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包头地区剿匪概述

小西水历史 2025-03-22 11:18:53
民国以来,全国各系军阀混战不休,派系斗争激烈,内蒙古西部地区不少土匪趁机蠢动,土匪结伙抢掠烧杀,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军队多次进行围剿,但不见成效。直到全国解放以后,包头地区的土匪才被彻底肃清。 一、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派军围剿土匪卢占魁 1915年,丰镇卢占魁组织“独立队”,发展到1000多人。同年冬,卢占魁率部围攻包头城。城门紧闭50天后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派冯占元支援包头,卢占魁方才撤退。后卢占魁率部攻占萨拉齐城大肆抢劫财物。政府派李鹤翔部进剿,卢占魁部撤出萨拉齐。1916年,卢占魁由后山窜至萨拉齐、包头一带抢劫,绥远都统派沈广聚率绥西旅围剿,卢占魁战败而逃。1917年1月,土匪卢占魁又率部攻占萨拉齐城、托克托县、东胜县。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派多伦镇守使肖汉杰为绥远剿匪会办,将卢占魁部打到黄河以南。后卢占魁返回固阳同兴公等地,蔡成勋部诸思荣旅进剿固阳未果,绥远都统蒋雁行报请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招抚卢占魁部,改编为绥远游击骑兵旅,卢占魁任旅长。 二、“老一团”剿匪 1911年,直系军阀绥远将军张绍曾在绥远看到由蒙古族组织起来的土默特陆军步兵第一营势力日益壮大,感到这支地方武装力量对自己有很大威胁,因此将其解散。该营第三连连长玉禄在武川闻讯后率部起义,后又被张绍曾招安。这支部队先后改编为绥远骑兵游击队第一营、第三路警备队、绥远骑兵补充团,后正式命名为绥远骑兵第一团,从此老百姓称其为“老一团”。“老一团”驻防包头后主要担负城防和剿匪任务,维护社会治安,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其警备区域北到武川、固阳、大佘太,西至临河,南至东胜,东至归绥(呼和浩特),玉禄任总队长,满泰任副总队长。 1920年,包头地区“哥老会”发展迅速,哥老会“龙头”杨万祯(小五羊)勾结苏雨生、张洪、池喜全、周老公,白占元和段德宝等股土匪多达数千人,围攻包头城3昼夜。第三路警备队队长玉禄率队出城将土匪击退。 1923年夏,匪首窦飞龙率土匪1000余人围攻包头,企图进行抢劫,警备队出城迎战,初战将土匪击退。窦飞龙匪不甘失败,盘踞在昆都仑山口和尚湾一带,伺机行动。玉禄命令第三路警备队乘胜追击,队长多才率士兵冲入匪穴,击毙匪徒30多人。在这次剿匪中,多才及11名士兵不幸阵亡。 1924年春,绥远都统马福祥实行“清乡”,任郑金声为绥东清乡司令,驻萨拉齐。同时,绥远骑兵第一团团长玉禄兼清乡司令也率部驻萨拉齐协助剿匪。此次“清乡”,萨拉齐县杀匪100多人,众匪纷纷逃避。匪首苏雨生、赵有禄率众匪在包头南、伊盟一带大肆抢掠,包头镇守使石友三令玉禄率部渡河追剿。玉禄将部队分为左右两翼,向众匪盘踞地包剿,在神地湾土匪聚居地展开激战,打死打伤土匪多人。在遭遇战中,玉禄不幸战亡。其后,绥远骑兵第一团团长由满泰担任,负责包头、萨拉齐一带防卫。 三、冯玉祥部剿匪 1924年国民军驻守包头。1925年冯玉祥将西北督办公署由张家口迁至包头。1925年,盘踞在包头近郊、河西、后套、后山等地的土匪到处烧杀掠抢。活动十分猖獗,冯玉祥命令国民军第八混成旅旅长石友三,协同“老一团”满泰进行搜剿,在搜剿战斗中将金宝山(小金子)围堵在南海子村打死、淹死土匪800余人,使这股土匪全军覆没。 冯玉祥部在包头剿匪的同时,还采取了“剿抚”政策。收抚了张宝心、张风山、王肯堂、苏雨生、刘喇嘛、赵有录、张万庆等股匪。对骚扰抢掠人民群众的哥老会“老龙头”杨万祯(小五羊)、“大龙头”萧吉厚、李三汉、张洪等斩首示众,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秩序。 四、阎锡山部剿匪 1927年冬,被绥远都统商震招抚改编的土匪赵青山旅哗变,率众1000余人,一部分窜扰归绥(呼和浩特),一部分在萨拉齐县西老藏营、张义成窑等处抢掠民众。第二二〇团对其进行了围剿,俘虏土匪100多人,收缴马步枪300余支。 1932年,陈得胜、王元尧、冯天奎等土匪聚众袭扰萨拉齐县,经第七十七团、第七十八团及萨、托两县保卫团堵剿追击,将股匪打退至河西。6月,匪首王英率残匪窜至萨、托一带,被晋军在万家沟击毙100多人,俘虏40多人。1934年12月,骑七团团长李根车率部进剿固阳镇哈教堂、南卜子刘迷糊土匪。
0 阅读:2
小西水历史

小西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