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打工人,注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
Sora横空出世,意味着视频从业人员即将面临大洗牌;去年问世的Chatgpt,也早已经引起很多相关行业地震。
无数打工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在硅基生命的威胁下,碳基生命还有没有出路。
刘慈欣在短篇小说《赡养人类》里,早就给出过一个残酷的参考答案——
劳动力被不断取代,劳动者会渐渐被社会淘汰。
安全的食品、健康、教育、自由玩耍都开始成了奢侈品。
这是个悲哀的预言,却戳中了现实中无数打工人的恐惧。
社会疯狂变化,微小如尘埃的我们,仿佛无论如何努力,都免不了被时代碾压的命运。
危机面前,普通人到底能何去何从?
看懂《赡养人类》,或许你就有了答案。
1
你永远都不知道,
黑天鹅何时会掀翻生活
故事发生在一个与当下无比相似的时空。
书中的地球上,也有阶层分化,有贫富悬殊。
富人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可以翻云覆雨;穷人苦苦挣扎,却只能谋求温饱。
这天,地球上忽然出现了极其荒谬的现象。
全球最顶尖的十三名富豪联合起来,要把自己的财富分给穷人。
无数穷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在错愕和狂喜中,瞬间变得身价百倍。
然而,有三个最底层流浪汉拒绝了财富。
他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只能在垃圾场回收腐臭食物和废纸废塑料,来换取一点点钱维持生命。
他们不愿领取富人的施舍,因为有人需要从贫穷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有人只单纯地想恶心有钱人,直接表示拒绝。
但等待他们的,却是死亡。
仅仅过去一两天,这三个流浪汉就被十三富豪派出的杀手收割了生命。
在这之前,流浪汉与富豪非但没有恩怨,甚至没有一丁点交集。
看似灭绝人性的屠杀,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危机。
原来不久之前,一群失去家园的外星人,从遥远的外星球逃荒来到地球。
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力要占领地球,并提出按照地球人现行最低生活标准,赡养全体地球人。
地球各国政府无力反抗,只能暂时对公众隐瞒消息,以免引发社会恐慌。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抢在外星人开展针对地球人生活的普查之前,用最短时间将所有财富平均到每一个人。
于是,拒绝接受财富的流浪汉,就成了提高全球最低生活标准的障碍,被毫不留情地清除掉。
多么可悲的真相!
遥远星球上发生了一场变故,结果导致很多光年外的地球文明即将面临毁灭。
地球掌权者出于善意的决策,竟然杀死了三个生活在最底层,艰难维持生计的普通人。
明明毫不相关,事前更毫无征兆,可一旦发生,带来的就是惊心动魄的毁灭。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做“黑天鹅事件”。
指的是极度小概率的事情,一旦发生就引来一连串连锁反应,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大到年初的冻雨,头几年的疫情,或者席卷数国的金融风暴。
小到一次裁员,一场车祸,一场重病,就让一个人的生活跌入泥泞。
命运的迷宫里,不知道哪个角落有黑天鹅怒目而起,将现实撕扯得七零八落。
这世上从没有永远的岁月静好,只是山雨欲来时,许多人茫然无知。
2
人生的多数危机,本质是降维打击
《赡养人类》中,地球上各国的权贵和富豪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真诚和高效率,要实现全人类的“均贫富”。
他们不知道,外星探子早已潜入地球,其中一位探子还在垃圾场遇见刺杀流浪汉的杀手。
这是两个文明间第一次直接接触,并没有血腥搏杀或者利益博弈。
两人像老朋友一样随意聊天,也在交谈中揭开了这场跨越两个文明的灾难真相。
原来,探子来自一个极其遥远、科技也极其发达的星球。
那里的人信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个人只要拥有财产,就会受到法律保护。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富人的财富越滚越大,穷人日渐贫困。
随着人工智能一步步替代生产力,穷人的处境就更加恶劣。
危机的真正爆发,是在教育方式发生变革以后。
人们只需往大脑中植入超级计算机,就能轻易获得丰富知识,还能放大智力和思维。
但这种设备机器昂贵,导致超等教育完全成为富人的特权。
完成超等教育的人,和普通人在智力、艺术感知力等方面有了极大的差异。
富人的敛财能力越来越强,穷人一步落后就再无逆袭之力。
更可怕的是,富人和穷人逐渐变成思维无法共通的两个物种,适用于同类的同情心雨宽容,荡然无存。
最后出现了一名“终产者”,他垄断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财富,还掌握了绝大多数水、土地、空气……
其他二十亿人全部沦为穷人,被“终产者”毫无怜悯地赶出母星。
而当这些穷人历经磨难来到地球,发现自己在科技、武力方面居于绝对优势。
他们立刻以同样冷酷的姿态对待地球人,也就有了灭绝人性的“赡养人类”计划。
而相对落后的地球人,只能无差别沦为低等物种,接受被圈禁、被奴役的命运。
多么惊心动魄的预言,多么鲜血淋漓的警告。
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各种比较、各种竞争中长大。
