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斯克的星舰、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再次成功拉升公司股价时,国内科学界对两个大国之间的科技水平差距的认识已经从原来的悲观到现在的心平气和。应该说,在21世纪的大国竞争中,一个国家想凭借掌握一种跨时代的科技笑傲江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为什么?一是因为各有所长,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光刻机卡脖子的大量报道无疑向国人进行了一次科技竞争的科普,让大家知道,当今世界越是高科技就越需要跨国合作。既然要跨国合作,大家就会相互牵制。二是因为信息互通,谁都没有办法超越人类的脑回路。既然你能成功,证明你的路径能行得通,那么我也照着做,只要花时间,一样能做成,因为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复制、可重复。
既然科技无法成为大国之间拉开差距的鸿沟(小国不存在竞争问题,只有间于齐楚,依附于谁的问题),那么决定他们潜力得到底是什么?答案恰恰在现在就业形势很差,很不被人看好的人文社科领域。这个答案或许令人意外,但事实恰恰如此。为了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一个宏大叙事背景下,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要知道,关于如何现代化,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都是由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回答。理由也很简单,他们有足够的财富和资源定义现代化。你饭都吃不饱,能跟吃米其林的人解释什么是现代化吗?别人能相信你说的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听别人说什么是现代化。比如,干净整洁的街道是现代化、优雅的社交礼仪是现代化、有时间环球旅行是现代化等等。
大概有一代人或者是两代人相信西方的生活方式就是现代化。相应,没有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的一切言行就很容易成为批评的对象。这种现象恰恰是在人文社科的知识分子中比较常见,当中越是钻研西方人文社科知识的人就越是对其坚信不疑。即便现在有的人嘴上不承认,其实思维方式仍然是西方式的。他们考虑问题主要就是这么一种逻辑:“西方先进—我们落后—落后向先进学—大家变得一样”。
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不想承认,西方人认为自己的人文社科衰落了。而且这种衰落已经投射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明显,并且因为出国游学人越来越多而被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吸毒的人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并未提高,民主越来越虚伪,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等等。这些其实在21世纪20年代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但是西方的人文社科只是提出问题、反映现象,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继续走他们走过的路,再把他们的东西奉为圭臬吗?
既然不能,那就要找到一条新的现代化之路。这条路自然科学无法给出答案,只能提供工具,需要人文社科产生新的知识和智慧帮助我们继续往前走,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这个说起来容易,具体怎么做呢?如果你问现在的人文社科知识分子,他们给的答案首先你不一定能听懂,因为他们只不过想用例子证明西方理论的正确,可又证明不了。其次你感觉他们说的还是西方那一套,如果照做,不一定做得有人家好,说不定还会更差,这点很多非洲国家是深有体会。
既然西方的人文社科已经不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中国的人文社科的知识供给就要找到新的土壤。这个土壤只能来源于本土长期实践。只不过这些本土实践由于语言表达不够学术化,或者说其规律没有得到很好的归纳与展现,显得有些不入流(这里专指学术圈的流),要去用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表达这些人文社科知识,还要能转化为西方语言和学术框架以便他们能听懂,这其中需要一批新知识分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先的本土实践还不够长。从20世纪初开始,这个试图开启现代化的本土实践只不过断断续续地走了120多年,相比于18世纪60年代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西方现代化进程,不仅晚了半个世纪,而且也中断过多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可以说走上了相对稳定的实践,可也走了一些弯路。这样算下来,也就到21世纪20年代,本土实践才算是勉强达到可以提供足够多样本和经验的分量。
所以21世纪下半叶才是中国出人文社科大师的时候。等到原先崇拜(信仰)西方人文社科理论的学术带头人大规模离世,新鲜血液而不是门生故吏上来,他们提出的观点既然不会完全以西方人文社科理论为框架,就必然会有新的框架,这里面当然有的东西很稚嫩,但只要有一两个好苗子,再过几十年就不得了了。到时候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交流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时候,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样貌就会看得更加清楚。