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稗官
编辑 |稗官
1944年,在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大别山内的一个小县城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谁也没料到后来的他能有如此传奇的一生。
钱运录出生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国内局势相对稳定的年代。
那时候,农村的百姓虽然能够解决温饱,安稳度日,但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
但钱运录的父母却非常有远见,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尽管家庭不富裕,也依然选择供他读书认字。
钱运录本人也深知父母的不容易,在学校里他比同学们更加用功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他便帮助父母干农活,分担父母的压力。
受到红色土地的影响,钱运录从小便萌生了保家卫国的梦想,原本是打算在高中毕业后前往部队参军的,没想到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在60年代考上一所好大学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边是自己的梦想,一边是难能可贵的机会,钱运录陷入两难。
但在咨询完家人老师的意见后,钱运录豁然开朗,自己参军的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但谁说学文化就不能报效了呢?
最终,钱运录选择踏上大学的求学之路。
大学四年的时间飞逝而过,这期间钱运录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分外充实,学好专业课的是同时,也参与不少实践活动,顺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这些经历让钱运录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毕业的第一时间钱运录就申请回到家乡,在老家大悟县公社开始了自己的“基层锻炼”之旅。
那时的钱运录做着最基本的调研工作,却没有一丝懈怠,面对村民提出的建议,他都认真登记在册,回到办公室后仔细思索相关政策。
就是这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钱运录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干到了大悟县县长一职。
在担任县长期间,他着力于大悟县的经济发展,融会从别处所学的先进经验,从而改善了大悟县的民生状况。
在取得一定成绩后,钱运录步步高升,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然成为湖北省委副书记。
为了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钱运录大刀阔斧的对湖北的经济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皆取得不错的成绩,经此一役,钱运录被中央赏识,委派他前往贵州担任省长,解决探寻贵州的发展之道。
贵州身处内陆,且群山环绕,因交通闭塞,导致经济远落后与周围其他地区,在钱运录上任前,中央已经在贵州施行了“八七扶贫”的政策,但贵州依然存在3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
所以想要提高贵州的发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来到贵州后,钱运录成立了一个调研小组,花了整整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去到了贵州每一个角落走访调研。
这段时间,钱运录仿佛回到了最初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白天四处走访,晚上汇报讨论。
在央视《东方之子》的专访中,钱运录提到,在走访过程中,他看到很多贫困户家中除了一个落魄的房子和必备的锅、灶、床外,基本什么都没有,让他看着十分痛心,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改善他们的生活。
终于在摸清看贵州省内所有的情况后,钱运录开始了他的改革计划。
“要致富,先修路”钱运录了解到贵州的交通闭塞是阻挠经济发展的一大痛点。
于是他着力改善交通设施,修建了一条条便捷的公路,打通了山区的交通要道,在他的领导下贵州每年都会改建和修建1万里的路。
交通日益便利,贵州的潜力得以展露于外界,许多资本与资源纷纷流入贵州,其经济也渐有起色。
与此同时,钱运录还洞察到贵州旅游业大有可为,没有被大肆开发过的贵州风景秀丽,四处都是绿水青山和特色的民族风情。
钱运录引入一系列旅游政策,邀请外敌投资者考察,推动贵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他的努力下,贵州的旅游景点迅速在国内打响名气,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梵净山等景点让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一系列的政策让贵州经济的到了巨大提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钱运录深知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于是他多方筹措资金,助力改善贵州教育条件,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出色的工作能力,优秀的政绩,使得钱运录在担任贵州省长,还被调往黑龙江担任省委书记,到后来还荣升政协副主席,享受副国级待遇。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钱运录取得如此成绩,他的家人和亲戚肯定跟着沾光了吧。
非也非也,钱运录虽然身居要职,却从来没有动用手中权力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谋取私利。
钱运录的哥哥是一名供销社的售货员,在退休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小卖部,靠着一个月400元的退休金,养育膝下的四个孩子。
长子前进,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钱运录不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反而以儿子靠自己就能有一门养活自己的手艺而自豪。
现在钱运录已经退休安享晚年,而他的从政生涯为所有人展现了什么叫做为国为民,清正廉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