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刘葎强罚 2024-10-22 18:55:24

炎黄子孙起源于黄土高原。在这片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大面积平坦的地方,更多的是沟壑纵横的山川丘陵。

很早之前,这里应该树木茂盛,仿佛生物的乐园,如今黄河水浑浊,泥沙泛滥,多次河水改道,危害一方,就连联合国都普遍认为它已经到了无药救药的地步。

中国人民不信邪,硬生生花费70多年去治理,如今成效怎样?

黄土高原,无药可救?

其实,以前的黄土高原并不像现在这样沟壑纵横,如今的样子是人们乱砍乱伐导致的。

上古时期,黄河在此处流过,孕育出了多样化的华夏文明。

根据《汉书》记载,西汉时期连当时的皇帝,还曾把这里作为皇家狩猎的场地。可想而知,黄土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有多么好。

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地表上覆盖着的一层厚厚黄土,黄土的营养含量虽然没有黑土高,土质却还称得上最上层,特别适合农业发展。

然而,到了唐朝这里发生了变化。

贞观之治等的出现令唐朝的综合国力提升,成为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人口也在增多,却没有足够多的耕地。

于是,在当权者的纵容下,百姓肆意砍伐黄土高原上的树木,开垦土地。

随着树木数量的减少,树木对泥土的保护作用也开始慢慢减少,在经过河流的长时间冲刷之后,泥土中的营养物质也就被冲走,这块田地反而失去了耕种的价值。

百姓只能选择继续砍伐树木,继续种田,久而久之越来越多裸露的田地出现在地表。

等到人们发现问题,想要采取措施补救为时已晚。

因为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较为复杂,本来高原上的黄土可以根据树木的固定作用好好地呆在原来的位置,结果现有的植被都被大面积破坏,泥土都被河流冲刷到水里面,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也就形成了如今沟壑纵横,让人头疼的黄土高原。

其实,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说法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来的,自从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破坏后,不仅地形发生了改变,黄河中泥沙含量也突破历史新高。

中下游河道经常被泥沙淤堵,致使发生大型的黄河决堤事件引起洪涝灾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勤劳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放任不管?就算联合国已经为黄土高原定性,中国人民偏偏不信邪,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70年的时间治理黄土高原,如今有效果吗?

治理70年的黄土高原成效如何?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治理黄河的?主要是从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说起。

当时,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常恶劣的地步,毛主席在1955年的人大代表会上就提出了关于改造黄土高原环境的方案,并且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首先要做的就是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的环境之所以恶化,主要还是人民乱砍乱伐造成的。于是当地政府安排黄土高原上的农民进行搬迁,一方面让农民换一个新环境进行耕作,另一方面还能减轻黄土高原上土地的压力,给予生态环境一定喘息的空间。

其次,大面积耕种树木和植被,进行全方面覆盖,增加森林覆盖率,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还能改善当地土壤情况,增加肥力。

最后一步的做法效果较为明显,泥沙堵截。种树是大工程,一个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何治理好黄河泥沙淤堵的情况是当务之急。

对此,政府部门聘请专业修筑大坝的团队,在黄河中游地区利用地形优势建设大坝,每隔一段时间开闸泄洪。

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水库的水量压力,另一方面上游携带大量泥沙的水直接流到水库,放缓水速,沉积泥沙,淤泥就不会流到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了。

同时,直接在大坝里清理沉沙,也更容易一些。

到现在,经过老中小三辈近70年的不断努力,黄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年,根据国家卫星显示,我们成功治理的黄土面积有24万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3%。

笼统地说,将近一半的黄土高原已经得到了政府及百姓有效的治理,它摆脱了曾经灰头土脸的模样。

至于水土流失情况,也在人们的治理下有所改善。

政府修建梯田、修复沟道、建设大型水库等有力措施,很好地控制住了局部的水土流失。

根据数据统计,现如今已经治理好的区域内水土流失量,减少了将近50%,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下降,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他们开始发展梯田农业,充分利用分散的土地,还提高粮食产量。

农民的生活眼瞅着慢慢变好,甚至都向小康奔去。

结语

生态环境变好之后,黄土高原的生态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很多外地的游客都想到这里,体会黄土高原的风土民情,还想到这里来看看中国政府改造黄土高原的伟大壮举。

现在看来,联合国当初说“黄土高原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这句话,完全是无稽之谈。

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创造力、持久力,尤其低估了我们改造生存空间的决心,如今国家和人们改造黄土高原的脚步还在继续,从未停止。

1 阅读:183

刘葎强罚

简介:让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