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加大力度研发电动车,德国大众能否追上中国速度?

春迟嫣韵谈军事 2025-01-10 16:02:51

在大众集团总部沃尔夫斯堡,愤怒与失望的情绪弥漫。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宣布将大力收紧开支,尤其是德国的生产基地,关闭生产基地,不可避免会大规模裁员,减少德国大众汽车的产能。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市场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

在中国这个大众最为关键的市场,德国品牌昔日的光环已然黯淡。正如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所言:“蛋糕越来越小,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 俗语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众是如何从市场领头羊的位置,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以至于陷入如今财政紧张、不得不打破 “铁饭碗” 的境地呢?

德国关于大众大幅裁员甚至关闭工厂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上一次大众如此受舆论关注,还是尾气排放数据造假的 “柴油门” 丑闻曝光之时。大众作为汽车制造业巨头,其成功与中国经济的崛起息息相关,而如今陷入危机,同样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紧密相连。倘若大众顶着德国工会和政界的压力,缩减在德国的开支,加大在中国的投资研发,能否赶上 “中国速度”,实现成功 “逆袭” 呢?

VW 即 Volkswagen 的缩写,在德语中,Volk 意为 “人民、大众”,Wagen 简单来说就是 “车”,所以按字面意思,品牌名可译为 “大众汽车”,音译则为 “福斯”。这家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成立于 1937 年,总部位于下萨克森邦的沃尔夫斯堡,也称作狼堡 —— 这是一座完全因一家车企而诞生的城市。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工厂总占地面积达 6.5 平方公里,比欧洲摩纳哥公国的国土面积还多出两倍。在 2022 年特斯拉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超级工厂落成之前,这里一直是全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工厂,有 6 万多人在这里工作。

除了核心品牌大众之外,该集团旗下目前还拥有众多品牌,包括西亚特、斯柯达、奥迪,以及豪车品牌宾利、兰博基尼和保时捷。此外,还有曼恩和斯堪尼亚等商用车品牌,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品牌家族。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聚焦其核心品牌 —— 大众汽车。

要说刻在中国人民时代记忆里的大众车型,桑塔纳恐怕是当仁不让。大众与中国的合作,正是从合资建厂生产用于出租车的桑塔纳起步。华裔德国记者 Felix Lee 在他 2023 年出版的《中国,我的父亲和我》一书中,详细讲述了大众与中国之间的故事。1978 年,中国机械工业部的一个代表团突然到访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当时他的父亲作为部门主管,被叫去充当翻译,并在大众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在过去几十年里,大众汽车与中国相互成就。一方面,大众在中国落地开办合资企业,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成功范例,对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崛起,也为大众汽车带来了巨额利润。

或许是成功的光环太过耀眼,让大众在发展道路上迷失了方向。Felix Lee 认为,这可能要追溯到文德恩时代,没错,就是那位因柴油门丑闻而引咎辞职的总裁。大众曾一度错误地押注柴油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柴油价格便宜且动力强劲,以柴油为燃料的乘用车在德国确实备受青睐。然而,柴油对环境污染严重,至少在大众柴油汽车尾气数据造假丑闻曝光后,人们意识到这已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大众却没有准备好替代方案,尤其错过了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关键时机。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已今非昔比,大众在中国的业务,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赚取丰厚利润。大众汽车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直到 2022 年底被比亚迪超越。我们来看两组数据:今年 8 月份,中国市场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毫无悬念地位列榜首,大众位居第二,但其销量还不到比亚迪的一半。而若仅看电动车销量,差距则更为悬殊:销量第一的车型是比亚迪海鸥,特斯拉的 Model Y 紧随其后,大众的 ID.3 仅排到第 27 名。

如今问题已然清晰:由于错过向电动车转型的关键机遇,大众在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地 —— 中国市场节节败退。而现在,为了追赶竞争对手,大众必须拿出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并且这些技术研发工作将在中国,而非沃尔夫斯堡或其他德国工厂进行。

这笔钱从何而来?这就回到了视频开头的场景:大众宣布紧缩计划,德国各工厂的员工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被列入第一批裁员名单。他们当中不少人可能从爷爷辈就开始在大众工作,未来他们的儿子或许也想继续在大众工作,因为这里原本是个旱涝保收的 “铁饭碗”,甚至可以说是 “金饭碗”。可以看到,从员工到政界,人们对大众此次宣布的节约开支计划都十分担忧,甚至不满。

大众的股权结构颇为特殊,虽然目前最大股东是保时捷控股公司,但下萨克森邦,也就是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所在的邦,凭借 20% 的投票权重,在企业重大决策方面享有否决权。所谓的 “大众法”规定,有关修改企业法规和工厂选址的决定,需 4/5 多数才能通过。所以,至少下萨克森邦境内的几家大众工厂暂时不会面临关闭风险,但部分人可能会失去手中的 “金饭碗”。2024年9 月 10 日,大众方面宣布将终止自 1994 年起生效的就业保障协议,相关终止信函已发送给工会,合同已于2024年年底到期。也就是说,从 2025 年 7 月开始,因企业运营原因进行的裁员将成为可能。

大众如今面临的危机,并非意味着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企业已濒临破产,事情还没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而且大众的问题并非个例,甚至也不是汽车行业独有的。在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德国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阵痛。近几个月来,诸如 “德国需要中国速度” 这样的标题频繁出现在德国媒体上。

其实,即使是中国本土企业,目前也处于 “行业极度内卷” 的困境之中。在电动车领域残酷的价格战中,究竟有多少国产电动车品牌能够最终存活下来,仍是未知数。大众汽车现在加大研发投资,以积极应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胜算几何还真的不好说。

你对大众汽车印象如何?假设现在你要购买一辆新车,你会选择内燃机汽车还是电动汽车?又会选择哪个品牌呢?对于大众准备在德国缩减开支、在中国加大研发投资的计划,你是否看好?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0 阅读:3
春迟嫣韵谈军事

春迟嫣韵谈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