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儿媳分娩时大出血,婆婆不仅分文不出,还故意支开儿子,将儿媳孤零零地丢在医院不闻不

儿媳分娩时大出血,婆婆不仅分文不出,还故意支开儿子,将儿媳孤零零地丢在医院不闻不问。如今婆婆年迈,却想让儿媳为她养老,儿媳毫不客气地怒斥:“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陈大妈满心困惑,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可到了自己这儿,竟要靠调解员才能勉强在小儿子家栖身。更令她寒心的是,儿媳小芳看她的眼神充满敌意,“她怕我,觉得我会打她。”坐在调解室里的陈大妈,满脸无奈与委屈。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家庭矛盾,“养老”二字又该如何书写?

原来,陈大妈育有两个儿子,依照老家习俗,由兄弟俩轮流赡养。可轮到小儿子家时,矛盾彻底爆发。儿媳小芳整日冷脸相对,一举一动都让陈大妈如芒在背,总觉得对方随时会发难,这样的日子,她一天都不愿再忍受。

无奈之下,陈大妈找来调解员,还带着记者一同前往小儿子家。谁知小芳见到婆婆,瞬间怒火中烧,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控诉婆婆多年来对孩子不管不顾,尤其在自己最艰难时刻,婆婆竟袖手旁观。

小芳越说越激动,泪水夺眶而出。她哭诉当年分娩大出血,婆婆不仅没伸出援手,反而支走丈夫,让她孤立无援;月子期间,婆婆更是不见踪影,母女俩无人照料,这让她彻底寒了心。如今婆婆年老体衰,却想让她尽赡养义务,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

“我怎么会不疼孙子?她这是颠倒黑白!”陈大妈急忙反驳。她举例称,半个月前在家时,孙子哭闹,她没去哄,是担心儿媳又说她“假惺惺”。小芳立刻回击,指出婆婆的冷漠早已是家常便饭。

从怀孕到坐月子,婆婆对她和女儿始终不上心,甚至在她生命垂危时支走丈夫,究其原因,不过是嫌弃她生的是女儿。小芳还提到,女儿一岁时,她请婆婆帮忙照看,对方竟躲起来假装不在家。面对调解员询问,陈大妈承认此事,理由依旧是“怕儿媳刁难”,但具体如何刁难,她却语焉不详。

小芳的丈夫,也就是陈大妈的小儿子,也证实了妻子所言。他坦言,孩子从小到大全靠妻子一人抚养,母亲从未尽到奶奶的责任,这让他内心也十分愧疚。

至此,事情逐渐明朗。婆媳各执一词,但不难看出,矛盾绝非一朝一夕形成。当年小芳坐月子时婆婆的冷漠,孙女成长中婆婆的缺席,还有隐隐作祟的重男轻女思想,都成了小芳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

如今陈大妈年老需要照顾,反过来要求儿媳赡养,小芳自然满心抵触。旧怨未消,新矛盾又起,关系愈发紧张。陈大妈觉得委屈,年老想安享晚年,虽知往日做法不妥,却不知如何弥补;加上儿媳态度强硬,让她心生畏惧。小芳则被过往委屈压得喘不过气,婆婆未尽责任,自己生活压力又大,实在不愿再添“负担”。

调解员给出中肯意见:老人帮忙带孩子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但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最终,小芳虽不情愿,碍于道理与法律,还是答应尽量体谅婆婆,也希望陈大妈能放下偏见,改善关系。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据悉,陈大妈在大儿子家也过得不顺心。大儿媳见婆婆无法帮忙接送孩子,便话里话外暗示她离开。这分明是把老人当“工具人”,有用时笑脸相迎,无用时就嫌弃厌烦。

陈大妈的养老困境,看似是琐碎的家庭矛盾,实则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在现代家庭结构变迁中逐渐脱节,个人需求与家庭责任该如何平衡?社会养老支持体系又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陈大妈能否安享晚年?她与小芳之间的心结能否解开?这或许不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那么,养老责任究竟该由谁承担?是儿媳不孝,还是婆婆当年失职?亦或大儿子一家也难辞其咎?这笔糊涂账,恐怕没那么容易算清。

信源:调解栏目

评论列表

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31
2025-05-07 20:25
让调解员带回家养
锄奸队员
锄奸队员 25
2025-05-07 16:24
因果轮回
思念
思念 8
2025-05-07 16:24
儿媳没有养老义务,让她儿子养,男人养不起家就离婚。
奋斗
奋斗 4
2025-05-07 19:20
都是炒作,我都不相信,以前婆婆都这样对儿媳了,儿媳早就离婚了!

谷雨 回复 05-08 01:39
有的!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3
2025-05-08 04:07
万能调解员
有觉无眠
有觉无眠 2
2025-05-07 19:13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