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砖瓦做茶器,雅

胡轸说文化 2023-05-18 21:30:09

国人自古爱喝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以茶为好。

爱喝茶的人,对茶叶、茶壶、茶杯,甚至冲茶的水,都十分讲究。

为了增加喝茶时的仪式感,还需要添置一处专门洗壶洗杯,烹茶品茶的台面,他们管这叫茶海。

此外,放置茶壶的垫子——壶承,放茶杯的垫子——杯托,都不容小觑。

自唐宋起,人们就喜欢用秦砖汉瓦来做壶承和茶海。

“秦砖汉瓦”,不光是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更是后人对宋以前用陶来制作建筑构件的统称。

左:宋代澄泥砚 右:紫禁城大殿地砖

四大名砚中,宋代的“澄泥砚”,就是秦砖汉瓦的传承创新之作。

明清紫禁城大殿地面铺的“一两黄金一块砖”的金砖,也是这种烧造的传承。

以秦砖汉瓦制成的壶承和茶海,因年代感显得朴拙、雅致。

砖瓦上面多饰有动物或吉祥字符的纹样,记录着当时的文化和艺术。

左:茶汤浸泡过的壶承 右:新砖壶承

用作茶海、壶承之后,因长期为茶汤所浸泡,青黛的砖色与深褐的茶色混在一起,更显得沧桑厚重。

伸手抚摸,竟如玉石般细腻滑润,轻轻敲击,颇有金石之音。

那些原本用于古建筑之上的秦砖汉瓦,在文人墨客的案头再一次焕发出新的生命。

奈何真正的古砖古瓦数量有限,且多为私人收藏,普通人若想拥有一块,实属不易。

今天,一条生活馆联合三联文房共同发起众筹,为大家带来以古法烧制的“秦砖汉瓦益延寿茶器”系列,有杯托、壶承和茶海三种可选。

注:众筹茶器为古法工艺,仿古设计,并非真的古代砖瓦。

“益延寿”瓦当

茶器纹样灵感来源

茶器纹样出自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益延寿”瓦当。

注:瓦当,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纹饰,题材有神兽、植物、云纹、文字等。

这块“益延寿”瓦当目前在国内只此一块,出土于汉长安城建章宫遗址。

建章宫是汉武帝时所建,极尽奢华,这块“益延寿”瓦当是当时专门按照皇家喜好所造,做工精细。

▲用茶养过的杯托

▲用茶养过的壶承

▲用茶养过的茶海

以此纹饰来制作的茶器,别具皇家气质。

茶器是如何制作的?

采用了古代秦砖的烧制方法,历经28道工序,耗时近一年。

秦砖的烧成原理与青砖一致。

与日常所见的红砖不同,青砖在烧制后,要经过闷窑、窨(yìn)水等特殊工艺,在抗氧化、水化和大气侵蚀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红砖,也更容易长久保存。

相较于青砖,秦砖对于原料的要求更高,制作环节中,手工的占比更大,工期更长,艺术价值更高。

如今,能烧古法秦砖窑的师傅不多,且基本上都在60岁左右,加上烧制起来费时费力,鲜有传承。

为了还原古法烧制,设计者走访了各地的砖瓦窑后,才找到一口合适的砖窑;又经过11个月的琢磨、尝试、改进,把陶泥、瓷泥、红泥、黑泥,甚至紫砂泥全都试了一遍之后,才最终实验成功。

左上:粉土 左下:合土

右上:装窑 右下:烧窑

整个过程需要经历陶土陈腐、粉土浸泡、压条封存、手筑原型、完备模具、模具分离、修胚、胚体阴干、烧窑、成品修整、养玩包浆等工序。

举例而言:陶土陈腐,要先在入冬前露天堆积泥料,经阳光照射、雪雨冻蚀半年左右,等到内部分解松化后,再粉碎、过筛,提取细密的纯土。

在用土密封的窑顶上窨水

而烧窑这一步,先得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装窑,然后经过十几天的柴烧,炭烧,最后,烧完的砖坯还得经历窨水、冷却后,方可出窑。

注:在我国传统制砖工艺中,窨水是一道相当独特且重要的工序,指窑内砖坯烧结后,将窑顶和火塘用砖封死,再在窑顶池中放水的过程。

因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仅三成。

这种照老祖宗的方法烧制出来的仿秦砖,内含大量气孔。用来做茶器,能养,而且透气性强、吸水性好,还有助于保持室内空气湿度,耐磨损,万年不腐。

无论是好茶还是坏茶、新茶或隔夜茶,只要把茶汤倒上去,都会慢慢被吸收,呈现出来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色如茶,质如玉,称得上是“会呼吸的茶器”。

需要说明的是,陶烧作品的精髓在于养玩。

收到茶器时,请先用清水冲洗几遍,以褪火气,然后用茶汤浇润,以茶笔扫匀、茶巾擦拭,久之便可形成包浆。

每次喝完茶后,需擦干表面,以免茶渍不均形成斑块,影响养护效果。​​​​

喜欢茶,喜欢茶器,欢迎私信或者评论与瓷器君交流,瓷器君将与您共同学习进步。

感谢收藏/关注/点赞/评论,瓷器君祝您生活愉快。

0 阅读:23

胡轸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