兵抵长安。曹魏援军无法通过潼关可以北渡黄河,但我要的就是你北渡黄河,除了拖慢行军速度还能加剧粮草运输难度,根据科普UP的说法骑兵对于粮草的消耗是极大的,而丞相治下的汉军野战是不怕曹魏军的。至于粮草,长安是曹魏关西中枢,潼关在手,从黄河北边绕路运粮的曹魏军和就地筹粮+益州运粮的蜀汉军,宛如又一个汉中对峙,坚壁清野的前提是长安指挥部仍。僵持一久,孙权应该也有动作了,东南战事再起,历史上的统一速度大都是挺快的,几年就统一
用户16xxx49
实际证明后来夏侯琳真的跑了啊!
古月胡
蜀汉弱小,如果没有奇谋,最终肯定是失败。诸葛亮想要稳扎稳打。但是,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只有奇谋才会有胜利的希望。这个情况可以参考后世的粟裕战略布置。
1100032
要是都这么算,邓艾绝不会渡阴平。后世的王聪儿更不会带拖家带口的农民军过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