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正在吃晚饭的钱学森突然惊呼:“这菜气味不对!有毒!!”警卫马上把菜拿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09 09:12:11

1964年,正在吃晚饭的钱学森突然惊呼:“这菜气味不对!有毒!!”警卫马上把菜拿去化验,果然化验出了剧毒,究竟是谁要毒害这个伟大科学家? 1964年的北京,天气已经转凉。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食堂里,正在用餐的钱学森突然察觉到面前的菜品散发出异常的气味。作为一位资深科学家,他敏锐的直觉让他立即警觉起来。"这菜气味不对!有毒!"钱学森的这句话,让在场的警卫立刻紧张起来。食物样品被迅速送往专门的化验室,检测结果证实了钱学森的判断——这些食物中确实含有剧毒成分。这次意外揭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 为什么有人要暗杀钱学森?这要从他的归国之路说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当时在美国享有崇高地位的钱学森决定放弃一切,回到祖国效力。然而,美国政府深知钱学森的价值,竟然采取软禁等手段阻挠他回国。直到1955年,经过中国政府的多方斡旋,钱学森才终于踏上归国之路。 10月8日,钱学森一家抵达香港,准备经罗湖桥进入内地。这座看似普通的桥梁,却是当时境外势力经常实施暗杀的地点。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在邮轮上就已经商定了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所幸,在严密的安保下,钱学森一家最终平安抵达北京。 回国后的钱学森立即投入到国防科技事业中。1956年2月,他向中央提交了一份重要的建议书,随后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导弹研制工作逐步走上正轨。这样一位被美军评价"价值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的科学家,自然成为了某些势力眼中的眼中钉。 就在这次食堂投毒事件之前,钱学森已经在青海西宁遭遇过一次暗杀。当时,他正在西北地区进行导弹基地选址考察。这次暗杀未遂事件的调查显示,幕后黑手与境外特务组织有着密切联系。这两起接连发生的暗杀事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为了保护这位国防科技的中坚力量,国家很快就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安保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派遣专员段恩润负责钱学森及其家人的食品安全工作。这样的待遇,在当时连十大元帅都未曾享受过。 这些暗杀企图不仅没有动摇钱学森报效祖国的决心,反而让他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游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两次暗杀事件之后,国防部立即着手组建了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保障团队。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由段恩润担任专员,全权负责钱学森及其家人的饮食安全工作。段恩润首先在国防部设立的检疫室接受了专业培训,掌握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各项技能。 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国家在五院保卫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化验室。这个化验室的选址颇费周折,最终定在距离钱家住处不远的地方,既方便及时送检,又能确保安全。当时国内的实验设备还相对落后,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国家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了先进设备。 一台从苏联进口的冰箱和一台德国产的高倍显微镜,成为了这个化验室最重要的两件"武器"。这台德国显微镜在当时堪称一流水平,能够清晰地观察食品样本中的细微异常。为了确保随时能够通报检测结果,化验室还特别配备了当时并不普及的电话线路。 段恩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所有送到钱家餐桌上的食材,都必须经过至少三道检验程序。每一份食物都要留取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细致观察,确保没有任何可疑物质。检验合格后,还要将化验单存档,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记录链条。 在采购环节,段恩润规定钱家不得自行在外购买任何食品,特别是给孩子食用的零食,都必须经过专门渠道购买和检验。为此,专门建立了一套封闭的食材供应链,从产地直接采购,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在严格监控之下。 这样的待遇在当时可以说是空前的。即便是位高权重的十大元帅,也没有配备专门的食品检验员。在新中国的科学家群体中,也只有钱学森一人享受这样的特殊保护。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位航天科技领军人物的重视程度。 然而,钱学森本人对于物质享受却格外淡泊。在那个"万元户"都还是稀罕事的年代,他就将一笔高达一万元的稿费全部捐给了买不起文具的学生。他经常谢绝各种商业题字邀请,也从不利用自己的声望谋取私利。大量的稿费和奖金,除了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外,都被他用于支持教育和科研事业。 2009年10月31日,这位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基础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享年98岁。几十万群众自发前来送别,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这是国家对他最高的敬意。钱学森一生都在强调,真正伟大的是人民和祖国。他用毕生的心血,为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始终谦逊的科学家,用他的人生选择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卓越的才能,更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他的故事,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册中。

0 阅读:36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