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几乎都标配一个绰号,而这绰号往往最能反应主人的特点,又或者是脸上贴金的三道杠。比如及时雨宋江,那就是说宋大哥最是急人之所急,最爱干雪中送炭的事情,精准投资。又比如智多星吴用,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是个高智商学霸,家里奖状贴一墙,脑瓜子非常好使。说到晁盖,其绰号叫做托塔天王,似乎一下子就让人有些懵。估计还真有不少人不知道这绰号是怎么来的。说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话说那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人,他在村子里做保正,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村干部。晁盖这人对女人不感兴趣,不是养不起,而是真的不感冒,否则的话,以他的地位和财富,三妻四妾不成问题。能有老婆而不要老婆,在水浒的世界里,这就注定了晁盖要做个不气短的英雄人物。
靠着家资丰厚,以及自己本人的慷慨豪爽,晁盖在江湖上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而晁盖并不是游侠,他的成名,当然是要靠和邻村争胜。与东溪村隔村相望的正是西溪村。晁盖绰号的由来就跟这个村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有那么一段时间,西溪村很不太平,说是溪边有灵异事件,类似于水猴子拉人,死了不少人,搞得人心惶惶,大人小孩都不敢光屁股下去游泳摸鱼了。村里人很害怕,都希望能有一个驱魔人来施法驱魔。
后来,果然来了一个法力高强的僧人,大家觉得这僧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驱魔人,于是将自己村的事情给他说了,当然少不了要有一笔丰厚的布施。不知道这位僧人是法力不够强,还是嫌布施不够意思,做的活就不那么完美,留下了一个小尾巴。
且说这僧人拿钱就干活,指点村民到某某地方搞一块青石,将之雕成宝塔,然后放到水边镇邪,说是开过光了,管保有用。如此一番操作之后,也果然管用,水边再也没有水猴子拉人,大家可以安全下水了。问题解决了,但是,很快就有了新的问题。
西溪村就此太平,东溪村却开始不太平了,原来那水猴子都被撵到东边去了。晁盖一看,这还了得,简直欺人太甚,这个不能忍!于是单枪匹马,到了西溪村,一手将那青石宝塔给抢了回来,安放到自家村子的溪水边,东溪村终于又恢复太平了。当然了,西溪村肯定又要遭殃。晁盖此举英雄了得,因此被人称为托塔天王。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要不以为然了,晁盖这家伙怎么像个村霸,你们东溪村是太平了,就不管西溪村的死活了?这么做,怎么能是英雄所为呢?只能说,此言差矣。
晁盖并不是会神通能捉鬼的公孙胜,当然不能去捉鬼除恶务尽。既然水猴子是消灭不了的,且本来是在西溪村作怪,结果西溪村一番作为,使得祸水东引到了东溪村。这当然是西溪村首先做的不对。你们不能这么解决问题呀!晁盖为了自己村子的利益,悍然发动托塔壮举,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我们再举个例子,估计就更能看明白看透彻。就比如海的对面,某岛国嫌自家的核废水不好处理,于是就往海里倒核废水,完全不顾一众邻居的强烈反对。如此不要脸的行径,跟西溪村的驱鬼套路是不是有些如出一辙呢?这种情况下,要是有个人过去按住岛国那厮一顿猛捶,然后将核废水管子戳到他嘴里。岂不快哉!这人不应该为人所称道吗?不应该是个英雄吗?
晁盖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敢于出头的精神,本来就是大英雄的一种必备特质。也正是因此,晁盖在远近都有美名。附近县里的投资大拿宋江就很看好晁盖,总想着投资一下这支潜力股,只是一时找不到机会。毕竟,晁盖啥也不缺。
晁盖是靠着托塔扬名的,但是这并不局限于附近几个村。远地儿的人也多有闻说晁盖大名而新生仰慕者。赤发鬼刘唐就是其中一个。
那赤发鬼刘唐,探知梁中书有一笔孝敬蔡京的生辰纲,这场富贵乃是不义之财,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不取实在可惜,也太对不起老天爷,只恨他自己又没有那个独吞的能力。于是他首先就想到了东溪村的晁盖哥哥。往日可是素未谋面,他还是依然决然就去找晁盖商量了。后面来的公孙龙也是此心,他们都很清楚,没有晁盖,干不成这件大事。
至于在东溪村附近的教书先生智多星吴用,也早就想和晁盖大哥一起干一场大事。所以在得知生辰纲之事,且晁盖已经有意挑头后,吴用就急忙响应,回家简单安排一下,对自己的学生说,放你们几天假,老师去劫个财!说完就去找晁盖密谋了。吴用也知道,这事只要晁盖肯出头,那就是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吴用就去说服石碣村的打渔三兄弟,也就是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本来这哥仨就羡慕梁山贼寇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意生活,又听说有晁盖大哥领着大家一起干,自然是非常快意地就答应了,还唯恐不带自己玩呢。