日子久了才发现,真正打倒我们的,从不是看得见的威胁,而是超出认知的劫难。
就像二十年前,家电巨鳄国美苏宁斗得风起云涌,却不料电商崛起改变了整个家电业态,让连锁卖场的生意江河日下。
曾经几大方便面品牌厮杀得如火如荼,结果外卖兴起,将方便面市场冲击得七零八落。
无数流水线工人、电话客服、初级文案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到头来被AI驱逐出工作岗位。
这世事的确变幻莫测,人生也从来几多艰难。
除了生老病死、天灾意外,生活中遭遇的大多数磨难,都源于认知的短缺。
超出认知的降维打击,才是人生最大的危机。
3
学会自我进化,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赡养人类》中提到,在第一地球,高效率的机器人可以做一切事情,穷人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了。
现实中,越来越多岗位面临人工智能的挑战。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未来将有70%的工作被淘汰。
时代已如大江东去,势不可挡。沉浮其中的我们,如何做才能防患于未然。
这里有三个小小的建议。
1. 拔掉电子“奶头”,对抗算法背后的人性。
《赡养人类》里,描述了一个很恐怖的场景。
终产者垄断了所有户外空间,穷人只能龟缩在密闭场所里,从窗户中偷窥外面的小河流水。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反而主动选择缩在某个角落。
他们从早到晚捧着屏幕,沉浸在游戏、短视频、影视和综艺带来的快乐中无法自拔。
社会学上,有个著名的“奶头乐”战略。
意思是随着生产力的提升,80%的财富将聚集到20%的精英阶层手中。
为了转移被边缘人群的不满情绪,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制造大量充满感官刺激、令人沉迷的“奶头”产品,像喂养婴儿一样填满穷人的生活。
于是,越来越多的电子“奶头”被生产出来,在算法的加持下分发到设备终端。
无数人沉醉于虚幻的世界,浑浑噩噩也安分守己。
作家水木然说,智能文明就是阉割人的文明。
阉掉了普通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割舍了其改变现状的动力。
想要跳出陷阱,唯有勇敢地拔掉电子“奶头”,对抗算法背后的人性。
肯直面生活,直面自己,才能找到未来提升的方向。
2. 学习“进城麻雀”,拥抱科技和变化。
你有没有发现,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很少见到野生的飞鸟,唯有麻雀是个例外。
原因是城市里不间断的噪音、夜晚的光污染对多数鸟儿都是致命威胁,它们只能主动远离。
唯有麻雀能主动改变自己,适应城市的拥挤、噪音……也就在城市里过得游刃有余。
麻雀遭遇的挑战,又何尝不是当下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的困境。
科技日新月异,生产力快速迭代。
几乎每个行业都在被AI重塑,每个打工人都身不由己卷入其中。
但也意味着,每个行业都有了新的可能。
英伟达CEO黄仁勋说,AI不会夺走你们的工作,使用AI的人会夺走你们的工作。
与其恐惧被人工智能替代,不如接受与AI协同,进行更高效地学习和工作。
老话说,大水漫得过金山,却漫不过鸭子背。
做一个顺应时代的踏浪者,才能和时代共舞。
3. 逆着AI思考,用智慧敲碎阶层的壁垒。
前段时间朋友聚会,席间有个前辈说了句非常扎心的话:
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与人工智能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一样是接受固定的指令(比如工作上的KPI,生活中的固定家务和人情往来),一样是每天做重复的事情。
很多人看似辛苦几十年,其实几乎没有任何长进。
当数据储存能力巨大,处理速度又能全方位碾压人类的AI走入现实,他们只能输得一败涂地。
破局的唯一方法,就是逆着AI的方向思考,积极发挥人独有的创造力和情感力,从根本上改变个人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分工。
通过跨领域阅读和学习提升自己,有能力对现有工作进行调整和创新。
提高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和深度沟通能力,以指导AI更高效率完成目标。
你可以用人工智能放大长板,在热爱的领域一骑绝尘;也可以拿专业程序补齐短板,在现有岗位上更上层楼。
努力做AI的主导者,而不是低层次的同质竞争者。
早晚你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敲碎阶层上升的壁垒。
▽
《赡养人类》的故事不长,只写到杀手被其中一位流浪汉触动,反过来刺杀富豪就戛然而止。
至于地球人有没有最后沦落到“被赡养”的悲惨境地,作者做了留白处理。
外星人的入侵也许只是幻想,但书中有句话振聋发聩。
书中提到,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上层的唯一渠道。
这里的教育不是阶段性应试,而是终身学习,不断为自己赋能。
科技的确正在代替简单重复的工作,未来也很可能会淘汰“停滞不前”的人类。
但它无法淘汰一直在创新和进步的人。
作家李月亮说,这个时代,如果你跑在前面,就会发现遍地都是机会,一切都欣欣向荣。如果你落后于时代,则会发现举步维艰。
从现在持续成长,不断拓宽认知的边界,对未知始终保持好奇和思考。
始终抢在时代的前列,才能抓住甚至创造机遇,乘着时代的东风不断跃迁。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