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丢失快递包裹,里面装着价值50万的珠宝。因没有证据证明是盗窃,警方无法立案调查。遗憾的是,她只购买了200元保价服务,快递公司只赔了她16000多元,最终,她只能能自认倒霉。万万想不到,1年后,女子在刷视频的时候,在某博主的直播间看到了自己丢失的珠宝,她不淡定了,赶紧报警,随着警方的调查,真相浮出水面。 据环球网5月16日报道,陈女士一年前丢了价值50万的珠宝,一年后竟在某博主视频里出现,真相让人难以置信。 陈女士是一名珠宝珠宝设计师。2023年5月的一天,对于别人来说只是普通的日子,对于陈女士来说,却是非常不幸的一天。 陈女士发现自己的快递丢了,里面有3件定制珠宝,价格高达50万多元。 其中一颗是原矿切割的祖母绿宝石,还有还丢了一颗珍贵的海螺珠,这颗海螺珠年产量仅有几十粒,非常珍贵。 陈女士赶紧报警,警方调查发现陈女士在丢失快递时,物流信息显示,包裹在分配快递员前就已消失踪迹。 因警方没有找到确凿证据的证据是盗窃,所以,警方无法深入调查。 遗憾的是,陈女士只保价200元,最终只拿到快递公司16000多元赔偿。 陈女士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是也别无他法,只能自认倒霉。 谁能想到,一年后,事情竟迎来转机。 一天,她闲来无事,刷视频时,好巧不巧的,直播间里的博主净晒出一枚祖母绿戒指。 陈女士瞬间瞳孔放大,她看着这枚戒指,简直难以置信,这枚戒指竟与自己丢失的那枚如出一辙。 要知道,这款戒指从设计图到成品,每个细节都独一无二,根本无法仿制!陈女士瞬间笃定,这就是一年前丢失的其中一枚珠宝。 陈女士不淡定了,没想到这枚戒指还会出现,仿佛命运的安排,她第一时间就报了警。 警方接到线索后迅速出击,顺藤摸瓜发现戒指几经流转,最终竟到了广州珠宝商手中,而它的源头,竟是上海的一家典当行。 当铺老板回忆,曾有个30多岁男子拿着3件珠宝来典当,声称是“母亲遗物”。 因拿不出发票,老板留了个心眼,让他签署了物品来源承诺书。 然后,老板以1万元,就收下了2枚戒指。 随后,民警查看当票时,一个叫王捷对名字引起了陈女士的注意。 这个名字陈女士再熟悉不过了,这个人正是她家快递站点的快递员,经常给她送快递。 很快,民警在王捷老家将其抓捕归案。 原来,王捷平日工作总爱偷懒,每次分拣快递都拖到最后。 因其他快递员先取走辖区包裹,剩下的便都归他。 因同事分拣失误,陈女士的珠宝快递阴差阳错到了王捷手中。 可责任心缺失的他,见包裹又大又轻,随手就扔在小区物业旁的快递堆里。 20多天后,他偶然发现这个包裹,想起群里疯传的天价快递丢失消息,既害怕又起了贪念,竟将珠宝拿去典当换了1万块钱。 更可惜的是,珠宝典当后本有一个月赎回期,可王捷并未抓住机会弥补过错。 王捷以为件事已经过去了,早已抛诸脑后,没想到,自己还是被抓了,并且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件事曝光后,网友们给出不同看法,有人说:50万自己都不舍得保价!成本25万,典当行收2枚戒指一万元,卖多钱啊,真是挣钱的好买卖啊! 还有人说:典当行收取来历不明物品,是不是属于收赃行为?是不是构成违法? 那么,在法律的角度,该如何认定此事呢? 1、典当行收当的珠宝实际为赃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典当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典当行不得收当赃物和来源不明的物品。该办法第六十三条明确,典当行违反此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典当行能够证明自身在收当时已履行合理审查义务,构成善意取得,便无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但本案中,当男子前来典当珠宝时,既无法出示发票等有效权属证明,而当铺老板仅要求其签署物品来源承诺书,并勾选“亲友赠送”选项。 这种审查显然存在疏漏,典当行应处以相应的处罚。 2、王捷的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 王捷作为快递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陈女士的快递包裹,将快递中的珠宝占为己有并拿去典当,虽然最开始是因疏忽大意未妥善处理快递,但后续明知快递价值不菲还据为己有,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 最终,王捷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不仅要面临法律严惩,还需赔偿陈女士25万元成本价。 信源—《环球网》-2025-5-16。 #春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