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王阳明,你就读懂了自己的心,修身养心一定要读阳明心学

大利能量 2024-03-08 17:47:54

现代人最大的困扰,莫过于“不知怎么安顿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很多人经常会感到迷茫、焦虑、浮躁、欲望丛生、缺乏安全感......?

王阳明认为,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所以,做人一定要保持心态的积极乐观,尤其是面对人生低谷时,更要想得开、看得开。想开了、看开了,处处是天堂,行为会变得积极,运气也会越来越好。

人生的道理就是如此,当你处于人生低谷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你的生活自然会充满美好,你的想法和行动也都会变得积极起来,自然也会等来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1、王阳明:何为善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

{释义}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境不同,情绪不同,看到的角度与结果就会不同,劫难可渡,心魔难消。情绪不好,是自身涵养不够,学会多方位看待事情,把心放宽,把事看淡,是一种大智慧。

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释义]

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的发动,知道善恶是人的良心发现,行善去恶就是格物了。王阳明心学最高概括之“四句教”。主要意思是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你的心保存了良知,你就是善的,你的心扩张了恶念,你就是恶的。所以,善恶就在于你的一念之间。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释义】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如此便能知道,花与我的心同在。

4、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

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释义】

不要认为别人都是圣人一样的高贵,其实别人看你也一样。也就是说,人人都是圣人,不要以为自己就比别人差。对自卑者应牢记。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一-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5、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释义]

如果没有志向,即使天下之大,也很可能一事无成。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

6、心兵不动,万事从容。

[释义]

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无论外界发生什么,都能从容应对。

7、一念抱持,成圣之要。

[释义]

只要时刻保持“想要”的念头,久而久之就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解决所有的阻挠因素,使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成为结果。

8、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

以知为指导,行才能行之有效,如果脱离知,行则是盲动,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

9、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释义]:

人都会犯错,这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于知错,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知错而该”,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而对于他人的错误,只要人家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之。我们平时做事,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能虚心接受并改过。

10、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释义]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既是一种自我的心境表述,也是给后人树立的行为标杆。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凡干事创业者只要拥有光明之心,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1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释义]

想要打败山里的贼寇非常容易,但是想要击败心理深处的各种贪欲,是非常困难的。把控别人,先要把控自己。人最难的就是战胜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是成功的第条件。

12、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释义]

谦虚是一切善事的基础,骄傲是一切恶事的根源。王阳明对谦逊恭敬的品德非常重视,认为谦逊恭敬不仅是为人之道,更是修身立德、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1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阐析:

要想培育好一棵大树,先从树根开始。要培养好一个人,先从品德心性开始.

14、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释义]

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从不抱怨天地: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这句话告诚人们,凡事不要怨天尤人,否则只会碌碌无为终了一生,孤家寡人。

15、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译文]

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16、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译文]

知道某件事情的正确性而不去做,只是光耍嘴皮而已,实际上还是不知道的。

17、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18、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阐析:

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尧舜一样的人物,只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做不了圣人,自我退缩了;

第二层、“圣人”就在我们心中,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第三个层次、我们心中的“圣人”常常被我们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为圣人,必须剪除掉我们心中那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19、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阐析: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没有付诸行动呢?对此,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没有体悟到付诸行动所带来的益处。无独有偶,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有意做恶,恶只是来自于无知。王阳明虽然没说恶,但观点与苏格拉底却是同理。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里直的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及该行为给自己及社会带来的好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的益处。

20、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

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21、过去未来事,恩至何益?徒放心耳。

[译文]

过去,未来和当下之间,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当下。过去和未来的事,想了又有什么用,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22、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译文]

人在遭遇不公、不顺、挫折磨难时,最容易抱怨,怨天尤人。实则问题是自己没有做好,从自己入手,向内寻求,才能化解问题。

2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译文]

没有志向,那么天下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好。

24、克己方能成己

[译文]

只有克制自己内心的私欲,并时常反省,检讨自己的不足,才能成就自我。

25、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你真正要做的事情,连神明都不要讲,安静的做,成功了再说。

26、谨言慎行

一个有涵养和智慧的人,说话都是很谨慎。从管住嘴开始,不言苦,不劝善,不置评,众生皆苦,唯有自渡,方得清静,世事无常,唯有慎言,方得自在。

27、言慢者贵

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开口之前,慢三分,保持大脑清醒捋顺思路,从而避免说出不理智让自己后悔的话。

28、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为之端奖

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天意赌不起,人心猜不透。人情冷暖,看破不说破,不问人心,只和让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

王阳明先生的

人生五忌:

1、忌摇摆不定

那些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最可贵的是他们的坚持。即使在困境之中,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

2、忌自视甚高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可以自信,但绝对不能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往往会导致失败。

3、忌情绪失控

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发泄情绪是本能,但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真正的本事。情绪失控往往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4、忌物欲太盛

一个人的私欲和贪念如果太多,往往会没有好的结果。因为过度的欲望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5、忌勇而无谋

真正的君子较量的是智慧,而不是力气。有勇气但没有智慧,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因为勇气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很可能会让人陷入危险之中。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32],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53]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2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3-11 21:45

    王阳明有什么好吹的?到老百病缠身,路都无法走,这个是修心养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