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如何熬过人生的苦难?他们用一生给出了答案

本是荒野客 2023-04-27 21:21:39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作者:洞见CC

每当处在人生低谷,我都会反复刷一部纪录片。

每次重温,都有一些新的心得体会。

它就是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

许多网友甚至把它收藏进了一生必看的纪录片之列。

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有着太多闪光点。

它聚焦的是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每一集的制作都十分精良。

其呈现方式也令人过目难忘。

透过镜头,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李白的豪放,体会陶渊明的自在,领悟苏轼的从容……

这些我们曾无比熟悉的名字,都在这部纪录片中,有了具体的模样。

他们有常人的欢喜苦闷,有常人的痛苦失落。

他们一生经历的艰难曲折,更是数倍于我们。

但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他们却用一生的时间,让忧患的生活在凡尘中开花。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千古风流人物》,去了解他们的经历,去感受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1

李白:把每一个艰难的日子,都过成诗和远方。谈起李白,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豪放,浪漫,谪仙人。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为李白潇洒的风姿倾倒,被他留下的笔墨折服。

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那些豪迈的词句之间,也夹杂着李白的无奈,失意,愤愤不平。

李白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入朝为官,经邦济世。

唐朝有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能参加科举,李白的父亲就是商人。

所以,李白想要做官,异常艰难。

24岁那年,他开始了人生第一次万里之行,准备借此打响自己的名气。

他游历了很多地方,结交了许多酒肉朋友。可是这些人在李白钱财散尽之后,一个个又都弃他而去。

李白第一次尝到了挫败的滋味,但他却不灰心。

他开始写信四处举荐自己,结果却是被嘲笑,被殴打,被奚落;

他想拜见玉真公主,可在终南山苦苦等了数月,连公主面都没有见到。

四处碰壁的李白,无奈过起了贫寒隐士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多年。直到四十多岁,他仍旧一事无成。

在不得志的同时,李白也写下了无数知名的诗篇: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些诗句,传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

唐玄宗惊叹于李白的才华,于是一纸诏书,将他召入了皇城之中,给他安排了一个御前写清词的官职。

李白生性狂放,不懂逢迎,天生就不适合官场。

他为官之后,得罪了很多权贵,就连唐玄宗也逐渐对他失去了耐心。

不久之后,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从此仕途一路急转直下。

巨大的失落和孤独袭来,李白便把自己放置在山河之间,一路前行,一路写诗。

荒芜的岁月里,他没有在失意中沉沦。

而是将所有豪情诉诸笔端,找到了自己的诗和远方,活成了世人敬仰的诗仙。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也许眼下,你也正经历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

但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不舍希望,咬牙前行。

再漆黑的夜,也能看见细碎的星光;再荒芜的道路,也会有花朵沿途绽放。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疗愈,再受伤,再疗愈。

到最后,你会发现那些鲜血淋漓的伤,早就成长为了你最强大的地方。

2

辛弃疾:无人理解的境遇里,做自己的英雄。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

他在此处,曾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能让中年的辛弃疾有如此苍凉愁苦的心境?

纪录片里给出了答案。

当年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但始终身在金营心在宋。他一直渴望能有机会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辛弃疾。

少年时期,辛弃疾便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辛弃疾长大后,金朝对南宋欺压日甚一日,各地出现了大小规模不一的起义军。

而辛弃疾也在此时积极加入起义军,渐渐在军中打响了自己的名声,让南宋朝廷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但南宋朝廷对于他的出现,并未感觉到欣喜,反而隐隐有些担忧。

当时,南宋朝廷正经历了符离之败,主战士气降到了最低点,再没人谈论抗金的事情。

所以,他们虽然给了辛弃疾官职,却只让他做一个闲官。

而且,一做,就是八年。

即便被冷落至此,辛弃疾却不气馁。

在江阴任签判期间,他特地向朝廷呈上了十篇关于抗击金兵的军事论文,即著名的《美芹十论》。

他很坚定地告诉南宋当权者,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关键是要看这个人。

如果让他去领兵抗击金兵,那他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

这番言论,依旧没有得到上头的回应。

在极度的痛苦落寞中,辛弃疾写下了《青玉案·元夕》。

他在词的最后一句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一直在寻找一个能理解并支持他抗金报国的人,可惜,从未找到。

他的能力实在太强了,他说的很多治军理念,当时很少有人能懂。

而他的那些同僚,见辛弃疾始终孑然一人,无人帮扶,便变着法的为难倾轧他。

他们污蔑辛弃疾大量敛财,而南宋当权者不闻不问,直接罢免了辛弃疾所有官职。

被逼无奈的辛弃疾,42岁就过起了隐士生活。

他的报国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只能尽数付诸酒中。

但即便无人能理解他,即便南宋朝廷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辛弃疾却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在大呼:“杀贼,杀贼!”

