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的“人类茶文化连接计划”

花儿街参考 2025-04-19 18:17:27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连接力很强,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果是一个人,大概意味着,既能向上社交,又能向下兼容,进能探讨量子力学,退能思考人生哲学,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不同阶层和圈子里,获得信任和喜爱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如果是一个品牌,大概意味着,既具备本土精神内核,又符合人类共通需求,能让七十大爷点头说好,也能让三岁小孩喜欢想要,靠一个单品就能跨越历史代际和不同文化。

能成功走在这条路上的品牌不多,以前大家能想到的,可能只有欧美国家的可口可乐,苹果,耐克。

但现在,有没有可能,中国的霸王茶姬也能算上一个?

在国内,跨越代际的纵向连接,已经司空见惯。

当代办婚宴的年轻人,选择在原本摆传统酒水的位置,摆满了暗红烫金杯身的霸王茶姬。社交平台上,他们实操后的反馈是,“特别出片”“时髦有面儿”“全领完了”“我爷喝的第一杯奶茶,他竟然觉得好喝”。

借婚宴上的一杯霸王茶姬,执着于喝酒喝茶的老一辈,与热衷于喝饮料的年轻一辈,达成了年龄与品味的和解。

据霸王茶姬《2024会友报告》,去年1-9月,其在婚庆等群体场景累计卖了150万杯,杯子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香港。

在海外,跨越文化的横向连接,也开始有目共睹。

在霸王茶姬覆盖12个国家的156家海外门店中,销量占比最大的几乎都是招牌单品“伯牙绝弦”。到2024年8月,“伯牙绝弦”的全球累计销量甚至突破了6亿杯。

6亿杯是什么概念?

按照前面150万杯能从北京排到香港的算法,6亿个杯子连起来,可以绕地球20圈。如果以人均1杯计算,可以覆盖全球7.5%的人口。

借一杯兼容并包的伯牙绝弦,习惯喝奶喝咖啡的外国人,与习惯喝茶的中国人,完成了味蕾与文化的初步理解。

当一个品牌连接的消费者,可以跨越年龄、国界、喜好,在同一个事物上达成共识时,品牌连接力的意义,也不言自明了。

2

2025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上市。

敲钟现场,站在第一排C位的五个人分别是,工号5的老员工,新加坡门店的5号员工,以及三位无声门店的员工,包括一位手语老师,一位湖南门店的听障员工,一位新加坡门店的听障员工。

在这个流行人偶跳舞式、明星走秀式敲钟的时代,霸王茶姬的做法,甚至显得有些古典。

一家企业最重视什么,也是能从敲钟现场看出端倪的。

当中国人和外国人,中年人和年轻人,健全人与听障人,高层投资人与基层打工人,一同出现在一家公司最重要时刻的舞台中央时,大概也能看懂霸王茶姬最重视的是什么了——

成为一座连接人与人的桥梁。

敲钟现场的那位手语老师梅姐,正是因此加入霸王茶姬的。

在加入霸王茶姬之前,梅姐是一名特殊学校的手语老师,有多年手语翻译的经验。2024年年初,经湖南省长沙市聋协主席的推荐,她在3月加入霸王茶姬,成为了一名手语教练,参与筹备湖南省第一家霸王茶姬“无声门店”。

“无声门店”,意味着店员主要由听障人士组成。这对于需要全天与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的茶饮行业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霸王茶姬的办法,依然是从实现人与人的连接开始。

一方面,为听障员工提供专业培训,能够制作茶饮,也能够熟练使用手语与顾客交流。梅姐作为手语老师,承担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另一方面,为有障碍的员工和顾客提供专业的便利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给听障顾客的手写板和手语菜单,给视障顾客的盲文导览图和标识,给行动障碍顾客的轮椅充电位、升降桌等。

梅姐说,她想要成为听障人士和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她希望霸王茶姬能把无声门店带去全国各地,帮助更多听障人士就业。

