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国推行的二简字,为何不到半年就被废除,背后有何原因?

峻辉聊过去 2024-04-21 02:55:41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纵观中国汉字的演变角度不难发现,从复杂到简单是基本趋向。

但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一味的简化文字同样不可行。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曾两次顺应时代潮流,对繁体汉字进行了两轮简化改革。

其中,50年代的简化取得成功,但70年代的第二次简化却遭遇了失败。

那么,两次汉字简化运动,为何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推行不到半年的二简字,为何不到半年时间就遭到废除?

汉字简化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全社会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中央政府在着手展开一系列建设的同时,也在关注着语言文字的改革工作。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宣告成立,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传统繁体字的繁琐现象,出台文字简化方案,推进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文字改革。

1955年1月,委员会拟定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

经全国人民的踊跃提议,以及国务院审定委员会的修改后,《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出炉。

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出了简化后的515个汉字、54个偏旁部首。

历经五年多仔细斟酌,首次文字改革在中国取得圆满成功。

后续,委员会继续推进工作,接连对2236个汉字进行了简化,并全部收录进《简化字总表》中。

这套汉字在中国沿用了二十余年时间,直到70年代,第二次文字改革提上日程。

1975年5月,文字改革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又一文字改革《草案》。

这一轮文字简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向:

首先,通过类推简化。

即通过简化某一个“母”字,再将其简化类推到一系列类似汉字身上。

比如,简化一个“青”字,就能一次性简化掉请、猜、情、清、静等一大串文字。

其次,用笔画较少的异体字代替繁杂的的字。

比如,用“炖”来代替“燉”,用“疣”代替“廯”,用“桔”代替“橘”。

或者,干脆直接删除原本繁琐文字中的复杂部分,仅仅保留原本的标准化特征。

比如,去掉“鼻”的中间部分,去掉“眉”的下半部分。

又或者,通过简单的同音字,代替原本的繁杂字。

比如,用“旦”代替“蛋”,用“太”代替“泰”。

除此之外,还可以直接用偏旁部首代替原字,将草书化的汉字直接改成楷书,从而减少笔画。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委员会花费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在1977年12月,把文字改革工作确定下来。

12月21日,《人民日报》开始尝试推行新简化的汉字,简称二简字。

从次年3月开始,二简字被用到教科书上,全方位推向社会。

然而不到半年时间,这套历经两年多时间凝练出来的新文字,却遭到了废除,这究竟是为何?

二简字为何被废?

二简字被废,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二简字存在情况非常严重的“一对多”现象,即由于同音或者异音代替造成的多个相似汉字、一个读音情况。

简化汉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笔画、方便使用。

但在精简汉字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单字的读音和含义,这就不可避免影响了文字本身的含义,或者说使其含义变得模糊。

且简化后的汉字产生的一对多情况,造成了大量的识别、转换困难,这也是二简字颇受诟病的最大原因。

二简字草案中,很多简化后的汉字甚至出现了五对一、四对一现象,汉字含义混乱不堪,科学性与实用性大大降低。

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二简字推行,70年代的这次改革似乎也多少有失妥当。

如北大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先生所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用文字去记录语言,就是使文字符号与语言成分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是有理有据的。”

苏培成先生认为,如果看到一个汉字,通过它的偏旁部首能够联想到它的含义,这种就是有理有据的,也是真正实用的。

汉字的一大作用,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

从甲骨文到现如今的简化文字,历经数千年的变化,文字最开始的理据已经被不断削弱。

一般认为,在文字理据被削弱的同时,其背后的含义也就越弱,因为汉字构型的理据与构型的图画意义,是紧密相连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二简字虽然也具备一定的理据性。

但经过简化之后,很多文字的理据性已经被削弱到了极限,甚至消失。

二简字《草案》显示,第一表中的172个二简字,简化后理据性削弱的比例高达43.1%。

这种理据性的空前削弱,是对汉字底蕴与含义的削弱,这是二简字推行失败的另一原因。

再从汉字的简化规律来看,二简字的出现似乎同样不合常理。

二简字在简化的规律性上,不如我们现在使用的标准简化字。

《简化字总表》包括三个字表。

第一表收的是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的是可化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和不独立成字的简化偏旁14个;第三表收简化字1753个。

在第一第二两个字表里只有482个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却有1753个字,而第三表里的字是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类推出来的,可见标准简化字多利用了类推简化,相对而言个体简化较少。

而在二简字《草案》中,第一部分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第二部分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收字193个,第三部分应用21个可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类推简化,得出来的简化字有55个。

由此可见,二简字多用个体简化,而非类推简化,简化的规律性不强。

这样简单粗暴的简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本汉字体系的系统性,且不方便文字的推行。

总体来看,二简字被废除失败的原因是多样的。

一对多、缺乏理据性、不符规律等原因,都是其短时间内被迅速废除的主要原因。

不过,推行失败并不意味着二简字的彻底消失。

实际上,在推向社会的几个月时间内,二简字仍然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甚至直到现在,我们还能见到二简字的影子。

二简字的持续影响

二简字推行初期,宣传力度很强,简化后的文字迅速走向全国社会各个领域。

各大媒体、报刊、杂志,全都用上了简化后的文字。

由于笔画较少、书写简便,二简字也受到了一定的欢迎,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后续影响。

二简字被废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街小巷仍然常常见到二简字的踪迹,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快速书写文字的行列,比如医院病历本和街头广告。

市场上,鸡蛋摊常常就写着“鸡旦”两个字。

还有一些二简字,因为适用范围太广,而本身也没有出现一对多、理据削弱等问题,还因此被沿用到了现在。

比如从“橘”演化而来的“桔”、从“阎”简化而来的“闫”。

二简字最深远的影响,恐怕要莫过于姓氏领域。

由于当初文字改革覆盖范围很广,很多作为姓氏的汉字,也被归纳到了简化序列。

而二简字被废除之后,中国竟多出了很多从未出现过的姓氏。

比如“付”姓。

二简字以前,中国历史上根本没有“付”这个姓,只有“傅”。

甚至在宋代的百家姓中,都没有“付”。

直到二简字把“傅”简化成了“付”,民间才有了“付”姓的说法。

著名的傅作义将军,在文字改革后就一度被改称为“付作义”。

再比如“肖”姓。

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个姓氏的人也很罕见,算是稀有姓氏。

直到二简字推行,把“萧”改称了“肖”,这个姓氏的人很快多了起来。

开国将军“肖劲光”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二简字宣布废除后,原本已经改成简化姓氏的国人,并未全部改回去。

于是,很多新的姓氏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彼时,一些人家的户籍上,甚至会出现父子不同姓的情况。

除了影响姓氏之外,二简字还对香港地区的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行二简字前后,恰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时候很多大陆民众选择了下海经商,前往香港地区发展。

有些人离开大陆时,二简字正在推行。

到了香港不久后,二简字又被废除了,可他们却把简化后的文字沿袭了下来。

所以即便在现在的香港,还能见到把“副手”写成“付手”的情况。

结语

文字改革,从甲骨文诞生至今从未停止。

二简字改革虽说失败,但也仅仅是我们探索文字精简、变化的一次创新尝试。

从结果来看,二简字虽说被废除了,可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姓氏,增添了一些新的汉字。

立足这一角度,二简字改革也不算彻底失败。

2 阅读:48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