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第29军修械所
小西水历史
2025-04-06 11:20:50
1931年,国民政府第29军修械所驻山西省阳泉火车站东沟一带。
1934年,第29军驻防河北省张家口,修械所也随军迁至张家口。随后,第29军37、38师的修械所归并于第29军修械所。合并后,修械所有员工400余人,车床、铣床、镗床、钻床、刨床等设备十五六台,主要修理枪炮。同时,制造7.9毫米步枪和木柄手榴弹。月产步枪三四十支,手榴弹数字不详。
修械所行政管理机构设有:
所长1人(刘振林),会计主任、会计、文书、工具材料保管员、匠长、总匠目各1人。
生产机构设有:
机工部,设匠目1人,工人约80人;钳工部,设匠目1人,工人约100人;锻工部,设匠目1人,工人约40人;木工部,设匠目1人,工人约60人;翻砂部,设匠目1人,工人约50人;药工部,设主任、文书、司药员、技术员、采购员(兼会计)、匠目各1人,工人约50人。
1936年5月,在侵华日军准备进攻张家口的形势下,修械所奉命由张家口迁至保定,其药工部(系修械所分所,专事制造雷汞、硝酸等,以及装配炮弹、手榴弹)撤至北平西三家店。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药工部也迁至保定与总所合并。
修械所迁至保定后,将文庙中原有造火柴的三四十间工房和部分殿堂作为工房。当时,战事紧张,枪支弹药急需补充,所长刘振林在保定招收工人百余人,从天津购进机器设备七八十台。此时,修械所员工已达500余人,机器设备近百台。
1937年9月,日军危及保定,不断派飞机进行轰炸。修械所工人白天躲避飞机,晚上赶造枪支弹药。当日军逼近保定时,修械所南迁到河北省磁县,后渡过黄河,进驻河南省漯河。1941年并入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三十一兵工厂。
2
阅读:361
用户10xxx61
应该是29路军 ,路军 比 军 级别 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