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大型纪录片《唐宋八大家》,我顿悟人在低谷最好的活法

乐人看情感 2024-04-26 08:10:50

困境是人生的底色。

作者:洞见CC

看到一个词,叫“低谷哲学”。

它指的是,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许多灰暗时刻,但总有一部分人,在低谷里,活出了自己的哲学。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他们一生经历的艰苦数倍于常人。

可最后他们又都无一例外,熬过了人生中所有的苦难,成为文坛上的巨星。

这背后指引他们走出那些漫长漆黑岁月的,就是他们各自的低谷哲学。

如果此刻,你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对人生感到迷茫、焦虑和怀疑。

不妨跟我一起走进央视纪录片《唐宋八大家》,去了解这些文坛大家的经历。

他们的人生故事,或许能给予你更多的处世智慧,进而指引你走出当下的困境。

1

韩愈:失意半生,却不沉沦

韩愈,是公认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纪录片中曾这样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而且还可勇夺三军之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人物,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波折与坎坷。

韩愈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时父母、兄长俱亡,靠着嫂嫂的辛苦抚养,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幼年的苦难生活,使他自小就拥有了成熟的心智,他一直刻苦读书,渴望有朝一日能改变命运。

公元786年,十九岁的他只身奔赴长安,开始了他为期十年的艰辛求仕生涯。

在这十年间,他屡次落榜,又投靠无门,生活也无所依靠,过得十分困顿。

万般无奈之下,韩愈离开了长安,去地方做了幕僚。

虽然在地方工作温饱不愁,但他胸中的理想和抱负却难以施展,韩愈不甘心。

五年后,他再次回到了长安。

这一次,也算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谋到了一个监察御史的官职。

同年,关中大旱,灾民遍地,可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却封锁消息,谎称关中无事。

韩愈知道后痛心不已,立即上疏弹劾京兆尹,却反遭谗害,被贬为阳山县令。

在被贬途中,他又接到了挚友十二郎过世的消息。

但在这双重打击之下,韩愈也没有过多沉沦,而是到了被贬之地后,化悲痛为悲悯,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祉。

他施行仁政,重视农耕,兴文重教,开化民智,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那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纵观韩愈的一生,经历人生困顿无数。

可不论置身何种境地,他总能不惧不馁,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将其一一化解,最终走上文坛领袖之位。

想起纪伯伦的一句话:除了通过黑夜的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

人生路上的所有磨难,都是成长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只要你不在这些苦痛中沉沦,而是将它们踩在脚下,努力去迎风战雨。

那么,你我亦可将每一次失败、每一次不幸,都炼化成自己的进阶之路。

2

柳宗元:宁可孤独,也不违心

欧阳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天於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上天既然让子厚(柳宗元)来到了这世上,又为什么还让他活得那么艰难呢!

柳宗元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加粗的难字。

他出身于河东柳氏,一个传承数百年的名门望族,但是到柳宗元这一代,家境早已逐渐败落。

为了振兴家族,他不舍昼夜,勤奋苦学,终于在21岁那年考中了进士。

进入官场后,他又参加了以对抗腐败昏庸为目的的“永贞革新”。

他本以为前途一片大好,却没料到,支持变革的唐顺宗被迫退位,柳宗元所属的革新派在权力斗争中败北。

柳宗元不愿向官场权贵低头妥协,不久后就被贬永州,此后终身未能返朝。

投身永州的那几年,柳宗元的父母、妻子先后离世,他心中的孤苦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他写下了那首史上的最孤独的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那片白茫茫的天地间,柳宗元就像那孤舟上的老翁,形单影只,独自垂钓。

但若自此在孤独中一蹶不振,那他也成不了那个被世人敬仰的“柳柳州”。

他奇就奇在,在与孤独交锋后,他又能带着自己的一身傲骨,积极入世,造福世人。

在他去世的前四年,他又被贬到了柳州。在这个地方,他看到了太多的民生疾苦。

于是,他亲自组织人重修孔庙、兴办学堂、破除迷信、释放奴婢,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也正是这些事迹,让他被柳州百姓铭记了千年。至今,柳州柳侯祠里,仍供奉他的雕像,以供后人瞻仰。

《菜根谭》里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在污浊的世道,敢于坚持自我,坚持初心的人是最难的。

