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提伊朗了,难成大器! 去年年底,伊朗空军司令亲自试飞了中国的歼 - 10C 战斗机,试完还夸了一通,说这飞机 "性能优秀"" 让人印象深刻 ",当时不少人觉得,这单生意稳了,伊朗肯定要买,结果半年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搞得跟" 雷声大雨点小 " 似的。 其实伊朗这事儿,得从三个 "死结" 说起。 第一是 "技术强迫症"。 伊朗空军从上世纪 70 年代就玩 F-14 这种重型机,现在虽然老掉牙了,但骨子里还是认准双发重型机才是 "真男人"。 歼 - 10C 虽然性能不错,但单发中型机的定位,在伊朗眼里就像开惯了 SUV 的人突然让他开小轿车 —— 总觉得差点意思。 再加上俄罗斯打包卖苏 - 35 和 S-400,还承诺优先交付,这就像买手机送耳机,谁不心动? 第二是 "经济紧箍咒"。 美国制裁这么多年,伊朗外汇储备比脸还干净。 歼 - 10C 虽说单价 4000 万美元,比 F-16 便宜,但架不住伊朗得一次性买几十架,还得配套弹药和维护。 反观俄罗斯,直接用石油换武器,甚至允许伊朗用无人机抵账,这就像你去买菜,人家说 "没钱?拿你家土豆抵",这买卖能不划算? 第三是 "政治骑墙派"。 伊朗国内亲俄派和亲中派天天掐架。 亲俄派觉得俄罗斯在中东能扛事儿,还能帮着对抗以色列;亲中派觉得中国技术靠谱,还能绕过制裁。 结果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能 "各退一步"—— 先买俄罗斯的苏 - 35,再偷偷跟中国谈枭龙。 这就像你过年回家,爸妈一个让你考公务员,一个让你创业,最后你只能先考着试试,再偷偷投简历。 不过话说回来,伊朗这事儿也不全是坏事。 对中国来说,至少证明歼 - 10C 性能过硬,连伊朗这种 "挑剔客户" 都认可。 而且这次试飞也算是给中东市场打了个广告,说不定哪天沙特、埃及就找上门了。 对伊朗来说,虽然暂时没买歼 - 10C,但通过这次合作,也算跟中国搭上线了,以后在核谈判、石油出口这些事儿上,多了个能说话的朋友。 现在最尴尬的是俄罗斯 —— 本来以为苏 - 35 卖出去就万事大吉,结果伊朗又跟中国眉来眼去。 就像你刚给女朋友买了个包,结果她又盯着别人的口红看,你说气不气? 最后说句实话,伊朗这事儿就像谈恋爱,强扭的瓜不甜。 中国没必要非得把歼 - 10C 塞给伊朗,做好自己的产品,自然会有识货的。 再说了,中东那么多国家,东边不亮西边亮,说不定哪天就有大客户上门了。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