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达自杀后,陈伯达发妻褚友仁活成了祥林嫂

莫地方 2024-07-16 18:45:52

在母亲眼里,孩子都是世界给她们最好的礼物,所以在自己孩子诞生以后,母亲都会尽最大努力照顾自己孩子,希望他们能健康长大结婚生子,过上自己想好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所有母亲对自己孩子最普通的爱,她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命百岁,不要遇到任何波折,然而这个世界那有些相像中美好,所以一切最糟糕的结局都有可能产生,那个结局产生将是对所有母亲最沉重的打击,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母亲的世界瞬间崩溃,在也没有任何生机,有的选择结束生命,还有的则是成为了祥林嫂。

褚友仁在儿子陈小达自杀后,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活在回忆中,在儿子去世后他不断和人叙说,最终活成了祥林嫂。

陈伯达作为特殊时期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所以不少人对于他的家室产生了特别兴趣,他们很想知道陈伯达妻子是谁,孩子又是谁,他有一段怎么样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机遇让他达到了无数人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峰。

陈伯达一生有三段婚姻,发妻褚友仁和他相识于莫斯科,第二任妻子余文菲则是在延安时,最后任妻子刘淑宴则是在建国前期,几人分别为他诞下了三子一女,这几个孩子命运各有不同,其中最为悲惨是陈小达,命运较好是陈晓农和他的女儿陈岭梅,陈晓云则是因为特殊原因不能自理,从这里可以看出,陈伯达几个儿女的命运都有些波折,这当中让人最为悲伤当属陈小达,为什么这样说,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陈伯达在去苏联列车上褚友仁相识,两人很快弄出了爱情的火花,到达苏联后两人开始约会,经过一番相处后,发现彼此都喜欢对方,所以两人确定了关系,陈伯达在苏联待了三年左右,之后他和褚友仁回到国内,回到国内不久,两人结婚了,不久后便有爱情结晶。

1933年,陈伯达长子陈小达出生,陈小达出生代表着进入而立之年的陈伯达有了自己儿子,小达这个名字,主要是寓意小陈伯达的意思,陈小达出生让陈伯达高兴一阵子,毕竟谁第一次当父亲都很高兴。

然而,国内的情况不太稳定,这让陈伯达夫妻希望儿女可以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生活,于是他们趁着总理去苏联治疗胳膊的机会,托总理将年幼的陈小达带到苏联。

这一去,陈小达便在苏联一直生活到了1958年,那年陈小达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便从苏联返回国内,开始和父亲陈伯达生活在一起,这时候父亲陈伯达已经和生母褚友仁离婚,两人虽然离婚了,但是陈小达也经常看望自己的母亲,当时,褚友仁在水电部水电建设总局担任研究室主人和机关党委宣传部长。

由于长期在苏联的原因,陈小达不会说汉语,仅会有俄语,所以在家里的时候,陈伯达和他交流的时候都是用俄语。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会讲汉语,会给自己造成许多不便,陈伯达为了儿子生活前途考虑便将送到北京大学旁听汉语课。

由于是高官子弟的原因,一些关键东西上比外人重要,所以陈小达被安排到关键部门工作。由于父亲的缘故,陈小达居住地方和工作地方都不错,所以领导将他分配到了苏联专家旁边工作,可以说他的前途十分光明。

在这里,陈小达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那个人,她一直生活在苏联,两人都会俄语,所以陈伯达很是希望两人能在一起,然而,命运多变让陈小达这段感情结束了。

这段感情结束,对陈小达打击很大,导致工作上出现失误,之后他希望能找父亲谈谈,然而陈伯达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儿子进行交流,心情极为苦闷的陈小达,便走向了生命终结点,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陈小达死后由于害怕陈伯达会受到刺激,所以这件事情在一年后才告诉他,陈伯达对此很是悲伤。

儿子去世后,褚友仁对陈伯达建议很大,他觉得陈伯达只顾自己的仕途,根本没空理会儿子,所以导致了悲剧的产生,认为如果儿子在自己身边,或许能避免最悲惨的结局。

由于对陈伯达怨恨一直没办法打消,所以就算在陈伯达出狱后,她都没能原谅陈伯达。

晚年的时候,褚友仁独自一人生活,可以说如果不是干女儿冯颖平的原因,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褚友仁的晚年到底怎么样。

1982年,杭州天气十分炎热,为了照顾离休老干部,便安排他们到莫干山休养,冯颖平受到报社指派去了莫干山采访离休干部。

起初,冯颖平不认识褚友仁,如果不是旁边人告诉她,或许她压根不知道,眼前这位平淡无奇的老太太,居然是曾经的风光人物陈伯达的第一任妻子。由于,褚友仁喜欢独来独往,所以在莫干山上基本上没人来往,或许是记者职业的原因,所以她觉得褚友仁身上应该有故事。

于是,冯颖平便主动接触褚友仁,本以为会遭遇她的冷遇,没想到褚友仁态度十分不错,这让冯颖平有些出乎意料。褚友仁拉着眼前这位年轻女记者,在自己房间里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告诉了冯颖平。

1925年的时候,褚友仁便加入了革命,她的姐夫罗亦农是早期的领导人,在姐夫的影响下,褚友仁去了莫斯科,在这里他结识了陈伯达,在苏联的时候,两人经历了恋爱所有的阶段,感情十分不错。1933年,两人回国登记结婚,不久后生了个孩子,取名陈小达,寓意小陈伯达的意思。

