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小能手”,一天能吃2000只蚊子,在我国成了“引狼入室”?

信方谈三农 2024-07-08 22:10:36

在夏季的时候,不仅天气炎热,并且蚊子也非常多,尤其在清晨起床的时候,发现身上有被蚊子咬的伤口,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减少蚊子的产生?

可以明确的说“有”,并且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它是一种鱼类号称灭蚊“小能手”——食蚊鱼,这种鱼类能够吞食蚊虫,能够从源头上消灭蚊子的?这要从食蚊鱼的习性开始说起。

1、食蚊鱼的习性

食蚊鱼,是鳉形目胎鳉科食蚊鱼属鱼类,原产于美国得克萨斯—瓜达鲁普河,后渐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大西洋沿岸的低洼地和沟渠等水体中。

属于是暖温性小型鱼类,生活于水库、湖泊、坝塘、沼泽、稻田、水渠、洼地等各类静水水体,喜欢集群在水表活动,悬浮于水中,行动活泼、敏捷,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幼鱼主食轮虫、纤毛虫,成鱼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小球藻等。擅长捕食各种孑孓(jié jué),能消灭传播疟疾和黄热病病源的蚊子幼虫,达到防治疟疾等传染疾病的目的。

孑孓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是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蚊属动物的幼虫,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当外界气温低于10℃时,受精雌蚊的卵巢发育停滞,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脂肪体。

并藏匿于阴暗潮湿、温暖避风的地下室、地窖、山洞、树穴及牲畜圈舍等处进行越冬,在此期间不食不动,进入休眠状态到第二年温度上升后产卵,这也是冬季蚊子很少的原因,因为气温低不适合蚊虫的活动。

孑孓通常生活在稻田、溪流或家庭储水容器中,它们以水中的细菌、原生生物及有机颗粒为食,或者捕食其他孑孓作为食物(如巨蚊属和路蚊属幼虫)。

食蚊鱼和孑孓生活环境相同,研究表明,每只雌蚊在一生中可以产下1000-3000个卵,完成一代的发育仅需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而雌蚊只需一次受孕,便可终生产卵。

而食蚊鱼成鱼一个昼夜可以吞食孑孓2000余只,(钓鱼人钓鱼的时候使用的红虫,就是蚊子的幼虫,也就是孑孓,只是个体比较大)

食蚊鱼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极为贪食,吃的多,消化也比较快,吃到肚子里的孑孓能够立即消化。

也就是说,食蚊鱼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蚊虫的滋生,从而达到减少蚊虫的目的,那么原产于美国瓜达鲁普河的食蚊鱼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2、食人鱼的引进

食蚊鱼因其能够捕食蚊子的幼虫,以及防止疟疾等传染病,而被很多国家引进,我国引进食蚊鱼也不例外,食蚊鱼引进我国先后有几次。

第一次在1911年从夏威夷将600尾食蚊鱼经日本横滨运至台湾,大部途中死亡,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气候适宜,不久普及台湾全省。

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宾医学科学研究所赠送一批食蚊鱼运至上海试养。

第三次是1926年又从美国渔业局运来一批,通过较长期驯育和适应,食蚊鱼已在上海郊区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移植至我国南北许多省市,60年代在广州地区繁殖,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密度很大。

在上个世纪具有一定优势的鱼类品种,都会被很多国家移植,食蚊鱼如今分布范围很广,欧洲、非洲、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有引进饲养。

如今在水稻田的田间地头水渠内,食蚊鱼的密度很大,这种小型鱼类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属于优势鱼类,其他本土小型鱼类越来越少。

如果从1911年食蚊鱼引入我国台湾算起,那么它进入国内已经113年,那么在这113年内,食蚊鱼到底生活的怎么样?

3、引狼入室?

食蚊鱼为卵胎生鱼类,卵胎生鱼类有个特点,它并不是产卵后鱼卵自然孵化,而是鱼卵在母鱼的腹腔中受精之后并没有附在母体,而是直接吸收卵黄的营养发育成为子鱼,然后才被生出来,所以称为卵胎生。

食蚊鱼幼鱼离开母体即能自由游泳和摄食,水温适宜时,经一个月左右即达性成熟。在每年的3-9月产仔,每隔30-40天产仔一次,每年繁殖3-7次,每胎20-40尾, 每尾雌鱼年产200~300尾仔鱼。

从这里不难看出,食蚊鱼的繁殖能力极强,但是不要小看这种小型鱼类,它极其凶残,在产下幼鱼后,如果没有食物它们就会吞食幼鱼,这种“恶魔”般行径,作为母亲这种情况在生物中十分少见。

然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食蚊鱼在0-40°的水温下都能生存,适应能力极强,并且能在污水中,或者一定浓度的酸碱水中生存。

从这里不难看出,食蚊鱼具备全国分布的可能,然而它让可能变成了现实,这种小型鱼类不仅生活在南方水域内,它早已南北分布,甚至成为某些地区的优势种群!

