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刚刚诞生三天女儿患病,医护人员纷纷摇头,随后一个年轻的医生却决然走上

蜀山史道 2025-04-15 10:50:05

1949年,刚刚诞生三天女儿患病,医护人员纷纷摇头,随后一个年轻的医生却决然走上前,他用手中的刀划破这个婴儿娇嫩的后背。

1948年,一种可怕的婴儿疾病——婴儿皮下坏疽,正像幽灵般在全国蔓延,夺走无数孩子的生命。

这种病来得特别猛,患有这种病的宝宝皮肤会很快烂掉,很快遍布全身,最后在痛苦中离去。

当时医学技术落后,面对这种死亡率高达100%的疾病,医生们束手无策,家长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走向死亡,绝望和恐惧笼罩着无数家庭。

张金哲刚从上海医学院毕业,是一位年轻的医生,他来到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开始实习,看到宝宝遭受皮下坏疽的折磨,他心里很难过。

他看了很多医学资料,希望能找到一点希望,经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他发现,这种病虽然可怕,但在溃烂初期,如果能够及时切开脓包,清除坏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当时,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当张金哲满怀希望地将这个想法告诉医院领导和前辈时,得到的却是质疑和反对。

大家觉得这种手术风险很高,一不小心婴儿可能就会没命,所以没人敢轻易尝试。

可是,命运对张金哲简直是太不友好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张金哲也迎来了他的女儿,女儿才出生三天,就被查出患有婴儿皮下坏疽,看着怀里瘦弱的女儿,张金哲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他知道,如果再不做手术,女儿就会在痛苦中离世,时间紧迫,张金哲顾不上其他人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女儿做第一个实验对象。

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妻子更是泪如雨下,苦苦哀求他放弃。

张金哲已经打定了主意,他心里明白,作为一名医生,不能看着病人,特别是自己的女儿在绝望中离世,他向妻子保证,一定会尽全力救活女儿。

在手术台上,张金哲憋着心里的害怕和紧张,小心翼翼地给女儿做手术,他动作熟练,非常认真,每一步都做得特别细致。

手术过程真的很漫长,每一秒都像是一年,终于,手术完成了,女儿被推出手术室。

女儿术后恢复得很好,没有感染或并发症,她是第一个成功战胜婴儿皮下坏疽的孩子。

张金哲的成功,为无数绝望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医院开始推广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手术技术。

最终,这种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死亡率从100%下降到10%,张金哲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

张金哲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医学的进步永无止境,他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儿科事业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无数患儿带去健康和希望。

有一天,医院后门垃圾桶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婴儿哭声,一位医生闻声赶去,发现一个被遗弃的婴儿。

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颅骨坏损,头上长着一个巨大的“肉瘤”,医生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病例,他立刻抱着孩子去找张金哲。

张金哲看到孩子的情况,也感到十分棘手,他知道,这个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孩子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但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他毅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救活这个孩子,手术进行了十几个小时,张金哲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

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孩子得救了,孩子的父母得知消息后,激动地握着张金哲的手,感激涕零。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被他们抛弃的孩子,竟然还能活下来,张金哲不仅医术高超,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医生。

2022年,张金哲去世了,活到了102岁,他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0 阅读:60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