人数凑齐后,也就有了后面智取生辰纲之事。这事儿做的干净漂亮,连战力超强的杨志也只能一声哀叹,真是防不胜防!在智取生辰纲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晁盖的超级个人魅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没有他,就不会有什么七星聚义,自然也就不会有对抗腐败官府的义举。
劫了生辰纲,可是把蔡京给气坏了,今年被劫了,貌似去年也是被劫了,真是反了天啦,这一次非要严惩不可,否则还真有人把太师放在眼里了!于是蔡京亲自派人来郓城督促捉拿贼人。就这么晁盖等人也就危险了,而宋江却终于有了投资的机会,他是毫不犹豫地通风报信,使得晁盖有了准备而顺利逃往了梁山泊。
在去梁山泊之前,晁盖还带领着弟兄给前来追缴的官兵一个下马威,打得追捕官军落花流水。这件事又非常能看出晁盖的超级领袖能力,硬刚到底,敢打且能打硬仗。晁盖在上梁山后,跟王伦将这些战绩一说,王伦当场就被吓尿了。当然了晁盖的本意是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不吃白饭,希望王头领一定收留。
王伦却是想歪了,他觉得这是比林冲还猛的人,而且他带来的兄弟,貌似个个战力爆表,看那一身腱子肉,凶神恶煞一般,实在是有些压不住。于是,又扭扭捏捏起来,最后还是下了逐客令。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浅水养不了大鱼。这一次早恼翻了林教头,上去咔嚓一刀剁了王伦。梁山立即面临大选的局面。
这时候,本来应该是林冲来做头把交椅,但是林冲坚决不做。这倒不是因为林冲不想做,而是他非常有自知之明。如果没有晁盖在这里,林冲自然当仁不让,但是既然晁盖在这里,那就只能是晁盖来做大哥。
你能想象吗,一个来面试的人,忽然就直接做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晁盖就是有这样的魅力。林冲说的也很明白,自己做大哥,整个梁山可能都是保守型的,逆来顺受,大家都要跟着受官府的窝囊气。晁盖不一样,敢冲敢打,属于进取型的头领,一定能将梁山带的好生兴旺。所以,林冲坚决让晁盖来做头把交椅。
林冲的认知水平是很高的,不仅对自己有非常准确的认知,而且对晁盖也看得非常准。晁盖的格局当然要远在王伦之上,而且他本人也非常了得,干事儿总是一马当先,而不是像某些老板,干活的时候往后躲,出来劳动成果,他却要来先一刀切走八九成。
晁盖的性格在那摆着,他与兄弟的关系最铁,不摆任何架子,爱与兄弟们打成一片,人人平等,见面不要叫首长,叫声哥就行。晁盖是非常讲义气的,对兄弟那真是掏心掏肺。就说那个白日鼠白胜,被官府抓去后,没有经受住考验而出首了。但是,晁盖觉得情有可原,在入主梁山后还是毅然派人救出这个兄弟,大家都来梁山快活,一个也不能少。
晁盖唯一的梦想就是与大家做一辈子的兄弟,在梁山快活自在,乐得逍遥没人管!威望很高,又平易近人,但是他却也没有笑到最后。梁山最后的胜利者是宋江。
这还是要从晁盖的那个绰号说起,晁盖确实英雄了得,但是他在东溪村的威望达到极值,隔壁西溪村却只会对他痛恨到极点。也就是说,成为晁盖的兄弟,那就大家一起奏乐一起舞。而在成为晁盖的兄弟之前,你可能是被针对的,就像西溪村的乡党们。
梁山发展的前期,大家都是晁盖的兄弟,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宋江加盟之后,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甚至连最初的亲密战友吴用也开始跟宋江眉来眼去。这时候,晁盖的缺点就暴露无疑了,他是不会团结最广大的兄弟的,不能忍受兄弟的疏远。
宋江一口一个哥哥叫的很恭敬很亲热,但是背后的算盘也是打得啪啪响。最终,晁盖觉得自己越来越是孤家寡人了。尤其是在三打祝家庄之后,宋江俨然是梁山的幕后大哥。有了宋江这样的好兄弟,晁盖是真的被整不会了,只有越来越气闷,最后中了毒箭,郁郁而终。
托塔天王应该是没有想到会被自己人偷了塔吧。那么,是不是说晁盖与兄弟打成一片的战略是错误的呢?应该不是的。后来宋江搞了个排行榜,这就是阶梯管理,等级建立起来,专制也就行之有效了。招安这个鬼主意,几乎是宋江的一言堂。有些观众看到这里,气得怒砸电视。看来是不认可宋江的,而对死去的晁盖不少人则无限怀念惋惜。晁盖其实有晁盖的问题,但宋江那一套绝对不是治病的药方。
晁盖的失败说明,成为托塔天王格局还是不够大,梁山不是简单的东溪村,而是东溪村、西溪村等等其他村的超级组合,兄弟是五湖四海的兄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注定要有各种势力,暗流涌动。这时候就不是托塔的事情了,而是要搞好均衡,团结好大部分的兄弟。说白了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