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那怎么解释陕西石峁这个考古Bug?

橙子说历史啊 2024-12-17 21:36:38

陕西石峁是夏朝的“Bug”,这事儿确实不好圆。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想把夏朝的时间搞清楚。

专家们折腾了五年,最后定下来夏朝大概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晚于这个时间点属于夏朝,早于这个时间点是先夏时期。

结果陕西石峁遗址出土了,直接把这个时间表“打了个车轮印”。

考古证据显示,石峁早在公元前2300年就已经修建,比夏朝早了200多年。

而且规模巨大,完全不像个“先夏时期”的方国,反而更像个超级政权。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夏朝的定义本身很模糊

先说夏朝吧,它是个什么概念?从《史记》到《竹书纪年》,文献里说得天花乱坠,但具体到考古上,能证明“这是夏朝”的材料几乎没有。

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晚期的都城,可这地方的文化层上限是公元前1750年,比“夏朝建于公元前2070年”的说法晚了300多年。

换句话说,夏朝前300年,根本没什么像样的“王朝气象”。

而石峁遗址呢?不仅规模远超同时期的二里头,还控制着陕北、内蒙、山西中北部的大片区域,甚至连后来的夏礼器——牙璋,都是从石峁传过去的。

这就让人疑惑了夏朝如果真是个“王朝”,那石峁算什么?

2. 石峁的地位被“低估”了

考古圈对石峁的态度挺有意思。

有人说它是黄帝的都邑,有人说它是北狄的城堡,总之就是不愿承认它和中原文明有直接关系。

可实际情况是,石峁遗址的DNA数据显示,这里的居民和仰韶文化、陶寺遗址的居民关系非常近,属于土生土长的“华夏人”。

石峁的出土文物和中原的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比如那个牙璋,不仅在二里头成了夏礼器,甚至后来的殷商、三星堆都在用。

这就说明,石峁不仅和中原文化有关联,还对中原的国家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把石峁当成“游牧文明”或者“外来者”,显然是不对的。

3. 黄河流域的“大洪水”改变了历史

石峁的衰落和后来二里头的崛起,可能和一场大灾难有关。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历了一次人口锐减的“大洪水事件”。

这场灾难几乎摧毁了整个龙山文化的社会结构,导致黄河中下游的聚落数量从1669个锐减到180个。

石峁虽然地处北方,但这场灾难显然也对它的农业和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此黄河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让伊洛平原变成了一个适合大规模农业的黄金地带。

于是,石峁的力量逐渐式微,而以二里头为核心的中原文明开始崛起。

可以说,“夏朝”的真正诞生,很可能是这场灾难的后果。

所以,石峁之所以成了“Bug”,问题其实不在石峁,而在于我们对夏朝的定义和认知。

从考古证据来看,夏朝早期的“王朝气象”并不明显,更多是一种部落联盟的形态。

而石峁,不仅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之一,还对中原文明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其纠结石峁是不是“夏朝”,不如承认它是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重要一环。

1 阅读:164
评论列表
  • 1111 2
    2024-12-18 23:05

    中国上古历史之所以处处是漏洞,就是河南总想把中国源头装到它那个筐里。

    汪芒 回复:
    中国的中心是河南,那是东周王朝以后的认识。中国、中原在这之前都不是河南。
  • 2024-12-19 08:13

    石卯出土的器物制型跟二里头基本上是一脉相承例如夏文化的典型器物代表“牙璋”,而时间又早于夏文化,所以,它爹!大概率是黄帝。

橙子说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