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走台湾,蒋介石风光一时,最后只能躲到台湾避风头。
可蒋介石为什么要去台湾,到了台湾,为什么能直接成为万人之上?
1948年,三大战役的打响后,便为蒋介石敲响了失败的丧钟,短短一年时间,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无力回天。
在分崩离析之际,蒋介石需要一条后路,于是国民党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其中内容就是国民党的去向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提议前往的地区有瑞士和缅甸,不过这些建议都被一一否决,因为蒋介石的野心并未被消灭,他想要的是卷土重来。
出于军事角度,国外的去处直接成为了不可能,在国内,能选择的地点则是边缘地区,其中就包括了海南、台湾以及西康省。
西康省位于现在的西藏区域,这个地点解放军当时并未完全控制,可以说是我党活动地区的薄弱点,所以在这里养精蓄锐,完全有着反扑的机会。
但是西康省有着一个极大的缺点,那就是地形问题严重,易守难攻,想要从这里出兵反攻,并不如海南以及台湾来的方便。
两个海岛基本情况相同,于是在蒋介石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其昀站了出来出谋划策,他原本是在教育界的名人,因为学识渊博,给出了选择台湾的理由。
首先台湾岛的面积更大,其次台湾岛能够接触的邻国会更多,局势复杂,更方便国民党操控,另一边的台湾岛因为有着东南亚以及南亚国家的驻扎,蒋介石想要在手中拿下海南岛,较为困难。
况且台湾的经济更为发达,能够为蒋介石的提供更多的动力,尽快的养精蓄锐,完成反扑计划。
综合多方面的考量,蒋介石终于将最后的选择放在了台湾上,为了寻找一个落脚点,蒋介石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台湾成为了自己最后的坟墓,他的反扑计划没有成功,甚至都没有开始。
而这个时候就有疑问了,蒋介石到了台湾后,几乎就是占领了整个台湾,期间并未出现什么大的地块争端。
在蒋介石到台湾之前,台湾是谁在管理,为什么会如此简单的拱手送于蒋介石?
台湾这块土地一直不太平,日本对台湾的侵占长达50年,在1945年回归到中国后,国民政府便任命陈仪到台湾担任台湾行政长官。
而陈仪这个人在治理台湾上有着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官僚作风极为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台湾慢慢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
因为腐败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直到1947年的2月,台北市的专卖局的几名缉私人员以及警察在进行执法。
一40岁的寡妇私自贩卖香烟,执法人员便暴力执法,过程中不仅执法行为不规范,还打伤了这个寡妇,这一幕直接引起了民愤。
群众怒起而上,现场乱作一团,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查缉人员在逃脱的空档,开枪误杀了一名站在一边看热闹的市民,这一流血事件,直接让整个台湾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
随着暴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这事酿成了当年震惊国内外的“二二八事件”。
在这次的事件中,受伤的人民群众数字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报道说是一千人左右,也有信息表示这些伤亡已经高达十几万人。
而在这次的事件之后,国民政府就将陈仪更换成了魏道明,魏道明的手段正统,很快就恢复了大部分的台湾秩序,相比从前,魏道明的治理更得百姓欢心。
因为魏道明的能力卓越,于是在台湾地区内部便开始有着大量的精英拥护魏道明,这样的局面并不是蒋介石所要看到的。
蒋介石的疑心一直很强,他不允许出现一个人“功高震主”,于是蒋介石将魏道明换成了自己更为信任的陈诚。
而陈诚在治理台湾的时候,国民党已经成为立秋后的蚂蚱,陈诚为了给蒋介石留下退路,于是便开始在台湾为蒋介石运作,在出入台湾的人员上更是做到了严格的把控。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收获民心,推行了很多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生活的政策,这无疑是给国民党立足台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国民党的军队在到达台湾后必然会带来极大的压力,自己想要管理好台湾的秩序就成为了难题,不过在他纠结的时候,蒋介石表示要亲手接手台湾,陈诚本身就是蒋介石的心腹,自然心甘情愿将台湾拱手放在了蒋介石的手中。
蒋介石还将自己在大陆储备的大量黄金都运输到台湾,虽然有着残兵十万,不过以当时解放军的势头,收复台湾势在必得。
于是中共便派遣粟裕将军带兵前往福建地区,海南已经解放,登岛作战已经有了熟练的经验,可意外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朝鲜半岛局势严峻,中国必须抗美援朝,台湾一事便被搁置了,而这一搁置就让蒋介石有了喘息的机会。
不过台湾回归是必然的结果,只不过时间的长短不同,从当前的局势来看,台湾的回归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些到来。
参考信息:爬到蒋介石铜像头上拉翔 这就是“二二八”的真相?——2017-02-26 20:24·海峡新干线
《国民党名人在台湾》. CCTV.节目官网. [2023-05-26].
陈诚(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军事统帅). 青田县人民政府.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