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常宝霆为何对杨少华说:昨天马志存收拾你明天我也得揍你

大气孔雀 2024-12-30 18:09:46

曲坛师兄弟 恩义万千年

1980年的北京长安戏院后台,相声演员杨少华一脸委屈地向师兄常宝霆告状:"三哥,马志存他们欺负我,这事您得管管!"谁料这位一向护短的师兄不仅没有撑腰,反而说出"昨天马志存收拾你,明天我也得揍你"的狠话。原来,在这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杨少华竟为了一个恶作剧,让整个天津曲艺团的演员们在深夜轮番下床接听一通"紧急电话"。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淘气包"不甘寂寞,又在半夜装哑巴惊醒师兄,只为问一句"要不要吃早点"。这便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段趣事,折射出相声艺人之间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

在中国相声史上,常宝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1929年的天津,是北京启明茶社老板常连安的三儿子,因其独特的个人特色,艺名"三蘑菇"。

九岁那年,常宝霆初登舞台便惊艳四座,观众们亲切地称他为"挑帘红"。两年后,他开始在父亲的启明茶社和父亲搭档说相声,很快就在京津两地闯出了名气。

十二岁时,常宝霆拜自己的姑父郭荣启为师,正式成为中国相声第六代传人。次年,他与年长十岁的白全福结成搭档,这一搭档持续了四十余载,创造了相声界的一段佳话。

与常宝霆的显赫家世不同,1932年出生的杨少华来自一个贫困的满族家庭。父亲早逝,十二岁的他在姐姐的引荐下来到启明茶社当起了打杂的伙计。

启明茶社里,常宝霆看到这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少年,不仅经常借给他衣服穿,还时常给他零用钱。当看到有人欺负杨少华时,常宝霆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

常宝霆深知打杂终非长久之计,便对杨少华说要多听"活",学习相声。在他的劝说下,常连安答应让杨少华拜在相声名家郭荣启门下。

新中国成立后,两人的命运再次交织。常宝霆进入天津市曲艺团,而杨少华则先在工厂工作,后来才进入南开区相声队。

看到杨少华一家生活困难,常宝霆和常家人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故人。常家经常派人送钱送粮,常宝霆更是时常邀请杨少华到家里改善伙食。

七十年代末,杨少华在干爹马三立的帮助下,终于调入天津市曲艺团。此时的常宝霆已是曲艺团艺委会主任,在团里威望很高。

无论是老艺人还是新人,遇到难事都愿意找常宝霆商量。对于爱"砸挂"的杨少华,常宝霆更是处处维护,让这段亦师亦友的情谊在岁月中愈发深厚。

戏班北上演出 恶作剧闹事

1980年,天津市曲艺团接到一个重要任务:前往北京长安戏院演出。这次演出由常宝霆带队,阵容强大。

杨少华本不在演出名单中,但他找到常宝霆恳求道:"三哥,您把我也带去吧,我好久没去北京玩了"。常宝霆拗不过这个师弟的请求,便把他也带上了。

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们住在北京市文化局南池子的招待所里。正当大家都在为演出紧锣密鼓地准备时,杨少华却在剧院后台掀起了一场风波。

那是演出的前一天下午,杨少华去了好友、京剧名家马长礼家做客。酒足饭饱之后,几个人开始打牌,一直玩到深夜三点多。

其他人各自散去,但杨少华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了看表,突发奇想,拿起电话打到了曲艺团住的招待所。

当时的招待所条件简陋,只有传达室有一部电话。杨少华用客气的语气对值班人员说:"劳驾,我有点儿急事,麻烦您帮我找一下天津曲艺团的王鸣录。"

负责的传达室同志听说有急事,立刻去敲响了王鸣禄的房门。王鸣禄担心家中有事,连忙跑到传达室接电话。

杨少华捏着嗓子问:"喂,你是王佩元吗?"王鸣禄一听不是找自己,便去叫醒了王佩元。

王佩元担心父母和岳父母有事,衣服都没穿好就跑下来。但杨少华又问他是不是侯长喜,说有急事找侯长喜。

侯长喜被叫醒后,又被告知电话是找马志存的。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演员被从温暖的被窝里叫醒。

马志存来到传达室时,杨少华又装模作样地问:"你是常宝霆吧?"但马志存一下就听出了这是杨少华的声音。

作为曾经在南开区相声队的老搭档,马志存太熟悉杨少华的声音了。他对着电话大声警告杨少华第二天要好好收拾他。

而电话那头的杨少华已经得意地笑了起来。在他看来,既然自己睡不着,让大家一起失眠倒也不错。

第二天下午,当杨少华来到后台时,马志存、王佩元、王鸣录等人立刻围了上来。他们抓住杨少华,给了他一顿"教训"。

杨少华随后找到常宝霆告状,诉说自己被欺负的遭遇。但这一次,常宝霆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即出面维护他。

常宝霆把相关人员都叫到自己房间,仔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他听完整个恶作剧的过程,不仅没有责备马志存等人,反而认为杨少华这次确实做得过分。

