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来审视《奥赛罗》,现实主义悲剧,好的观众并非好的

孤客电影解说 2023-06-15 10:37:04

一九五四年六月,一出惨剧在纽约的百老汇剧场上演。在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一剧中,一名水手向舞台上的一个人射击,这个人是那个在舞台上引起奥赛罗窒息而亡的人。

当他发现自己误杀了一名男主角之后,他也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审美的观点来看,这个“最佳听众”是不够“优秀”的。从美学的观点来看,戏曲是一种动态的演出艺术,它以演员的舞台演出来反应并表现生活的、视觉的、听觉的、立体的时空。

因为受到了戏剧冲突的影响,军官一怒之下将演员给杀了,这让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他没有掌握好自己的审美距离,也没有掌握好在美学中的情理,这正好反应出了他缺少优秀的美学修养和保持适当的距离的能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行为冲动、极端。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作家,作品,大众这三者之间,大众不仅是一种消极的因素,而且也不只是一种反映,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一本书若没有读者的主动介入,其历史性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众同样是一种艺术形式。

在《论美和艺术》一书中,苏联美学家格·尼·波斯彼洛夫把“最狭隘的艺术”定义为“在精神世界里创造的美术”。

审美是指在观看话剧时,人们对话剧美的注视,以及这种注视所引起的一种情绪上的兴奋与喜悦的心态。观众的心态等都会对该剧的演出产生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回忆,本文开始提到的那个惨案,正是因为观众席上的群情激愤,导致了剧中人物的死亡,从而导致整出戏无法进行下去。

将真正的人物误认为是真正的人物,这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此外,还存在着进入角色后难以自拔的现象。这说明在我们的审美实践中,不管是在美学实践中,还是在创作中,我们都很容易陷入对现实生活的模糊不清和对美学距离的掌握不足的尴尬境地。

“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可以从一个有名的“迷雾”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当一艘船上的人遇到迷雾时,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不管是旅客还是船员,都会对未知的威胁感到害怕,感到烦躁、焦虑和不安。

就像是在大海上遇到大雾,为了保护自己,人类对大雾的美学就会失去,而我们也会被自己的私心和欲望所困扰,从而影响到美的形成。

如果能将这片迷雾孤立起来,抛却和自己的生命安全无关,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那就是一种艺术。所谓“距离”,就其主观而言,就是指在美学中,与实际的功能目标之间要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在客体方面,要把美学客体与其它东西彻底切断关系。

所谓“最好的听众”,正是由于在观赏美术时不能维持一种与美术的心理距离,将美术当作真实,从而对美术的一般观赏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美学上的差距可以将美学与艺术“提升到超越个体利益的狭窄联系的高度,并赋予其“标准”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距离太大,那么,他对审美客体的认知就会一直处于一个求知的状态,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不会被一件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达的内容所感动,从而造成他不可能对这件事产生一种艺术审美的共鸣。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功利性目标的干涉,使人的美学思维被打断,从而使人产生一种不和谐的美。要使美学得以建立,就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心理空间。

“不管是在艺术鉴赏方面,还是在艺术创作方面,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尽量减少这种差距,但却不会减少这种差距。”

在美的实践过程中,感情是与美的联系的桥梁,没有感情,就没有美。

比如,古代的诗歌中,经常用“竹”来比喻“君子”,如果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欣赏竹子的时候,就不能形成一种艺术的美感,它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艺术的美感。

尽管感性在美学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理性在美学上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比如,在观戏的时候,会用真实的手枪来杀死演员,这就属于一种丧失了审美正常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主体丧失了对客体的理性认知,从而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然而,从美学的观点来看,这个“最佳听众”谈不上“优秀”,甚至还不能算是“最好的听众”。由于他不仅缺乏美学素养,还缺乏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控制,缺乏自我修养,无法掌握好审美心理距离,失去了理性,过度地将自己的感情行诸于极端的暴力,从而导致了戏剧的正常进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