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媒体支持,“早抗纤,畅呼吸——肺纤维化科普教育行动”启动,以“早抗纤,畅呼吸”为主题,号召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积极面向公众开展疾病科普,助力患者早筛早诊,减少漏诊误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陈荣昌教授表示,近年来肺纤维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公众对其认知程度却普遍较低。许多患者早期不重视,等到有呼吸困难的时候才去看病,通常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向肺纤维化患者及其高危人群传递疾病早筛、早治的科普知识。”
常见的肺纤维化类型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进展性肺纤维化(PPF)等。其中,IPF病因不明且十分凶险。目前我国居民对风湿免疫疾病与肺纤维化关联的认知十分有限,导致很多患者漏诊误诊。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绍,“进展性肺纤维化疾病可由类风湿关节炎等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而来,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可以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如果疾病累及肺部,就可能导致肺纤维化。”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代华平教授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代华平教授介绍,早诊早治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窗口,而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是诊断肺纤维化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误诊率。
武汉市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周文煜教授
武汉市第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周文煜教授分享了他做疾病科普的经验。“医学知识的传播不仅需要专业深度,更需要以贴近大众的方式,让老百姓爱看、看得明白。希望有更多同行参与到健康科普教育行动中来,搭建健康的桥梁,让更多老百姓获益于专业的医学知识。”
主编:邱越
校对: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