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围绕(宽泛意义上的)工厂场景,再来谈一谈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关系。自从具身智能这个概念火起来以后,就经常有人谈论一个话题:通过具身智能的赋能,让人形机器人在工厂里替代工人。
通过近几个月与业内人士的广泛交流及实地调研,我愈发感到: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作业是一种必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且人形机器人绝非具身智能进入工厂的最佳载体。
首先,从经济性的角度看,尽管普遍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形机器人的单体成本将逐渐降低,包括可能低于人工成本或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然而,对于工厂主而言,选择自动化解决方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并非成本,而是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这意味着,任何新的“科技玩意儿”必须首先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才能进入决策者视野。当前,尽管具身智能技术在某些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尤其是在强调高精度和可靠性的工业生产线上,这些技术尚无法达到传统方法的水平。人形机器人也是一样。
当然,国内外现在已经有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但根据我的考察,这更多的是属于探索性尝试和出于品牌推广层面的考量,而非工厂主们真的要大批量使用人形机器人。此外,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国内外劳动力价格水平和市场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的普及速度和必要性。
第二,从技术层面来看也是如此,具身智能的应用需要首先关注如何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灵活性。目前,基于学习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精度不高、稳定性差,这些问题在工业环境中会无限放大。尽管自适应能力强是这类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但在工厂环境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优点的场景相对有限,比如复杂的物体分拣任务。其实,对于工厂中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的应用场景(高速包装、精密装配等),结合具身智能的一些思路优化那些强工具性机器人(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等)更好,不必非重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这对组合。
从长远的角度看,如果未来技术能够克服当前的局限性,人形机器人或许能在一些长尾场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即那些需求量小但多样化的任务。然而,这些场景是否构成足够大的市场,仍需进一步验证。
一言以蔽之,相较于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以具身智能赋能现有的在工厂落地的工具性机器人,对工厂运营的稳定性来说更稳妥。
现有的工具性机器人(如协作机器人、固定式机械臂、移动机器人等)已经经过了多年的研发和实际应用,技术相对成熟。这些设备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已经得到了验证,能够稳定地运行在工业环境中。
渐进地通过具身智能逐步提升现有工具性机器人的能力,对工厂主而言真的很划算。例如,先从简单的感知和决策任务开始,逐步扩展到更复杂的任务。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一次性大规模改造带来的成本、生产、安全风险,更实事求是地利用智能化提升工厂效能。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会大幅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普适性,届时无论是工厂还是家庭,都可能是人形机器人的舞台。只是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人们不断地务实劳作、大胆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已经将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置于工厂车间的机器人厂商,的确是无可争议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