辛弃疾本有一身武艺,满腔谋略,奈何生不逢时,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落寞可想而知。

可人不被理解,本就是世间常态。

哪怕你能力再优秀,也别指望所有人都支持你;

哪怕你地位再高,也别期望着所有人都懂你。

与其在他人的世界里曲意逢迎,不如坚守初心,做自己的英雄。

3

陶渊明:不要在不喜欢的生活那里,丢掉了快乐。几年前,我们都曾被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宣言打动。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一千多年前,陶渊明早就做过了一样的事情。

那是公元405年的一个冬夜,彭泽县令陶渊明正在奋笔疾书。

他写的不是文告,也不是上疏,而是一篇辞职宣言,也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这份宣言一出,很多人都觉得陶渊明疯了。

但只有他自己明白,过去的几十年,自己在官场是怎样的迷茫煎熬,而此刻,他又是怎样的清醒坦然。

陶渊明是一个“性本爱丘山”的人,但即便再怎么爱田园,当时还是二十多岁少年的他,心中也总会有一份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怀着这种心思,陶渊明在二十九岁那年,第一次走上仕途,出任江州祭酒。

但他一上任,就碰上了一位不靠谱的上司,王凝之。

王凝之痴迷于“五斗米教”,整天只知道修习方术,炼丹制药,对于国家大事一概不闻不问。

这让陶渊明对前途倍感无望,第一次有了辞职的心思。

卸任归家的陶渊明,对仕途有了短暂的迷茫。

但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他又重拾起了热情,等待着良主的出现。

可是,这样苦苦等待的时光,一过,就是六年。

此时的陶渊明,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如何养活这一大家子,也成了摆在陶渊明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好在,大将军桓玄在此时给他递来了橄榄枝,聘请他到军中任职。

陶渊明一想,这份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家庭压力,还能让自己施展抱负,便欣然应允。

但陶渊明到了军中才慢慢发现,桓玄是只想称帝的野心家,而自己却只渴望百姓再无战乱之忧。

两人的三观显然合不到一起。

此时,陶渊明的母亲病故,他便以守丧为由,离开了军营。

丁忧期满,陶渊明又几度做官,又因为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几度辞官。

直到最后一次,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陶渊明才在叔叔陶夔的引荐下,勉强做起了彭泽县令。

八十多天后,陶渊明又选择了辞官。这一次,他决定彻底归隐。

背后的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就是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为了不喜欢的生活,而背离自己的初心。

过去几十年的做官经历,对陶渊明来说,形同牢狱。

如今,回归山水田园间,即便钱财少,衣食缺,也令他甘之如饴。

在这个浮躁繁华的时代,每个人都被名利、物欲裹挟着前行。

我们每天都活得很累很迷茫,却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寂寂无闻的人生,真的就是失败吗?混得出人头地,真的就算成功吗?

其实不然。

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你敢于成为自己,敢于与浮华对抗,你会发现,原来最简单的日子,也藏着人间的清欢。

4

苏轼:内心强大,能治愈一切苦难。有人说,苏轼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还有人说,他出生那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突然草木尽枯。

在中国人的心中,始终觉得,只有这样这些神秘而又浪漫的传说,才配得上这位旷古奇才。

但其实,苏轼出生的那天,没有风云突变,没有神鸟降世,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一个普通的婴儿降生在了这个世间。

此后的六十多年,他更是如大多数人一般,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

要说苏轼这一生的坎坷,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

苏轼通过科举做官之后,就碰上了他的第一个对手——王安石。

王安石为首的一派,为了使国家变富,主张变法。

但变法的本质,就是把老百姓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充盈国库。

这样,势必会让老百姓的日子日渐艰难。

苏轼在看到这些弊端后,果断上书,请求停止变法。

结果被王安石踢出了政治权力中心。

苏轼的这次外放,也是苏轼平坦仕途第一次经受较大的波折。

在苏轼却在这些波折中,开始变得洒脱。

他在密州重修了超然台,并为其写诗道: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苏轼有了且乐当下的心思。

他不知道的是,他生命里更大的磨难,正在接踵而来。

公元1079年,苏轼被卷入了“乌台诗案”之中。

许多对苏轼怀恨在心的人,都在此时拿苏轼以往的词大做文章,说他讽刺新法。

苏轼随即被投入了御史台的大牢中。

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牢里,苏轼度过了130多个日夜,精神和肉体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最终,朝廷给他的判决是:贬往黄州,任一个没有实权的小官。

到了黄州以后,苏轼生活上过得拮据,朋友往来也变得稀少。

巨大的失落和孤独包围之下,苏轼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积极调整心态。

为了维持家庭的温饱,他给了自己一个新的身份,苏东坡。

农忙时,他便耕种于荒地之上;闲暇时,他便泛舟写词。

渐渐地,他的心境变得无比开阔,大到能承载他经受的所有苦难。

而最能体现他当时心境的,便是那首流传千古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经过人生的风雨之后,苏轼对一切苦难都看得很开。

此后,被贬惠州,他依旧能乐观地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流放海南时,他又很快适应了那里艰苦的生活,还笑称自己本是海南人,寄生西蜀州。

苏轼用一生诠释了:内心强大,能治愈一切苦难。

杨绛曾说:“在这物欲横流的人间,做人实在是够苦。”

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经历数不清的磨难。

但困境未必是末路,绝路也能逢生。

再困苦的岁月,只要你心态豁达,也总能找到一缕微光,照亮你世界的阴霾。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写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所谓风流人物,指的就是对时代影响很大的人。

苏轼,李白,陶渊明,白居易,欧阳修……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不仅仅在文学上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伟大的丰碑;

他们旷达超脱的生命哲学,更是为一代又一代失意迷茫的人指明了方向。

在人生的艰难曲折里,我们都应当学学他们的姿态。

用豁达去超越苦难,用余生去撷取美好。

哪怕眼下的日子再艰难,我们也能把一段苟且的岁月,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0 阅读:3
本是荒野客

本是荒野客

本是荒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