然而危害随之而来,它并不是只吃蚊子的幼虫。根据对于食蚊鱼的研究,在鱼缸内一直给食蚊鱼投喂孑孓,这些食蚊鱼最长的坚持了不到20天,短的甚至只有一个星期,就全部死亡了。

得出的结论是,食蚊鱼如果只吃孑孓的话,它的身体里缺少一种酶,从而造成死亡,而这种酶广泛分布在各种鱼卵内,也就是说食蚊鱼在吞食孑孓的同时吞食了大量的鱼卵,从而造成水域内其他鱼类的密度减少。

很多小型鱼类都会吞食鱼卵,我国的本土鱼类也不例外,但是生态链早已完美。生态链的形成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进化,每种鱼类在自然界都有自己的地位,随着食蚊鱼的横插一脚,给有些本土鱼类带来严重影响。

就拿青鳉来说,青鳉属于我国本土鱼类,食性和食蚊鱼相同,主要食物也是蚊子的幼虫。青鳉和食蚊鱼同属于鳉科鱼类,但是自从食蚊鱼被引进后,青鳉在某些水域几乎消失不见!

因为青鳉比较温顺根本无法和食蚊鱼竞争,另外钓鱼人都知道食蚊鱼食性比较杂,它们是遇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不仅仅是青鳉,斗鱼等一些小型鱼类,在食蚊鱼生长的水域内,密度也是很少。

很可能是食蚊鱼吞食鱼卵,造成本土小型鱼类的种群越来越少。随之食蚊鱼的负面新闻纷纷而来,澳大利亚对于食蚊鱼做出一项研究认为:

食蚊鱼灭杀蚊虫的效果,还不如本土小型鱼类,但是它们进入后繁殖速度很快,并且凶猛好斗,在食物稀少的情况下甚至自相残杀,食蚊鱼来到我国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引狼入室”罢了!

4、本土就没有吃蚊子的鱼类吗?

之所以引进食蚊鱼,主要是为了减少蚊虫滋生,那么本土就没有吃蚊子的鱼类吗?可以明确的说“有”,并且很多!

中国斗鱼、中国斗鱼分布地带属于亚热带地区,共分4种,包括:圆尾斗鱼、叉尾斗鱼、香港黑叉尾斗鱼和越南黑叉尾斗鱼。生活温度为4—31℃,适宜温度为24—27℃。喜食昆虫幼体和鱼虫,它们也是蚊虫的克星。

青鳉、青鳉为淡水小型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沟渠、稻田、池塘及江、河、湖泊、水库沿岸水草丛中。喜群游于静水及缓流水区。摄食棱角类、桡足类、蚊虫幼虫,亦食蓝藻、绿藻、硅藻、植物碎屑、摄食孑孓,能消灭蚊虫,改善环境卫生。

泥鳅、泥鳅是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鳅类动物。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泥鳅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食性广,一般摄食水蚤、水蚯蚓、昆虫、扁螺、水草、昆虫蚊虫的幼虫、腐殖质及水中和泥中的微小生物等。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鱼类吞食蚊子的幼虫外,我国还有很多小型鱼类,蚊子的幼虫孑孓都是它们的食物。随着环境的改变,这些鱼类越来越少,导致某些水域内孑孓的密度很大,孑孓蜕皮后形成蚊子,导致蚊子越来越多。

孑孓即使蜕皮后成为蚊子,它们的繁殖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上个世纪的农村下雨后。田间沟渠内蛙声一片,青蛙、土蛤蟆、蟾蜍等等,它们都会吞食蚊虫,如今随着环境的改变,以及污染的加剧,蛙声一片早已消失,蚊子的天敌越来越少。

最后:食蚊鱼很多国家引进,但是它到底能不能遏制蚊虫的滋生,是有争议的。因为在食蚊鱼生产的水域内,本土小型鱼类的种群大幅减少,但是蚊虫的密度并没有减少。

有些专家认为食蚊鱼的到来大量挤占本土鱼类的生长空间,造成本土鱼类大量减少,从而破坏水生环境。

我觉得我国的生态圈早已完美,根本不需要食蚊鱼这种小型鱼类,因为吃蚊子的鱼类有很多,为何非要引进这种小型鱼类呢?你说呢?

参考资料:《水产百科》食蚊鱼现状、《百度百科、科学百科》食蚊鱼、《食蚊鱼的危害》

0 阅读:34

信方谈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