霸王茶姬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截至今年初,霸王茶姬已经在全国开了10家“无声门店”,不仅还计划在其他城市继续推广,还在尝试继续通过海外门店帮助听障人士就业。敲钟现场的新加坡门店员工Jerome,就是一名当地的听障人士。

“我们听不见您的声音,但我们乐于为您服务”。

这是霸王茶姬的无声门店标语,也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霸王茶姬用一杯茶连接不同人群的践行之一。

3

一家成长中的企业,只有先在内部看清连接的意义之后,才能在走向外部更广阔世界时,进一步放大连接的力量。

去年夏天,在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霸王茶姬的TEA BAR快闪店外排队买茶的人群里,不乏欧美面孔。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等世界著名景点,手拿一杯霸王茶姬的各国游客,也并不少见。

前段时间,甲亢哥中国行的时候,被人群重重包围的甲亢哥,经常被动收到的周围热情粉丝投喂的中国特色食物中,有卤鹅、花椒鸡、折耳根、老北京豆汁儿,以及霸王茶姬。

这样的共识正在连接更多更大世界里的人们。

海外社交媒体上,关于霸王茶姬与伯牙绝弦的话题讨论热度很高,喝过的网友向更多没喝过的网友推荐时会说,“这是一种味道很不错的中国茶饮料”。

不同于奶茶店普遍采用的廉价CTC红茶、绿茶,霸王茶姬从一开始使用的就是玉露、四季春、兰香乌龙、普洱、铁观音、龙井等原叶茶,产自云南普洱、安徽皖西、福建安溪、武夷山等历史悠久的茶叶种植区。

从中国走向海外之后,霸王茶姬仍然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点。

这可能是许多对东方茶一无所知的欧美年轻人,第一次通过一个现代茶饮品牌,窥见了中国古老茶文化的一隅。

因为一杯茶,连接的不仅是东西,还有古今。

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开始将中国茶叶带到欧洲。在连接中外人民的古商道上,茶也和丝绸一样,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载体。

在近300年的中国茶叶出口史中,中国茶叶曾占领过全球市场,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主导的印度、斯里兰卡茶园逐渐占据优势,并塑造了全球消费者的饮茶习惯——喝红茶,并且是喝茶包的泡的红茶。

这和习惯喝绿茶,并且是喝原叶鲜泡的绿茶的中国人,是有代沟的。

而如今,霸王茶姬这样来自中国的现制茶品牌,开始通过伯牙绝弦等具备高口味接受度的茶饮品,让中国茶的味道,走向更远更多元的国界。

茶,代表的本来就是向下扎根,向外生长,在生长中自然达成连接与包容。

在扎根与生长之中,霸王茶姬也用自己的方式,达成了茶的连接使命。

4

当进入全球化发展的阶段后,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则取决于它是否能从自己的文化基因中,挖掘出包容并蓄的连接力。

作为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茶饮第一股”,霸王茶姬的股票代码定为“CHA”,即“茶”的拼音。

一个并不为人广知的事实是,“CHA”是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语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茶文化流传的两千多年里,“CHA”的发音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在波斯语中变为“CHAY”,在印度语中变为“CHAI”,在土耳其语中变为“CAY”,在阿拉伯语中成为“SHAY”,在日韩等国,茶的说法也以“cha”为基础。

可以想象,即使是从未喝过中国茶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看到“CHA”这个代码,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家围绕“茶”所壮大的企业。

这是一个链接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潮流的名字,也是一个让中国茶产品被大洋彼岸更广阔市场记住的契机。

当霸王茶姬站在全球市场的聚光灯下,表明“未来计划服务全球100个国家的消费者,每年向他们奉上150亿杯现代东方茶”时,这家企业强调了无数次的“用一杯茶连接每个人的每一天”的愿景,也真正呈现出了愿景落地的实感。

无论古今,无论中西,霸王茶姬在真正将一杯茶的连接力,做到极致。

贪财好色的花儿街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花儿街参考(zaraghost)、作者,侵权必究。

0 阅读:4
花儿街参考

花儿街参考

贪财好色的商业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