由于,冯颖平和褚友仁相处十分融洽,下山的时候,褚友仁邀请冯颖平去她当时所居住的地方-新安江紫金滩叙旧,冯颖平对此很是意外,所以她没有回杭州,而是跟着褚友仁去了紫金滩。

来到褚友仁家后,褚友仁将一些尘封已久的照片拿到了冯颖平看,光阴无情,可照片有情,在陈旧泛黄的照片里,总有回忆不完的往事。其实,我觉得无论时光怎么流逝,照片上的你永远是当初的你,所以不少人对于照片很是珍惜,毕竟这里有不愿忘记的过往。

褚友仁已满头白发,身边并没有其他人,所以在她记忆里,早逝的儿子是她永远的痛,所以关于儿子一切都记得清清楚楚,那年他将儿子交给要去苏联治疗胳膊的总理。本来,他们是希望儿子能在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生活,这想法确实没错,可实际上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残酷的。

儿子去苏联不久,褚友仁和陈伯达感情破裂,两人走向了离婚,褚友仁在之后并没有给自己找个伴侣,陈伯达却找了两个伴侣。

解放后,褚友仁先是在四川工作,之后被调到了北京工作,到北京褚友仁很是怀念自己儿子,所以一直在探听儿子消息,之后大学毕业陈小达回国来到了父亲陈伯达身边生活,但他也经常来看母亲褚友仁。

褚友仁对于儿子顺利长大成人很是高兴,她觉得她完成了一个母亲应该完成的大部分任务。

本以为幸福时光很快会来临,哪知道儿子突然离世,这让褚友仁在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来,在之后的岁月里,褚友仁遇到熟人,便不断聊起自己的儿子的一切。

儿子的离去,让褚友仁晚年生活一下子成空,所以找到了组织,希望能在自己亲友中,给自己找个养女,组织上答应了,于是褚友仁回到了四川老家,从自己亲友中,找了个女孩当自己养女,之后她将养女户口移到北京,接着又给她安排了工作,然后和自己养女过了一段不错的生活。然而,特殊时期开始,养女被迫离开了她,最后和自己男友去了黑龙江,这让晚年的褚友仁又一次陷入了孤独之中。

过了一段时间后,褚友仁申请南下来到了浙江,一个人在紫金滩独自生活,在这里她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生活,在没事的时候,她依旧想着过去和自己儿子。

由于和陈伯达夫妻一场,所以有事没事都会关注陈伯达,然而在一段时间后突然没有陈伯达消息,所以她也不知道,陈伯达到底是死是活,这让她焦虑了一段时间。

1980年,那场令人瞩目的审判中,她从电视直播中看到了陈伯达,褚友仁有种恍如隔世感觉,因为在她的印象中,陈伯达没有了过去的风光,有的就是老气横秋,可以说时光改变了太多。

由于陈伯达又一次出现在公众眼里,所以作为她的发妻的褚友仁被人关注不断,不少人在背后说,她就是陈伯达第一任妻子。

面对其他人的议论,褚友仁直接选择远离人群,不愿和其他人过多接触。

在褚友仁最为孤单寂寞的时候,冯颖平突然出现,让她眼中有了一丝光芒,她觉得和眼前女记者很有缘分,她希望能收冯颖平当自己干女儿,所以她握着冯颖平手,表示:“你当我的干女儿可好”。

面对老人突然请求,冯颖平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她想过拒绝,但是看到眼前经过岁月折磨老人的目光,内心五味杂陈。褚友仁看出了冯颖平的顾虑,立马解释道,自己啥都不缺,也不需要干女儿一分钱,她缺少的是一份亲情。

冯颖平没有答应褚友仁要求,但是她也没拒绝,不过,在她离婚紫金滩后,她一直想着褚友仁这位独居老人,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她把接到了杭州,在杭州过中秋节,这让褚友仁很是高兴,也许这是她怎么多年来最快乐的一天。

由于在杭州就居住几日,所以冯颖平将她安排到报社宿舍里,然而褚友仁身份过于特殊,所以大家在知道褚友仁身份后,便对她有了闲话。

由于,褚友仁已经经过很多波折,所以她对于这些闲话很是敏感,在听到这些话后,她很担心自己会连累褚友仁,所以她收拾了行李,离开了杭州,回到了紫金滩,继续过着独居生活。

至于认冯颖平做干女儿事情,也就没有在提及,之后冯颖平由于工作太忙,没有和褚友仁有过多的交集。

回到紫金滩后,褚友仁继续生活在抑郁中,所以她的生活充满了暗淡,由于身边没有人陪伴,这让褚友仁身上很快产生了各种疾病。

1985年春节,褚友仁在这个万家团聚日子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5岁。褚友仁去世后第四天,《浙江日报》刊登了她去世的消息,并对她的一生进行了总结。

和陈伯达比起来,褚友仁晚年十分不幸,虽然陈伯达在监狱里多年,可他在保外就医后,有陈晓农和妻子张兰华的照顾,所以陈伯达的晚年还是不错的。至于褚友仁,则是在自己儿子陈小达去世后,她的世界彻底崩塌,原本她也想找个人陪伴自己,但由于世道多变,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儿子去世后,褚友仁活成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后会有这个情况,也许只有在不断叙述中从,才能感受到儿子的气息。

1989年9月20日,陈伯达结束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享年85岁,这时候褚友仁已经离去四年。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2 阅读:928

莫地方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