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因为常宝霆一向都护着杨少华。但这一次,他明确表态:"少华有点过分了,收拾一下也对。"

半夜装聋哑 惹怒师兄长

常宝霆了解完事情的原委后,便回到房间休息。此时已是深夜,但这场闹剧并未就此结束。

因为害怕马志存等人再次找自己算账,杨少华不敢回自己的房间。这个"淘气鬼"又想出了新的点子。

到了后半夜,整个招待所都陷入沉睡。杨少华蹑手蹑脚地溜到了常宝霆的房门前,轻轻推开了门。

常宝霆睡得正香,突然感觉有人在推自己。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发现杨少华正站在床前。

眼前的一幕让常宝霆瞬间清醒:杨少华不停地手舞足蹈,嘴巴开开合合,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招待所里光线昏暗,这场景显得格外诡异。

常宝霆从床上一跃而起,紧张地抓住杨少华的手,急切地询问他到底怎么了。但杨少华依然只是做着夸张的手势,就是不出声。

看到师兄如此紧张,杨少华觉得时机已到。他装模作样地凑到常宝霆耳边,压低声音问:"三哥,你吃早点吗?"

这一句话彻底点燃了常宝霆的怒火。白天的恶作剧还没消气,竟然又来这一出。

常宝霆怒不可遏,指着杨少华说:"杨少华,昨天马志存他们收拾你还不够?你给我等着,明天天亮了我也得揍你!"

面对师兄的怒火,杨少华却像没事人一样。他东张西望了一番,发现房间里还有一张空床。

不等常宝霆反应过来,杨少华已经大大方方地躺在了空床上。他还不忘对常宝霆说:"三哥,天不早了,咱睡觉吧。"

常宝霆这一晚上经历了太多情绪的起伏:从担心到紧张,从震惊到愤怒。面对如此厚脸皮的师弟,他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一夜,招待所里的两张床上,一个是气得睡不着的师兄,一个是得意洋洋的师弟。这场闹剧终于在北京的深夜里画上了句点。

天亮后的常宝霆虽然说要教训杨少华,但最终还是没有真的动手。多年来,他对这个调皮捣蛋的师弟始终是既生气又无奈。

在相声界,这个故事也成了一段趣谈。人们说起常宝霆和杨少华,总会提到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夜晚。

这场"装哑巴"的恶作剧,也成了两人亦师亦友情谊中的一个生动注脚。在相声艺术的世界里,这样的故事让严肃的舞台背后多了几分人情味。

一生师兄弟 情深意更长

时光飞逝,那个闹剧过去后,常宝霆依然是杨少华最信赖的师兄。在天津曲艺团里,常宝霆的公正与威望让他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主心骨。

每当杨少华遇到困难,常宝霆总是第一个出面帮忙。从艺术创作到生活琐事,这位严厉却又慈爱的师兄从未缺席。

在后来的日子里,杨少华逐渐成长为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启明茶社,从未忘记是常家给了他一个机会。

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杨少华总是说:"没有常家就没有我,没有宝霆师哥也没有我。"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回忆起在启明茶社的岁月,杨少华经常提到常宝霆对他的关照。那时的常宝霆已是响当当的"大名角",而他不过是个打杂的小伙计。

常宝霆不仅在艺术上指导杨少华,更在生活中处处为他着想。从衣着到零用钱,从工作到生活,点点滴滴都显示出这份兄弟情谊的珍贵。

这种情谊延续到了后来的天津曲艺团时期。常宝霆担任艺委会主任后,始终保持着公正严明的态度,但对杨少华的关爱却从未减少。

在相声界,人们常说常宝霆对杨少华的态度是"该严厉时严厉,该包容时包容"。这种处事方式让两人的关系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真挚。

直到2015年常宝霆离世,他们之间的这份师兄弟情谊持续了大半个世纪。这段情谊不仅是两个艺人之间的交情,更是中国相声艺术传承的一个缩影。

从启明茶社的打杂小工到相声界的名角,杨少华的成长离不开常宝霆的扶持。这种传承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人情义理的传承。

在相声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艺先学德,做人后做艺。常宝霆和杨少华的故事,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那次北京之行的恶作剧虽然让常宝霆生气,但却成了两人之间最生动的回忆之一。这个故事被杨少华多次讲述,每次讲起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谊。

岁月流转,相声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常宝霆和杨少华这对师兄弟的故事,也成为了这门艺术传承中的一个美谈。

从启明茶社到天津曲艺团,从青葱岁月到暮年时光,他们的故事印证了一个真理:艺术的传承不只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人情味的传递。

相声界有一个传统:说相声的人要敬师重道。常宝霆和杨少华的故事,正是这个传统最生动的写照。

时至今日,每当有人提起常宝霆和杨少华,总会想起那个夜晚的恶作剧。这个故事见证了中国相声艺术中最珍贵的一份情谊。

0 阅读:3
大气孔雀

大气孔雀

以史自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