但人生于世,就应当如寒梅一般,有自己的气节和坚守。

哪怕无人欣赏,哪怕风雪摧残,也要开出自己的花,在世间留存一抹永不消散的芬芳。

3

欧阳修:不论顺逆,从容以对

纪录片里曾这样介绍欧阳修:

他是一个可爱的老头。

他喜欢喝酒,但是饮少辄醉。

他还特别喜欢花儿,并且劝大家,白发带花君莫笑。、他是山水间的醉翁,洛阳城里的花客,他是有情之人,更是有趣的灵魂。

他的一生,也曾经历过数次波折,有趣的是,欧阳修每次被贬,总能做出比之前更高的成就。

他的心境不仅在屡次被贬中越变越超脱,文学成就也变得越来越高,还成为一代文宗。

公元1045年,欧阳修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贬谪。

那时,他和范仲淹主持了“庆历新政”,旨在改革吏治,没想到却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抵制。

不久后,“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参与人员悉数被贬,欧阳修也被贬到了滁州。

初来滁州,欧阳修确实过了一段不如意的日子。

因为痛惜他和范仲淹的心血付诸东流,他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暗自神伤。

直到有一日,他与母亲同游王太守祠。

看到其碑文上记录着,王太守一生多次被贬,却始终不屈不挠,弘扬自己仁义的事迹。

欧阳修才猛然醒悟。

从此,他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开始在滁州实施自己宽和的政治主张。

他与民同游,与民同乐,将这里治理得民风淳厚,百姓和乐。还在此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

后来,欧阳修又经历了几次升迁,几次被贬,可不论境遇如何,他的心境始终都是:

进不为喜,退不为惧。

在宦海沉浮中,他反而活出了水准,活出了高雅,活出了怡然自乐。

记得有人曾问我:生活最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

我想,欧阳修的一生,就是最好的答案。

失意时,不沉沦;得意时,不张狂。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就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

如此,你我便都能如欧阳修一般,顺生而行,随遇而安,活出自己想要的充实人生。

4

苏轼: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在众多的文人中,苏轼是最受世人喜爱的一位。

余光中说:我如果去旅行,一定会找苏轼,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林语堂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

钱穆说:他是罕见的千古完人。

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

然而,在他满身赞誉,满身光环的背后,却藏着坎坷不堪的命运。

纪录片中说到,苏轼年少得志,出道即巅峰,还颇受皇帝青睐。

可他人生如此顺利的开局,却在中年急转直下。

他为官四十余载,绝大多数时间,又都在被贬的路上,甚至好几次险些丧命于被贬途中。

可苏轼却从不抱怨,而是把苦难炼作了“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从容,把挫折化作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潇洒旷达。

他用一生的时间,让忧患的生活在凡尘中开出了花。

纪录片中有一幕让我感触颇深:

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和好友杨世昌同游赤壁之上,面对浩瀚的江景,杨世昌愁眉紧锁。

苏轼不解,问其何故。

杨世昌说,我们得到的一切终将会失去,就连生命也会归于虚无,不知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而苏轼这个原本失意之人,没有跟着一起悲观自苦,而是反过来劝慰杨世昌: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苏轼看来,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一味去纠结这些无常的东西,不过是自苦罢了。

你我既然活着,就应当着眼于当下美景。活好眼下,才不负此生。

常言道: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苏轼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从不会内心被环境所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我们一生中,也会遇到诸多困苦,诸多忧患的时刻。

与其郁郁寡欢,徒劳伤身,不如背起行囊大步向前,去领略人生每一站的风景。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懂苏东坡。

接下来,就让我们打开纪录片,一起走进苏轼的世界吧。

《唐宋八大家》开篇说道:

千年之前,他们以如椽巨笔,阐理明道,以浩荡胸襟,济天下苍生。

千年之后,我们带着敬意与幽思,再次走进他们的世界。

读懂了他们的一生,你就会发现:

命运从不会偏袒任何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其必须要吃的苦,要经受的难。

而那些厉害的人强就强在,在面对突然而至的打击时,他们总能做到逆境不忧,绝境不弃。

低谷是人生常态,困境是人生底色。

在前路难行时,不舍希望,大步向前;在跌落深渊时,仍能给予自己向上的精神力量。

那么,每一个跌落低谷的人,便都能如这些伟大的人物一样,踏平所有荆棘,走过所有艰难,在坎坷的世间,活出另一种洒脱与从容。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1 阅读:51

乐人看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