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说新语】市场颠簸?可以试着寻找一些“锚点”

诺安振豪 2024-12-18 22:26:34

最近市场出现震荡回调,不过也不必过于恐慌,目前来看市场可能更多还是属于情绪博弈。毕竟上周会议定调积极,宽货币宽财政与全面扩内需明确,险资加速流入与个人养老金全面推广或有望带来可观增量资金,外部环境也出现积极信号,市场还是有不少“锚点”的,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这些“锚点”,还是可以淡定面对波动的。

锚点一:重磅会议已召开

上周,两大重磅会议先后召开,比较起来可以看到,12月会议上的政策定调比9月时更加积极给力,稳增长的力度和诉求均进一步深化。具体来看:

1、明晰增长目标和财政货币政策举措

与去年相比,今年特别强调了“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信建投认为,这表明明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值得期待的(具体目标将在明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公布)。

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措辞从之前几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改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表述更加积极和直接,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措辞从之前几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2009年以来首次;提出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措施,中信建投认为,这意味着今年底到明年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值得期待,流动性环境的宽松已是市场共识。

图片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6日

2、结构“全方位扩内需”成为政策最优先任务

与去年“科技创新”排序第一不同,今年“提振消费”优先级最高,并明确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政策风格从相机抉择转向持续加码、上不设限、先手发力的信号愈发明确。

中信证券认为,明年两会前,“两新”政策,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渡性的安排,以确保补贴的平稳实施。此外,补贴范围也可能进一步拓展至汽车、家电、消费电子和家居,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会更加明显。未来一个季度,出现类似今年三季度初消费明显下滑的概率较低。

3、改革举措从谋划到落实

今年表述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重心明显更加偏向改革措施的落地。具体包括: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总的来看,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特别是货币政策方面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随着政策博弈结束,已有的政策组合不论是否能够激发市场情绪,但宽松的环境或也能够促进宏观经济和价格指标保持平稳。

锚点二:增量资金正在路上

当前市场热度其实并不算低,只是暂时尚未形成共识,且增量资金可能已经正在路上了。

1、新一轮降准降息可期

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指引下,预计到年底和明年,利率和流动性的宽松政策会更加明显。wind数据显示,受这些预期的影响, 12月13日的早盘交易中,中长期国债的利率普遍下降。特别是10年期国债的利率再次创下历史新低,跌破了1.8%的重要关口,这距离12月2日跌破2%仅仅过去了10天,下降速度非常快;30年期的长期国债利率也同步下降,并跌破了2%的关口。

中信建投认为,当前10年期国债的利率已经下降到1.8%以下,这表明市场已经预期未来可能会降息的基点,已提前计入降息预期。预计新一轮的降准降息或将到来,流动性将持续保持充裕状态。

2、低利率资产荒背景下,险资或加速配置权益资产

过去,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增配长久期债券类资产来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但是随着中长期利率持续下行,这种方式很难持续下去了,可能导致保险机构资负错配矛盾加剧,未来,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来应对风险可能是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这种低利率资产荒的背景下,险资有可能会加速配置权益资产。

此外,中信建投认为,依照历史经验看,4季度保险资金流入权益市场概率一般会上升,2019-2023年中有4次环比大幅上升,与保险机构“开门红”推进期间高度重合。随着行业2025年“开门红”的持续推进和续期保费的稳健增长,以及中长期利率持续下行,年末险资或将加速配置权益资产。

图片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6日

3、个人养老金全面推广,可投资产品目录扩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自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共有7279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但是实际缴费率与人均储存金额仍处低位,预计随着个人养老金推广至全国和制度进一步优化,未来缴费增长有望加速。

​此外,根据《通知》要求,证监会及时优化产品供给,12月12日已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此次投资产品目录扩容,也有望为市场注入长期资金。

锚点三:美联储12月概率提升,外部关系现积极变化​

美国1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市场预期相符,服务业的价格上涨速度有所放缓,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美联储在12月降息可能性升高。

具体来看,11月份美国的CPI同比上涨了2.7%,环比上涨了0.3%,比10月份的涨幅增加了0.1个百分点。如果排除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11月份的核心CPI同比上涨了3.3%,环比也上涨了0.3%,与上个月的涨幅持平。这些通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特别是服务业的通胀在房租和运输费用的影响下有所下降,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测美联储在12月降息的概率迅速上升,据中信建投报告显示,截止12月14日美中时间,这个概率已经达到了99.6%。

图片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6日

同时,最近在国际关系上,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2月1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新的一年访问中国,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马纽埃尔·博纳本周带领助手前往了中国,为马克龙此访打前站,报道称眼下外界对中国在结束俄乌冲突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保持关注,欧洲一直寻求中国帮助结束冲突。如果外部关系能够有所缓和,也会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对提振市场信心有所帮助。

锚点四:关注重磅会议的短期指引与中期部署​

参考历史经验,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及的重点领域大多对次年市场主线有所指引。

兴业证券回顾了2012年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现不仅其整体定调会对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有重要影响,且强调的重点领域大多都会反映在次年的市场主线上,典型如2013-2015年的“调结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以及2020-2021年的“自主可控”、“双碳”。

对于今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扩内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两大重点任务,消费和科技有望成为2025年较为清晰的两条主线。

1、扩内需方面,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摆在明年9项重点任务之首,消费将成为明年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具体举措方面,一是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明年对于消费的支持和补贴将从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向服务消费等领域扩大。

二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旨在通过积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引擎,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

2、新质生产力方面,“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为政策发力主要思路。

具体举措方面,一是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近年来AI+应用发展迅速,多模态模型不断发展催生应用革新,在技术不断迭代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明年AI商业闭环和应用落地有望加速。

二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参考16-17年供给侧改革的经验,通过鼓励重点供给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从而提升行业集中度,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力举措,或有望成为政府推动产业整合重点关注的领域。

综合来看,其实当前虽然市场看起来主题切换频繁,起伏不定,但其实还是有不少“锚点”可以作为咱们的“定心丸”,给咱们指明方向。接下来,宽货币宽财政与全面扩内需明确,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增大,国内新一轮降准降息可期,险资加速流入与个人养老金全面推广或有望带来可观增量资金,外部关系出现积极信号,咱们大可不必过于悲观,淡定应对波动,未来可以重点关注重磅会议的短期指引与中期部署。

参考文献:1、中信建投陈果:淡定面对波动,跨年行情继续,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24年12月16日

2、策略聚焦|政策博弈结束,主题轮动持续,中信证券研究,中信证券研究,2024年12月15日

3、【兴证策略】经济工作会议如何指引2025年主线方向?兴证策略团队,尧望后势,2024年12月15日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0 阅读:0
诺安振豪

诺安振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